分享

中医智慧:中医体检只需要10个指标

 三和行者 2021-11-15

第一个:一觉到天亮

这是心气平衡的表现。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当精神则精神,夜里要睡觉,神当潜藏则潜藏。但神的表现正常还要求五脏六腑都协调才行。那些睡觉有问题的人,都是神病了。

或是心肾不交,或是胃中不和,或是肝火上炎,或是病痛折磨,或者邪气内扰,都关乎神。因此,安神的方法很多,不仅仅是吃安神片。一般不管什么病,到了重症阶段都有失眠,这其实是说明心神伤了。

不管什么病,如果越治越睡得香,不用说,这个治病方法是对症的。如果越治越睡不着觉了,那就不妨停止这种治疗。

健康人:您应该一夜睡到天亮,中间不会醒来,除非是生活中发生了特别的事让您暂时很难入睡。如果晚上喝水太多,夜里去小便,那么小便完应该能够立刻继续睡觉。您夜里可能会做梦,但是醒来后都不会继续梦魂牵绕、难以忘怀。您醒来后应该感到精神振奋,浑身充满精力,对新的一天充满向往。

否则呢?现代人有睡眠问题的人太多了。说几种典型的。有的人每天夜里固定时间醒来,比如一点半,然后怎么折腾就睡不着了,一直到3点继续睡;有的人4点醒来折腾到5点。

中医生据此立刻就断定出此人有肝实或肺阴实(阴实久之成癌症)。此时,到医院检查,不一定能检查出什么名堂。但是中医生非常地严阵以待,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情况不治愈,病人的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西医生是怎么也不会把后来发生的事与此刻的睡眠联系在一起的。

你会问,这到底什么原因?我们说过,人体是非常睿智的。为了保证各机构运转正常,人体有一个体检官一天24小时地在人体巡逻。一有问题马上报警。它的巡逻路线是随时间固定的。一点到三点之间,巡逻肝脏部门,3点到5点之间巡逻肺脏部门。每个部门在它那里都有一个标准状态。

到了肝脏部门,发现这里有堵塞,可能只是肝的湿热,当然癌症也是堵塞的一种。

巡逻官就报警了,你醒来后就睡不着,一直到体检官到肺脏部门。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说,我们人体的体检官是不是比西医的仪器要高明得多?如果你一点到三点之间每天固定时间醒来,就立刻找好中医治疗,哪可能发展成肝癌呢!西医总是说肝癌是无形的杀手,那是他们不了解生命的运行规律。

注意一点,由于国内不分时区,这里的时间不一定是您手表上的时间,而是根据太阳运行的时间(真太阳时)。比如,白天太阳影子最短的时候就是12点,尽管您手表的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

还有的人一夜睡眠都有问题,不容易睡,倒是很容易醒,一夜都这样;或者夜里经常醒来,但没有什么固定时间。

中医生就知道此人的心脏功能有一些问题。因为让人体能够有个好睡眠,心脏、肝脏、肺脏必须要协同作战、相亲相爱。你看我们身体的团队精神多好!心脏功能有问题时,这种协作就不平衡了,所以它们就决定请求大脑帮助,你就被唤醒了。

导致这样的睡眠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病初愈时会看见,心包缺血时也会有。中医生会根据其它症状进行分析判断。西医也从来不会从睡眠的问题联想到心脏的功能的。

有的人夜里醒来是因为身上其它部位不舒服,比如咳嗽、胃疼等。这样的睡眠问题不是治疗睡眠而是治疗那个导致睡眠问题的原因。

人的睡眠与太阳的运转有密切的时间关系,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不要熬夜。年轻时熬夜,那叫身体棒啊,可以两天两夜不睡觉的,不过年轻人恢复快,但是我们还是强烈不建议。四、五十岁以后继续熬夜,就是真的拿命不当回事了。

还有一种人,一天到晚总要睡觉,醒来后也还是很累。这就不单是睡眠的问题了,他已经在损耗他的身体的根基了。当然有这样的情况,一般人都会去找医生了。

睡眠一觉到天亮涵盖了子时的胆,丑时的肝,寅时的肺,横跨三个脏,代表身体没有问题。你如果在担忧,比如考试、离婚,晚上三点钟醒来到五点钟方能睡,没有关系,因为你在忧。如果你什么事都很好,没有任何事担忧,每天晚上,不是偶尔,三点到五点醒来,这要注意了。如果每晚睡通宵,这是正常人。

早上五点钟以后进入大肠经的时间。阳气要生发。以阴阳来说,晚上12点钟,阳是百分百的在阴里面,体能在身体的组织里面休眠,这样可以睡着。假如晚上12点钟,阳没有办法完全进入到身体里去,你没有办法睡。到了早上五点钟以后,阳出来,大肠起来了。所以5点至7点赶着上厕所的人是最好的。全家人都抢着上大号,这一家人都正常;反之不抢着上厕所,现在你就要来看我们了,不能等到以后再说。

我讲过如果你吃了中药以后脚冷掉了,那你就不要吃了;如果脚越吃越热,你继续吃到好了为止。本来是不可以睡觉的,吃完以后可以睡觉。临床上百分之百的癌症都是失眠的。

如果不懂,失眠要吃安眠药,因为心脏管睡眠,你吃安眠药,取代了某部分的功能,而安眠药的作用只是西药厂研究脑部里缺了某种东西,他就把实验室合成出来的某种东西让你吃下去就睡,其实是形睡了,神没有睡。你以为你睡了,半夜跑出来开车,眼睛闭着开车,这是安眠药的副作用。有的是祖母半夜起来煮一碗面放在那。

安眠药造梦游,中药不会,中药会把梦游的人治好、不梦游。

我们在临床上治癌症病人,第一就是想办法让他睡觉,因为睡觉是恢复体力最重要的因素,比你吃东西还要重要。我们有很多治失眠的处方,如果让病人睡眠好,病人就好了一半。

第二个:您的胃口

健康人:您应该饭是吃得津津有味,到点了就感到肚子很饿,饭量适中。

正常的胃口是吃饭以前会饿,想吃东西,胃口分两种:一种是肚子饿,一种是味觉。

肚子饿,是脾脏在管,一吃东西如同嚼蜡,酸甜苦辣都没有味道,胰脏受伤了,这两个不一样。我们遇到案例,男的想女朋友想病了,想到吃任何东西都没有味道。诸位,你们教女儿哪天问候在国外的男朋友时说:“我好想你。”“那你胃口好不好?”“很好。”“吃饭有没有味道?”“很好。”马上就知道了,他想你是假的,这骗不了中医。

胰脏癌、胰脏炎的人没有味觉,光是一个口渴的动作,很多人就不了解病态的口渴。比如说你没有讲什么话,口渴老是想去喝水。

如果你是刚刚从一个餐厅吃饱饭出来,口渴,那肯定是放了味精,下次你再去这个餐厅时,你告诉餐厅领班说你对味精过敏,我一沾到味精就会心脏病发作,严重到死亡。那领班听了,会被吓怕了,跑到厨房郑重交待不要放味精。因为有美国老太太就是因为这样昏倒的,所以暴力不如巧力,不要吵。

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满,不是吃了很多,自觉不饱,还要再吃。这表现为脾胃的中焦后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与肝胆大小肠相关。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有些病人不想吃饭呢?因为脾胃伤了。脾胃是什么?是后天之本,是我们赖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求生根本。不能吃饭了,生命的过程也就出现麻烦了。不管任何治疗措施,都应该让病人胃口越来越好才对。

否则,就是逆生命而行,是错误的。

否则呢?胃口好对人体实在是太重要了。人体的免疫能力的好坏全指望这个脾胃功能了。很多年轻女孩子要减肥,本身已经非常苗条了,还是吃得那个少啊!这是以身体为代价的愚蠢行为。

如果你真的很胖,自然可以借助中医的方法帮助你回复到正常体型,但是一味地控制摄入,你的身体一定会报复你的。

有的人真的就是吃不下、没有食欲。当年乔布斯就是这样。大家都说是他太挑剔,是他性格的问题,殊不知他的脾胃功能已经受到严重伤害而医竟不知也!唉,痛心啊!您的胃负责您的饭量、就是能吃多少,您的脾决定您吃饭的欲望,见到饭菜是否觉得香。

没有食欲,就是脾已经受伤了。想吃吃不下,就是您的胃有问题。这里受伤不是器质性的病变,所以设备是无论如何也检查不出来的。吃不下通常有两个原因:胃里有停食,或者已经吃得很饱了;或者是胃寒冷,没有蠕动。(人体衰老,脾胃最先衰老,而且脾胃经走在脸上,脸就是脾胃)

中医治疗始终要保护的就是您的脾胃功能,这是底线。看到病人想吃饭了,医生就知道希望来了。所以做一个中医生一定要有公德心。你看西医,神经科的不管脑科,脑科的不管泌尿系统的。

只要治好他这一科,其他科的问题就不管了。中医不一样。中医治疗贯穿始终的法则就是要保护脾胃。在伤寒金匮,这个原则几乎体现在每一个方剂的设计里。所以学习中医的人,不仅为中医的伟大而感叹,更为中医设计师的拳拳爱心所感动。

有的人吃得非常多,一会儿又饿了,一饿就要马上吃东西。这也是糖尿病的一种体现方式,中医称消渴之中消。这种人的胃都是太热,蠕动太快,食物一下就消化了。这样的人比较容易得糖尿病,因为这么热的胃,不断蒸腾旁边的胰脏。胰脏是一块甜肉,长期热蒸就容易失去功能。

关于糖尿病,这样的人,控制他的饭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他真的是饥饿。

一个总要忍受饥饿的人是痛苦的。中医的办法就很简单,设法让胃的蠕动减慢,温度降一点下来。这也是中医的减肥方法之一。

当然还有人饭后胃很难过,或者下咽不了等。这些都要临证分析。不过有这些问题的话,你已经知道要去看医生了。

第三个: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上厕所

睡了一觉,人休息了,但身体可没有休息。干什么呢?排毒。毒从小便、从大便、从毛孔排出。因此,早晨起床后上厕所可以把一夜储积的毒气排空,自然身体健康。注意,这里说的时间是早晨起床,不是半夜。有些人每天半夜要起床上厕所小便,而且还不止一次。

这是什么?是肾气不足,不能气化水液了,也就是俗称的肾虚,是先天之本亏虚了。而先天之本管着我们的寿命,是父母精气所化。不管任何病,如果你原来半夜不用起床小便,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夜里要起床小便,那就表示你的肾气伤了。

你敢继续接受这种伤肾气折寿命的治疗吗?反之亦然,如果越治夜里起床小便的次数越少,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找到了正确的医生,使用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大便要成形、色黄,没有不消化的食物。

健康人:正常的情况下,您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上厕所解大号。每天最起码一次。您的大便应该成形,大便之后会感觉很舒服、身体很轻松,没有大不完的感觉。大便的过程应该很容易。大便的颜色带点黄。过了更年期的妇女,每天两次大便为佳。

否则呢?最常见的是不每天大便,大便不在早上。为什么非要在早上?还记得我们人体的体检官吗?它5点钟巡视肺脏部门之后就来到大肠部门了。在体检官的督促下,大肠工作特别努力,一努力就容易出成果,效率就非常高。所以中医认为早上5点到7点是最佳的大便时间。

很多人都做不到,因为各种原因。但是如果您有可能,要尝试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去大便,一段时间之后就完全适应了。

不是每天大便的人要分严重的情形。一般来说两天一次大便的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变成每天大便。但是如果三、四天一次甚至更长时间,就要借助外援了。便秘中医分两种情形:几天不大便也不感到疼的,和不大便兼有肚子疼的。中医的判断很简单,不疼的人是因为肠胃蠕动太慢、不给力;而疼的人是因为肠子太干燥,移动路线不顺畅,每一次摩擦都会疼。

简单吧?另外中医生还有一些触诊的方法,按你肚子的不同穴位,问你这儿疼不疼啊。疼!哎,大便就堵在和这个穴位相关的地方。根据这些情况,中医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效果真是非常的棒!不原吃药的人用针灸也可以帮助解决便秘的问题。

便秘的问题不解决也会导致很多其它问题。据倪师说,神经病院的绝大多数病人都有便秘的问题。解决了他们便秘的问题,他们的病就好了一半了。我非常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伤寒论多次提到便秘的肠臭气会冲到脑部造成人的神经失常。神经病院的管理者不妨观察一下病人的便秘情况。那个没有便秘的,很可能是潜伏在里面的也说不定呢...

有人,特别是小女孩见得比较多,大便很难吧,大便的形状像羊矢一样一粒一粒的。中医叫脾约。什么意思?就是你肠子的蠕动还有一个官在管,脾。脾有点不高兴了,给小肠使了点绊子,小肠的津液不够,大便在弯弯绕绕的小肠里太久就形成一粒一粒的形状。所以说,我们人体器官协同作战的同时,是没有个人自由的,好像谁都可以管你一下。

很多人有痔疮。家慧中医的疾病查询论述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去参照,这里不再赘述。有人总是下痢。中医也要看你下痢的时候有没有疼痛和烧灼感来判断下痢的性质。这里的变症相对多一些,中医生需要临阵分析。有人的大便是黑色的,说明体内有淤血,比如胃出血;也可能是药物导致的排淤。后者是好现象。

第四个:一天三到七次小便

第四个:是一天三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黄。这里我是说的前提是正常饮水,每天要保证至少1升的饮水量。而且,每天睡前睡后都要饮一大杯水。小便排出了,表示肾的功能正常。如果你不停地小便,那就是肾病人。

最常见的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能得到气化,当然就只好排出了。

导致的结果是喝水不少,但全排出去,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所以,表现上看病人是阴虚(水液不足),其实是阳的气化不足,要扶阳才行。女人没月经可能是切除了或者更年期到了。

我经常跟病人讲,你们女人啊,我宁可你们下痢也不可便秘,更年期在没有月经以后,你一天至少要有2次的大便,因为你身体还是会在制造奶水,奶水下面的管道封闭起来了,这个奶水还是会出来,没有地方走,就要走大肠。所以要保持大便的通畅,我听到女孩子便秘时,我头就大了。如果没有便秘,大便好,睡得好,代表你心脏没有问题,绝对不会乳癌。

健康人:正常的情况下,您一天大概5、6次小便,夏天少一些,因为流汗。小便的颜色是淡黄,早上起床后的第一次小便颜色深一些是正常的。小便的时候应该没有任何疼痛或者烧灼感。

否则呢?小便也是中医辩证的重要依据。最常见的是尿频,尤其是老年人,特别夜里老要起床上厕所,你说这个睡眠质量怎么保证?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非也!即使是老年人也不应该老起夜。尿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膀胱不够热。膀胱的热来自后面的小肠。

小肠在中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和心脏一样是非常热的。它的热来自心脏---通过一根大的动脉血管,心脏将热注入小肠。膀胱在小肠热的蒸腾下,里面的水就会有水气,使膀胱像热气球一样升腾起来,所以平常人在尿量积累的时候感觉不到尿意,而一旦小便时,小便的喷射力量很强,这就是来自膀胱的热气产生的力量。但是如果小肠的温度低了,膀胱就不能像热气球升腾了。

一点尿量就压下来,病人就觉得要小便,可是小便时又滴滴答答的,因为膀胱里没有热的压强形成喷射力。这种情况下,中医就知道要加强小肠的温度和蠕动力。你看,中医的思维和治疗是不是很简单?但是效果却是非常的好!

有的人小便非常清淡,也有的人小便很黄。这是寒热的两个极端。

有的人小便浑浊,属于中医的淋病范畴。淋病不见得是电影上说的那样啊,在中医生眼里,它就是一个病症而已。

有的人一天小便两三次而已,中医生就会想,哎,水哪里去了?如果找不到合理的去处,那么水就会停留在体内,病人或许会见浮肿。利小便是中医的难度之一。中医有很多方剂解决利尿问题。到病人肝腹水时,当关键内脏功能全面崩溃时,如何利尿就是中医生的大谋略了。

第五个:手心、脚心的温度

健康人:您手心、脚心的温度应该常年保持温暖。将手放到额头上,您应该感到脑袋是凉的。您的手背和脚背应该是凉的。

否则呢?很多人脚心总是凉的,尤其女孩子冬天一觉睡到天亮脚还是凉的,十个人里面九个半不认为是病,但是中医不这么看。

您知道人的心脏不断跳动。运动产生热量,这是真理。所以心脏在向外围喷出血液的时候,它也将热量随血液传导出去了。

所以我们有“热血沸腾”的说法。心脏的能力应该可以将热量送达人体各个环节。

人的脚趾离心脏最远。如果您的脚凉了,这就说明从心脏到脚这里有问题了,可能是心脏的力量不够了,可能是运送渠道出现了不通畅。总之脚不会无缘无故地冷。

所以您观察一下,患有前列腺问题的男人、有子宫问题的妇女、月经疼痛的女孩等,他们的脚都是冷的。

此时您的西医生可能什么仪器都查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好的中医生已经开始动手防患于未然了。中医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治疗准则:“上工治未病”,就是说在病还在早早期的时候,中医就将疾病掐在了摇篮里、或阻止它进一步恶化。这个准则应用在中医治疗的各个阶段。

脚心凉的人常常脑袋比手心热。为什么?因为脚心凉就不断给心脏发出信号,说我需要能量---我们的人体比我们想象的要智慧得多得多。心脏就更努力地工作产生更多的热量,但是这个热它下行到脚的路不通畅啊,就只好往上走。所以你看有一些高血压的人脚就是凉的。

西医的降血压方法是不是治标不治本?强制心脏不正常工作是不是损害心脏的功能记?阿里巴人建议高血压病人用闭目的金鸡独立的方法,就是引导心脏的血向下走。

有些人手心脚心特别灼热,是不是心脏力量太强?非也!心脏是非常聪明的,当然不会干这种过分的事。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血液里水分不够造成血液过热。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您要对中医有一定了解后会逐渐理解。

我们换个角度看,如果您的脚心一直都是温热的,您是不是永远都不要担心心脏病的问题?中医就是这样富有逻辑的思维。

以脚是热的人来衡量的话,小便一天是6-7次,水喝多当然就多一点。如果你晚上睡觉前喝了很多的水,那你即使是十几岁,晚上也会起来小便。如果你说每天晚上起来3、4次很麻烦,那我问你:“脚是热的冷的?”“热的”“先生那你睡觉前喝多少水?”“每次睡觉前喝6大杯水,我才好睡”。你说这个怎么办?

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喝水,如果你嘴巴很干,喝点水润润唇。睡觉前把小便排完,看看你半夜会不会起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觉睡到天亮。

前列腺有问题的人,他的脚是冷的。男人脚冷,前列腺肥大,如果说有阴实在里面,就是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怎么区分?如果前列腺有了5、6公分大的肿瘤,心脏是热的,阳要往下走,遇到有阻力挡道了,这是实症,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那里。虚症是没有东西在里面。

阳往下焦去,下不去,不单脚冷,而是冰冷。下不去就会回逆到手上来,造成手的皮肤非常干燥。晚上必须在手上涂上润肤膏才能睡,不然皮肤会干到让他没办法睡。

有一次有个病人来找我看病,她先生陪着她来。我礼貌上和先生握个手。我一握说:“你才是要找我看病,你太太不用”。他问:“为什么?为什么我要找你?”“前列腺癌”,我一摸他的手就知道了。中医行、走、坐、卧通通是资料,我们可以从病人身上得到非常丰富的资源,不需要去做什么切片。

比如我们两人同时喜欢一个女人,你我就是情敌。假如他前列腺大了,赶快让他做西医的检验、切片,然后他性功能就没了。好不容易挖出一个癌细胞,你再买点多种维他命给他吃,吃过维他命两个小时以后,小便是黄色的,代表这个营养累积在身体里后被身体排掉,身体是不受用的。

所以你买维生素吃,第一让你的小便变得比较贵一点。第二喂食癌细胞。当你身体里面有伤口,你又吃了多种维生素下去,癌细胞好爽啊,又有水,又有食物,在身体里面一直长。为了和我争女朋友,情敌被我害死掉。这不是我害的,是西医害死的。所以知识足够时,杀人于无形。

第六个:男人女人都有,早上的阳反应

女人早上起来的时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阴茎会勃起,也叫晨勃反应。一般男人到了十几二十岁都会有正常反应,到了五六十岁就没有了。

因为它表示着你体内的阳气充足。如果你在吃降血压、降血醣的药,或是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的药,反正举凡任何属于降什么什么的西药,你只要开始吃,那就一定会导致早晨的阳事不举。再如,不管什么病找医生治疗、吃药,如果越来越阳萎了,晨勃反应也没有了,这样的药,就千万不要再继续服用了。

第七个:健康的甲印

第七个:健康的甲印,要求双手十指指甲根处要有八个月牙,俗称小太阳。从拇指到无名指,月牙从大到小排列,小指可以没有。甲印大小从甲根向甲缘量起应在2mm左右(大拇指可到2—3mm,其余依次减少到2mm左右)。甲印边缘整齐、清晰,中部凸出显得饱满。

此种甲印多见于身体健康者,说明气血冲和、脏腑阴阳相对平衡。与正常甲印相比增大或缩小,或甲印的指数增多或减少,十指全有或全无等,都称为异常甲印。

如果月牙很少,甚至只有大拇指有,其它四指都没有,或者比较小,属于寒型甲印。这表示身体处于阳虚状态,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是阳气不能通达到四肢末端的表现。此种病人脏腑功能低下,导致寒邪入侵或自生。寒能使气血运行缓慢,多生肿瘤、肿块或者囊肿、肌瘤等病。

有人通过对得过肿瘤病人,主要是恶性肿瘤病人临床调查发现,寒型甲印占了80%,说明恶性肿瘤病人中体质虚寒的是大多数。当然体质虚寒的人不一定都得病,体质强盛的人也不一定永远不得病。—要看邪气的性质,二要看正气(即体内产生对抗这种邪气)力量的大小。

但需要清楚的是,虚寒体质的人得肿瘤的机会远大于其它类型体质的人。明白了这一点,虚寒体质者通过用药或自身锻炼,改善体质,就可以减少恶性肿痛的发病机会,即使发病,也可减轻症状,这对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在大量的临床中发现,现在的人寒性甲印占了大多数,几乎有七八成多。这也是我注重阳气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扶阳”的依据之一。

如果月牙变大或有甲印的指数增多,均属热型甲印。热型甲印是体内阳气旺盛,脏腑功能强壮的表现。正常人甲印越大。说明身体素质越好(还当与身体其它情况相参)。在疾病情况下,则表示阳气偏盛,阴液相对不足,此为实证,或病久阳盛而致阴虚,证属虚实夹杂。与寒型甲印相比治疗容易见效。

第八个:是看牙龈部位

第八个:是看牙龈部位,观察牙根是不是被牙龈包好了,牙龈的颜色是不是红润。越是大病,越是阳虚,牙根部分越是暴露地比较多,牙龈的颜色越是灰暗。你看健康的小孩子,牙龈红润,且紧紧地包住牙根。病人可以自己观察,当疾病减轻或者痊愈时,牙龈部位就好转一些。如果牙龈处牙根过多地暴露,不用说,肾气一定不足。

第九个:您的口渴

这帮助我们证明他体内是寒还是热,喝温水里面是寒的,喝冰水里面是热的。我们曾经碰到一个太太,从中国东北移民到美国西岸,我在东岸,她开车来看我,她是乳癌,她姐姐陪她来的。大陆哈尔滨的西医要给她切片,她姐姐说不要做切片了,我们回佛罗里达州看倪大夫,你不是乳癌。妹妹很听姐姐的话,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问她“你的乳头是突起还是陷下去?”“凹陷下去,一个突起来,一个陷下去。”阳不足的时候,乳头是陷下去,突出来没问题,陷下去有问题。我问她“热不热?”“非常的热。”我心里就知道是乳癌了,但我绝对不会对她说“恭喜你得了乳癌。”

我们中医对病人说话时,是让病人有安全感,我说“你放心,不是乳癌,但是你去开刀切片时就是乳癌。”你给诊出来就是乳癌嘛,我问“你胃口好不好?”“非常好,什么都吃。”开完刀放完疗,什么都不想吃了。本来胃口很好的,都变成得不好了。“口渴不渴?”她告诉我“非常地口渴,而且还想喝冰的,加冰块越多越好。甚至想把冰块放到嘴里去嚼。”光是这一句话,我开出的处方,石膏。中国大陆的石膏不能用过一两,因为石膏太凉了。

我一开六两,因为她很壮,一剂白虎汤,石膏是最便宜的药,这付药我们卖15、20块左右,吃一礼拜,星期五来的,到下一个星期五来时,她就对我讲“吃到时礼拜三时,就感到胸部里面原来是铁块,20分钟内瞬间变成棉花般,软软的。”我治好她,就是她告诉我口渴的现象。

我们并没有一剂乳癌的共同的方剂,没我们是看你身体的症状来决定下什么处方。有人说我们退烧一定要用犀角,最后一只犀牛也给你干掉了。犀牛好可怜啊!我们从来不会用犀角,我们用石膏退热很厉害,犀牛是天生的救火队员,野外森林着火,犀牛去会救火,犀牛皮很厚,不怕火烧,它跑去把火踩熄,还喷气出来,它很气:谁放的火?这么好的动物你还把它干掉?我们北派的药,又便宜又好,又保护动物。

健康人:您应该稍微觉得有些渴,每天有一些欲望喝点水。您想喝的水的温度在室温比较舒服。

否则呢?是否想喝水是由我们身体决定的。有人说,我知道多喝水好,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喝三杯水。对不对呢?当然不对啦!

很多人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我们的胃和肺决定了我们是否想喝水。人体在活动时,胃和肺的津液会有所损耗,需要一些外援补充水分。不想喝水的人说明胃和肺的湿太多了。湿太多在体内是很容易导致许多问题的。所以中医生要治疗你直到有一些渴了才行。当你强迫自己喝水的时候,你实际上加重了体内水液循环的负担,使湿加大,没有好处。

有人喝水时就要喝烫的水,凉一点的就会导致胃不舒服甚至拉肚子。这对中医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说明此人的胃部太寒了。胃部应该是非常热的器官,所以可以分解消化吃进去的食物。凉下来的时候,胃的蠕动就慢了。食物还没消化就要往下走,或者沉淀在胃的底部。所以中医生马上采取措施将你的胃热起来,将里面的不必要的湿清除掉,你很快就觉得不用喝那么烫的水了。你看中医生厉不厉害?

另一个极端的人是一天到晚喝水喝不够啊,然后喝完很快马上就上厕所小便排掉了。西医将这个现象叫糖尿病,中医叫消渴之上消。此人一般流汗很多,要喝的水一般都是很凉、很冰。

这就和刚才的情况相反。他的胃和肺太热了,胃蠕动太快。中医认为这是经络太热,一方面将经络的热降下来,一方面补充津液。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叫“白虎汤”,效果非常快。所以一个口渴,中医就可以看出许多端倪。今天你口渴了吗?

第十个:您的流汗

健康人:您在运动时、吃辣的东西时、喝热茶时应该会有一些汗。这是正常的。就是说该流汗的时候您流汗,不该流汗的时候您没有汗。

否则呢?有流汗问题的不在少数。有人常年不流汗,夏天那么热,他就是不流汗。如果您是北方出生的,又一直在北方生活,您的皮肤可能已经习惯了封闭。到南方夏天时,您即使不流汗,但是小便多。这也是正常的。但是那一种人不是,小便也不多,反正就是不流汗。这样的人我们认为他的心脏都不给力,因为中医认为汗水是由心脏控制的。

另一种人是坐那儿不动,他也流汗,不是因为热吆。他流这个汗是很不舒服的。中医叫虚汗。这样的汗流多了,病人会心慌甚至昏厥。这是什么原因呢?你看我们的皮肤干干的有一些润泽,但是下面肌肉里的湿都覆盖得很好。

为什么?因为我们人体有一个表皮守卫队,它们保证液体在皮肤下流动,只有运动时才让汗水流出皮肤。所以流虚汗的人是不是这个表皮守卫队有问题了?对!它们疲惫了,想努力工作,但是不够力了。所以中医生会立刻想办法加强这个守卫队的力量。订阅号易经天下。

还有一些人夜里睡觉也流汗啊,也不是因为热啊!早上醒来发现身上都是汗,自己感到很不舒服。中医将它形象地称为“盗汗”,好像小偷趁你睡觉时盗取了你的汗液。之所以被盗,也是主人没有将东西收藏好,所以中医的办法就是要将它们潜伏下来。

人在即将离开人世时,也会流汗,但是那个汗都是粘嗒嗒的,而且有味道。看到这种情形,我们就要为他的生命祈祷了。

我们正常人一运动就一定有汗,汗是均匀的出来的。“老师,我运动出汗,吃饭出汗,走路也出汗,可是都在头顶上,身上没有。”这是中间胸膈有湿痰,堵住了,所以比较湿,比较热。

就好像很多粘液、很多痰在里面。汗水没有办法完全停留在肌肉里面,一遇到热就会往上冒,所以头上的汗会很多。这倒无所谓,很快就可以好。我讲的正常人流汗是你平常运动,你发现旁边人流汗,你没有流汗,你就已经有问题了。流完汗你补齐水分,精神很好。有些人流完汗躺着不能动。

癌症病人的盗汗不是一阵,白天晚上都在盗汗。正常人运动才有汗,不运动没汗。不运动没汗是表实,运动有汗是表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是正常。如果只实不虚,只虚不实,不运动也流汗,坐在那也流汗,只虚不实这种是病态。从有没有汗的状态,我们可以明了我们身体的状态是如何。

当你知道身体正确的信息以后,你可以当自己的主人,可以省很多钱。我要去看的这个中医师好不好,他是谁无所谓,即使是山寨版的也无所谓。

如果原来盗汗没了,原来脚是冷的热了,原来不能睡,现在可以睡了,代表药吃对了。如果换个医生,换个处方,药吃的不对,你就可以说对不起,我要去外面抓药,我要吃回原来的处方,你就会保护你自己。我们不是说钱花得起花不起,我说的是治病不要花冤枉钱。

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7.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肺疾用药妙诀
  桑叶杭菊味苦甘,疏散肺卫风热先。
  前胡杏仁入太阴,咳嗽初起肺气宣。
  桑皮配伍淡黄芩,泻肺泄热功堪任。
  野荞麦根配连翘,肺系热甚咽喉清。
  麻黄宣肺杏仁合,降气化痰平喘息。
  苡仁杏仁共入方,化湿除痰能止咳。
  痰热欠母蒌皮联,寒痰半夏陈皮痊。
  款冬紫苑亦治咳,理肺温润痰嗽安。
  热伤肺津津液耗,芦根石斛鲜用妙。
  沙参麦冬甘苦寒,清金润肺奏奇妙。
  胖大海合净蝉衣,化痰开音投最宜。
  旋复花加海浮石,痰鸣气逆哮喘医。
  补骨脂兼紫石英,补肾敛肺上气宁。
  人参哈蚧治虚喘,纳气归肾研未珍。
  仙鹤草伍白芨片,功专止血安肺金。
  
 心脑病用药妙诀
  黄芪宜与人参共,心气虚弱首当宗。
  孩儿参合丹参用,益气行血心痹通。
  胸膺痞闷或隐痛,香附郁金两相同。
  当归身与酸枣仁,营血不足心怔忡。
  温补心阳桂与草,止汗除烦药力宏。
  蜜炙远志淮小麦,安神宁心总堪供。
  夜交藤偕合欢皮,通治失眠建奇功。

  痰火内发心官病,菖蒲郁金宜窍好。
  类中胆星天竺黄,豁痰清热不应少。
  半身不遂亦可治,地龙牛膝用须草。
  心下支饮长沙法,白术泽泻疗昏冒。
  天麻更同白蒺藜,头晕目眩常取效。
  景天三七徐长卿,研吞能除癫痫扰。


  脾胃病用药妙诀
  柴胡黄芩调升降,肝胃不和法宜尝。
  芍药甘草缓急求,苏梗香附疏理良。
  九香虫共八月札,通则不痛气滞解。
  丹参苦同血竭配,痛则不通血瘀泰。
  旋复代赭治噫气,降逆宣中仲师旨。
  呃忒频仍尚有方,柿蒂应偕刀豆子。
  连翘若还配知母,胃脘灼热服之愈。
  扁豆山药补中虚,嘈杂思食勿庸虑。
  白螺蛳壳能制酸,更增瓦楞效益显。
  纳谷式微劝加餐,木瓜乌梅宜膺选。
  腹痛泻泄木乘土,白术还需佐白芍。
  全瓜蒌合望江南,便秘何愁取入药。


  肝胆病用药妙诀
  柴胡配合制香附,疏肝理气如桴鼓。
  厥阴热邪入黄芩,奏效还赖连翘辅。
  川楝延胡古方有,气血并调胁痛愈。
  田基黄偕鸡骨草,清肝泄热宜并取。
  阴亏生地白芍尝,血虚归身首乌当。
  女贞子与墨旱莲,乙癸同源双补强。
  鳖甲再加生牡蛎,软坚消症用勿忘。
  葫芦麦柴疗膨胀,煎汤代水法尤良。
  茵陈若获栀子襄,功擅利湿兼退黄。
  海金沙共金钱草,肝胆结实力能除。

  肾病用药妙诀
  肾虚汗出逢于风,风水黄芪防已使。
  白术倘与山药配,健脾益肾法可恃。
  巴戟仙茅温肾阳,滋肾生地山茱萸。
  知母更兼川黄柏,下焦湿热恒相须。
  南芡实加白莲须,固肾涩精功殊显。


  革薜分清石苇配,小便混浊称灵验。
  菟丝子合覆盆投,溺有余沥自能疗。
  贯仲炭与荠菜花,血尿用之效亦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