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杰《狼》(七上18课)教学设计及评析(附课堂实录)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1-11-16

余映潮《狼》(七上18课)课堂实录及评析

王俊芳《蝉》(八上20课)课堂实录

肖培东《怀疑与学问》(九上19课)课堂实录

部编初中语文各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师课堂集锦

徐杰《动物笑谈》(七上17课)教学设计(附课堂实录)

余映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上18课)课堂实录

余映潮《苏州园林》(八上19课)教学设计

黄厚江《猫》(七上16课)教学思路及点评(附课堂实录)

程翔《中国石拱桥》(八上18课)教学实录


徐杰《狼》(七上18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附课堂实录)

     注:本篇教学设计根据徐杰老师的课堂实录整理,课堂实录附后。感谢徐杰老师的精彩呈现!

      一、直接入题,初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同时关注句内的停顿。

      2.生读。

      教师指导:

      (1)“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

      (2)“其一”,是什么意思?

      二、再读课文,读出“故事的味道”

      1.怎样才能读出味道来呢?

      教师明确:要注意语速的缓急。有的地方读得慢一些,有的地方读得快一些。

      2.生读,教师指导。

      3.思考:哪些地方要读得比较快呢?

      生回答并展示,教师指导:情节紧张的地方要读得快些,情节关键的地方,要快读

      4.学生练读。教师归纳:力求读出一点气氛,读出一点语气。

      三、用课文内容讲故事

      1.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座听。

      2.教师示例:可以这样开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屠夫,一天晚上,他回家晚了……”

      3.注意事项:(1)不是翻译课文,而是纯粹的讲故事。(2)听故事的人要负责给对方补充有遗漏的和讲得不大准确的地方。(3)听故事的人要评价。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教师举例: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讲的——“屠夫看到有一只狼在其中打洞,头已经钻进去了,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于是,屠夫弄个刀,把狼的屁股给剁掉了。”对不对?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古时候“股”是指“大腿”,这种用法叫“古今异义”。

      拓展:“涕泗横流”的“涕”是什么意思?(眼泪,不是“鼻涕) 。

      6.学生评价(略)。

      四、继续讲故事

      1.要求:

      (1)用第一人称来讲,可以选择这样开头:“我是一个屠夫,有一天,我挑着担子回家,天色已晚,忽然,发现后面跟着两只狼……”也可以这么讲:“我是一只狼,我跟我的伙伴有一天傍晚正在找吃的,忽然看到前面有个人……”

      (2)刚才听故事的人来讲这个故事。

      2.学生先同桌间讲故事,然后教师点名展示。

      3.教师指导:不能读故事,要“讲”故事。

      4.学生补充缺漏之处。

      五、接着讲故事

      1.要求:

      (1)在故事的某个情节处,适当添加一些内容。

      教师举例:

      ①比如:在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的时候,这样讲——我想:“不如把骨头扔给他们,两只狼抢骨头吃,我就可以脱身了。

      ②还可以站在狼的角度来讲。两只狼“缀行甚远”的时候,狼心里就想:“我不能轻易地去攻击,我得看看他有没有同伴,路上有没有其他的帮手。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们就扑过去。

      (2)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到后轮着讲。

      (3)不要选全篇,只选某一个情节处。比如说,当“缀行”的时候,当“目似瞑”的时候,当屠夫砍死狼的时候。

      2.学生稍做准备,展示,教师点评。

      3.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第三方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而不用狼或者屠户的口吻?(由作者来讲这个故事,就可以发表一些评论,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4.朗读作者的评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狼的狡猾呢?

      (学生回答,略)

      6.思考:狼的确很狡猾,但老师认为,狼也真没有那么狡猾。你觉得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用一个字来评价狼。(蠢)

      学生用“嘲笑”的语气读最后一句。

      教师指导:四个句子,把升降调处理好,讽刺的味道就出来了。

      (学生练读)

      7.思考: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狼》,作者仅仅是为了讽刺狼吗?

      学生:“狼”不只是动物“狼”,也是代表当时的一些人,就是以为自己是很聪明的,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教师归纳:《聊斋志异》里面写了很多鬼、妖、狐狸,写鬼写妖就是在写人,写狼也是在写人,“狼”是指生活中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

      8.思考:这样的人很狡猾,会伤害到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样的恶人,有的时候躲是躲不掉的。假如能躲掉的话,就一定要躲掉。毕竟你们的力量很小,或者说我们个人的力量很小。我们惹不起,但躲得起。只有在躲不掉的时候,我们才要丢掉幻想,勇敢地去面对他。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要识破它的伎俩,做一个有智有勇的人。

      下课。

      【赏析】

      非常喜欢徐杰老师的课!越来越喜欢!究其原因,觉得徐老师的课精致而不失大气。

      精致就不消细说了,徐杰老师的课堂教学主张就是“精致”。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郑丹老师是这样总结的:①活动集中不琐碎。②活动之间有内在逻辑。③活动内部有合理梯度。④活动操作性强。⑤活动参与度高。⑥活动富有吸引力。

      所谓“大气”,或许正好与汲安庆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相呼应。

      汲安庆老师曾经说过:“理想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教学意脉与文本意脉的合一或重构。

      何谓“意脉”?一是指气质,情态,二是指作文的思路与脉络。

      汲老师这句话中的“教学意脉”,指的应该是教师的气质和情态,“文本意脉”则指的是课文的思路与脉络。两者合二为一,就构成了理想的,也是大气的语文课堂教学。

      徐杰老师的“气质、情态”如何呢?本课的主体部分他设计了两个主要环节:读故事、讲故事。在“讲故事”上,先是“用自己的话讲”,然后再进行“故事创新”,很显然,整堂课的主脉是——故事。

      课文的思路与脉络如何呢?《狼》是一篇文言小说,故事性非常强。

      再看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他们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喜欢“故事”的年龄。

      如此一来,徐老师的课堂设计,与文本,与学生,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即达到了汲安庆老师所说的“教学意脉与文本意脉的合一或重构”。

      那么,这样设计课堂,是不是忽视了知识的落实了呢?绝对不会!徐老师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指向了文本,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游走于文本之中,浸泡在语文之内,轻轻松松便达成了教学目标,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认为一堂课应该如一篇文章一样“形散神凝”。徐老师的这节课,正是这样的一节“形散神凝”的理想课堂。

      附1:郑丹老师赏析文章——看似寻常最奇崛 ——品徐杰老师《狼》(链接)

      附2:徐杰老师课堂实录——徐杰/ 《狼》课堂实录(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