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边之战:三万明军对决三十万蛮军,火器和战象到底谁更强?

 若悟369 2021-11-16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位于云南的定边府爆发了一次大战。由于明朝的开国历史太过波澜壮阔,传奇的大战层出不穷,所以这场发生于西南边陲的战斗并不出名。然而,定边之战双方投入了共计数十万大军,挂帅的都是当世的传奇人物,战争经过也可谓扣人心弦,惊心动魄。

定边之战是沐英为保卫云南定边府进行的战斗。这不禁令人疑惑,沐英所在的时代,正是明朝开国初年,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明朝大军逐鹿漠北,将蒙古人的铁骑赶出中原。这是明朝武力最鼎盛的时代,西南为何会有人敢主动进犯明朝呢?

文章图片1

其实,攻打沐英定边府的,来头也不小,它就是称霸了中南半岛的麓川王国。

麓川王国崛起于元朝中后期。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不断向南方用兵,灭亡了称霸东南亚的蒲甘王朝,并在缅甸境内设置缅中行省。

不过,元朝对于西南的武力征服并不彻底,缅甸名义上归入元朝行省,实际上还是一个独立政权,并不听命于元朝,西南的土司们对元朝同样表明恭敬,内陆里各怀鬼胎。

忽必烈晚年穷兵黩武,他死后留下了个烂摊子,让后代们忙的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西南的边陲。而傣族的首领思汗法,就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崛起。

思汗法是麓川路总管之子。麓川路为元朝设置,但蒙古人的残暴统治让他们不得民心,当地民众积怨已深。

思汗法是一个枭雄,他不甘接受蒙古人的统治,上位以后即利用傣族众首领对蒙古人的不满,联合各部寻求脱离元朝的统治。

在思汗法崛起的过程中,自然有许多部落的首领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听从思汗法的调遣。而思汗法以武力震慑诸部落,有不依附于他的,他就立即出兵攻伐。

经过十余年的征伐,思汗法建立了麓川王国,势力达到鼎盛,建立起一个横跨缅甸、老挝、泰国和中国西南部的东南亚霸主。

文章图片2

当元朝注意到发生于南亚的事情后,麓川王国已经完成了扩张。元军自然不能接受麓川王国的存在,皇帝派遣大军向西南进发,攻打思汗法的王国。

可思汗法的实力今非昔比,他不再是元朝的附庸,而成为了手握十数万兵马的雄主;元军也不复往日荣光,所谓的蒙古铁骑有名无实,贵族的奢靡生活腐蚀了草原来的战士们。更何况麓川王国内部以山地、密林为主,蒙古铁骑难以发挥作用。

结果可想而知,元军的远征以失败告终,他们不仅没能灭亡麓川王国,反而奠定了思汗法霸主的地位。思汗法一战得胜,并未得寸进尺,他主动向元朝进贡,元朝册封思汗法为世袭宣慰使,并赐予大量岁币。

这样一来,双方的面子都过得去,但实则元朝败得彻底,思汗法以名义上臣服于元朝为代价,换取了真金白银,而麓川王国实际上还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政权。

思汗法利用元朝给的身份,继续大肆夸张,他不仅侵占了东南亚的地盘,还入侵到了云南境内,元朝的云南行省被蚕食大半,有名无实。

1369年,一代枭雄思汗法去世,他的次子思伦发夺得王位,成为麓川王国新的主宰。思伦发接手的是一个强大的王国,麓川王国内有数百万百姓,号称雄兵三十万,是中南半岛的绝对霸主。

文章图片3

然而,思伦发面对的对手不再是羸弱的元朝,而是鼎盛的明朝。朱元璋身为一代雄主,怎会容许麓川王国的存在?所以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朱元璋并不着急,他接受了思伦发的进贡,并表示愿意做麓川王国的宗主国。思伦发以为明朝会像元朝一样,允许他继续自治,但他却低估了明朝。

朱元璋以宗主国皇帝的名义,下令将麓川的威远等地划到楚雄府境内,过两年又将麓川的镇康府设置为州,设立土官管辖。与此同时,明朝还在边境上屯田驻军。

思伦发看出明朝这是要一步步将他蚕食,他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双方爆发了大战。

思伦发在攻破景东府以后,倾全国之力,发兵三十万向云南定边府袭来,他知道驻扎在这里的是朱元璋的义子,明朝的西平侯沐英,身份尊贵,打败他,各方的土司都会对他俯首称臣。

明朝数十万大军正在集结,但都在后方,沐英的手上只有几万人马。可是沐英十二岁时就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开国名将的名单里就有他。陈友谅、张士诚和蒙古人的百万大军沐英都没有惧怕,思伦发想以三十万吓跑沐英,那是痴人说梦。

沐英也没有小看麓川王国,他知道对方虽为蛮兵,但实际上组织度很高,训练有素,还有着不错的装备,实力不容小觑。

沐英从军中挑选三万精锐,前去抵挡思伦发的大军。双方在城下展开对决,首战麓川失利,但只折损数百人,兵力依旧占据绝对优势。

可沐英却知道,已方兵力不足,和敌人打成消耗战的话,定边迟早要失守,如今解决之计,唯有一战定乾坤。

于是,沐英将三万兵马分成三队,与思伦发三十万大军展开正面决战。战前沐英下令,退后者一律斩首。

思伦发见沐英主动出击,求而不得,立即出动全部兵力,在正面展开与明军决战。麓川军的王牌就是他们的战象,普通士兵经过战象冲锋,立即就会惊慌失措,溃不成军。

然而沐英率领的明军是百战精锐,他们沉着冷静,以火枪和火炮瞄准战象上的统帅和战象的大腿。战象受伤后跌倒在地,不仅没有对明军造成损失,反而造成了自方的踩踏。

文章图片4

思伦发派出大将昔剌亦率领精锐武士向明军冲锋,他们悍不畏死,竟然一度将明军左翼冲退。沐英深知左翼一旦退后,全局就将崩溃,他马上取下佩刀,让部下去取左路统帅的首级。

左翼统帅寗正得知后万分惊惧,他害怕因为退后而被沐英斩首示众,因而率军向前奋勇拼杀,竟将敌人最精锐的部队冲散。

一路失败,全军溃散,麓川军败下阵来,成为明军屠杀的对象。经此一役,麓川军被斩首三万,俘虏一万,死于途中的不计其数。

定边之战,沐英挂帅,领三万兵大败思伦发三十万雄兵,保卫了帝国的西南边疆。云南沐府的威名,自此也奠定下来。

参考资料:

《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