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盟草根艺人二后生远比一些人人活得干净

 新用户06868399 2021-11-16

〓 第 1699 期  
文|一笼莜面

首先说明一下,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听说过商都的二后生,且就是因为其被剜眼睛一事知道的,但二十多年来,我既没有见过二后生,更没有听过他唱的“门楼调”,更就不会是他的粉丝了。我真正关注起他来,是源于前一段时间他的去世,那几天不但微信朋友圈都在谈论他,而且在现实中我见到几个人,他们坐下来的话题也是他。一个底层小老百姓居然能引起如此多人的关注,为什么?可以说我是怀着好奇心理去探求这件事的,我看了一些人写的有关他的文章,还看了他身前唱的几个视频片段,其中最长的一个是他的成名作《剜眼睛》片段,大概不到二十分钟,之所以看这些东西,是因为我想从中窥视一下他被大众关注的缘由,后来为此还写了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说实话,尽管了解了一下他,但我的观点还和过去一样,仍然不喜欢他所唱的门楼调。

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人你可以不喜欢某种东西,但不能因此就诋毁,甚至攻击它,京剧我也不喜欢,但人家还是国粹呢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我的看法比较更中肯,不参入任何感情因素。

在我看来,我觉得二后生一生的所作所为,远比现在许多人干净得多。原因如下——

第一,有人对二后生年少时就进入乞丐行列颇有微词。确实,如果一个本来身体健康的人,却硬要讨饭去,我相信现在也会被人看不起。但二后生少年进入乞讨大军是有其不得已因素的。在那个贫困年代,一家五口人,四个残疾,为了活下去被迫去讨要,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如果放在这个年头,我深信拿棒子也未必能把二后生打入这个队伍。人生都有预料不到的地方,朱元璋还当过乞丐呢,当现实把你逼入困境时,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去经历。

这是“老事旧人”备用号,望亲们按二维码关注,避免那一天走失

第二,有人说二后生年少讨吃,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以谅解,而成年后仍混迹于这个行当,让人甚为不齿。关于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人忘记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叫“讨吃棍难拿难放”,什么意思?“难拿”其实是说由于这个行当太过低贱,一般人不愿意去做,怕被人笑话,所以一般人不会轻易去讨吃。而“难放”是指人一旦当了乞丐之后,会发觉通过乞讨生存,有时候比干一个其它普通职业付出的辛苦、劳累少,但挣钱更容易,还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两相比较,尽管乞讨好像面子上说起来不好听,但它能实实在在得到更多的益处。尤其刚刚拿起讨吃棍的时候已经遭受了白眼,这个时候早习以为常了,面子不太重要了,利益才更重要。这恐怕是很多人的本性,二后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不例外,难以免俗。所以这也不是攻击二后生的口实。

第三,一些人认为二后生就是一个流氓,因为他曾经领走人家有了家室的女子,因此事还付出很大的代价,被剜掉双眼,活该。

说实话,这件事绝对是二后生人生瑕疵,直到现在恐怕也不会有人敢于为他的这种行为叫好,否则就有点太“大逆不道”了。确实,我们不能说他曾经做的这件事情是光彩的,但如果因此就永远地把二后生绑在道德的战车上审判,甚或一棒子打死,难免有失偏颇,甚至有伪装成“道德婊”的嫌疑。

一个人难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且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再没有重蹈覆辙,我觉得这种人就应该完全得到社会的宽容了,不该再揪着不放。更何况二后生把自己经历的这件事情血淋淋地呈现给大家,在满足大多数人好奇之心的同时,警示人们切莫再像他一样去干这种糊涂事。他的意义还不大吗?

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叫“知耻而后勇”,用咱们现在很通俗的话讲,大体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干了错事,敢于承认,并且改正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勇敢,这是自古以来儒家高度称赞的行为。甚至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作是一种“大善”,就连孔子也讲过类似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意思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呀,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了错误能够积极承担后果,并改正过来,这是最大的善,如果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却不准备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反观我们现在社会的种种情况,从上到下,从大人物到小老百姓,有多少人能做到二后生这个境界?

(这一段前面内容被迫删除了,发不出去)是的,二后生身上曾经有过“污点”,他承认且改正了,而好多人满身污浊不堪,却标榜自己是最干净的人,这些人你们敢说自己活的比二后生干净吗?你们有资格对二后生指指点点吗?

第四,很多人之所以不认可二后生等人,就在于他们所唱的门楼调曲调简单,就那么一个调子,唱词基本都是乌盟地区方言,几乎没有一点优美性,尤其内容粗俗不堪等。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但话又说回来,指望一帮几乎没有任何文化的人去创造高雅的艺术,确实有点赶着鸭子上架——强人所难的味道,尤其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基本道理,那就是有什么土壤长什么花草,作为受众群体基本以农村中老年为主的二后生粉丝们,如果你让他们去听交响乐,他们能接受、欣赏了吗?所以任何事情都得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既不能把其拔得太高,也不能把其贬得一无是处,社会本来既需要“阳春白雪”,更缺少不了“下里巴人”,否则哪来“曲高和寡”这个词语?有人说二后生的去世,和他没有拿到门楼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生气有关,以本人浅薄的认识而言,门楼调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至少要减少内容上的粗俗,唱词也应该再优美、丰富一点。否则,就凭如此水平,真要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真有点让人大跌眼镜的意味。所以这个东西应该有文人大力参与,使之再上个台阶,不要糟粕太多,这样的话也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够格。

第五,还有人话里话外地说,二后生现在是所谓的大网红,既有人邀请参加演出挣大钱,还能开直播为商家带货挣钱,一年多少多少地赚钱,语气里既有不屑的味道,还有酸溜溜的眼红之意,总之,给人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我觉得就更没必要了。只能说人家二后生凭借着门楼调唱得好,就有许多铁杆粉丝支持,也赶上了现在这个网络时代,用自己的人气,凭自己的才艺,外加辛苦,能挣大钱也是水到渠成的好事。作为一个残疾人,不但不给国家添麻烦,还能自食其力,甚至为社会多多少少做些贡献(为灾区几次捐款),这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我们不能过分苛求一个没有文化,从小就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后来还遭遇剜眼睛的不幸,导致双目失明的残疾人,一切都能做得那样地完美无缺,这样的话,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呢?

人生如梦,世界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成为过眼云烟。二后生的门楼调及其人生遭遇,一度给蒙晋冀陕等广大地区许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快乐和唏嘘,他的去世又给熟悉他的很多人带来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一个草根,有这点其实也就足够了,因为至少他还住在一些人的心里。随着他的消失,门楼调的一杆旗帜倒下啦,但正如他没有出现之前,门楼调其实一直在民间上演,而他离开后这种民间底层人的小调也不会就此消失,但再能出现一个具有二后生一样影响力的人,也难说。

最后,祈愿那个世界的二后生还能“明眸善睐”,也祝愿这个世界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无论是社会,还是生存在社会中的人与人。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