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伦路,最具人文气息的海上旧里

 寻梦游仙 2021-11-16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与东江湾路交汇口以南,耸立着一座具有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的牌楼,牌楼上方是汪道涵题写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街名,并缀有“海上旧里”四个字,这座牌楼后面就是上海最具人文气息的多伦路。

多伦路在上海只能算一条小马路,它东傍四川北路,北邻鲁迅公园,西近轨交3号线。呈“L”形的街道由北向南蜿蜒而行,再转折向东至四川北路,整条路长约一里有余,然而这条小马路上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栉比鳞次,令人目不暇接。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据说,清代光绪皇帝在接见英国传教士窦乐安时,授予窦乐安“进士”的称号,并把上海的一条小路命名为窦乐安路。民国时期,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的多伦县为名,将窦乐安路改为多伦路。

多伦路是一条在地图上难觅其踪的小街,也是一条值得慢慢逛的地方,多伦路上有沁人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气息,更有百年上海滩演绎的民俗风情。一个多世纪以来,多伦路同周边的几条小马路一起,从一个侧面集中显现了一个历史的印迹和文化的缩影。

曾经,这条路被农贸市场占据着,当时的路上搭着钢结构彩钢板瓦顶,遮掩掉了路旁的别墅和名人故居,作为菜场的多伦路每天充满了喧腾与生机,这条小马路充溢着生活里柴米油盐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上海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时的我经常出没在这条马路菜场,每天面对的是路边菜贩的吆喝声,菜场的夜排挡也是生意兴隆,更有形形色色的市井生活。我从来没有想起多伦路和上海其它的路有何区别,当然也没有想起这条路的历史是多么厚重,文化积淀又是多么深厚。

在上海有一条宣传语:“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漫步多伦路,可以看到众多的名人故居和风格各异的建筑,在这条小小的马路上,聚集着孔公馆、白公馆、汤公馆、张国焘旧居,“七君子”中的沈钧儒、史良、王造时也在多伦路居住。

走过牌楼,漫步前行,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座建筑是孔祥熙的寓所,人称“孔公馆”。孔公馆建于1924年,建筑外立面满缀细密的几何浮雕,门框及窗框均为修长圆柱,上部为马蹄状拱券,拱券内缘裂成锯齿,呈现出伊斯兰建筑精致华美的视觉效果。

孔公馆在上海近代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公馆的屋顶上有两座马蹄券的凉亭,显示出伊斯兰建筑固有的特征。抗战时期,这座建筑被日本军队占有,用作“知恩院”。抗战胜利后,成为孔祥熙在上海的四处豪宅之一,另三处在东平路、虹桥路、永嘉路。

公馆位于多伦路210号,这幢楼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广东李氏兄弟在二十世纪20年代建造的。抗战胜利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寓所。上海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接收。

汤公馆,位于白公馆东侧,也是由广东李氏兄弟建造的。抗战期间,被日军占为军官宿舍。抗战胜利后,汤恩伯占据了该楼。1949年初,汤恩伯的老师、浙江省主席陈仪策动汤恩伯起义未果,反被汤恩伯出卖。在这座楼里陈仪被捕,押至台湾被害。

多伦路208号是广东商人陈仲箎旧居,陈仲箎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医科举人,其子陈同白是“当代中国渔业之父”。陈仲箎来上海做生意时,看中了这条文脉浓郁的窦乐安路,便建造这幢外观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样式的居住建筑。

伦路215号院内,有一幢外观呈高坡屋顶,红色鱼鳞瓦屋面的楼房,是广东李姓商人于1924年建造的,简洁的门窗及布置于平面一侧的塔楼反映出西班牙建筑特征。日军占领上海时,房主逃难港澳,房屋被汪伪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和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侵占。

在多伦路“L”型路径的拐角处,是高约18米的“夕拾钟楼”,钟楼名称取自鲁迅文集《朝花夕拾》。楼上有由机器人操纵报时装置的青铜时钟,整幢钟楼棂体用花岗石砌成,既表现超越时空的动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气质。

鸿德堂,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基督教教堂,鸿德堂建于1925年,是为了纪念美国传教士费启鸿所建。鸿德堂的建筑风格,在国内仅此一处,极为罕见,这座教堂向人们展示了多伦路上中西合璧的文化魅力。

鸿德堂平面呈长方形,教堂的入口处是方形的钟楼,屋盖为四方攒大屋顶,房屋外墙为清砖砌筑,并有仿木构架的红色水泥圆柱,檐下绘有重彩画。建筑外貌为中国宫殿风格,局部处理中西掺杂。

多伦路是上海最负盛名的文化名人街,在这条不长的小街上,闪现着上世纪30年代沪上的人文风情,这里曾是现代文化巨匠、文化名人、社会名流荟萃之地。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丁玲,都曾在这小街上留下了身影。

景云里,是多伦路上的一条小弄。鲁迅初到上海的第一个家就在这条里弄内,鲁迅在这里先后住过23号、18号、17号,生活了两年零七个月,在这里鲁迅与许广平建立了小家庭,迎来了儿子周海婴的诞生。

鲁迅在这里认识了柔石、殷夫、日本人内山完造、美国记者史沫莱特。在景云里期间,鲁迅主编杂志《语丝》,与柔石合作编辑了《朝花周刊》和《奔流月刊》,出版了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茅盾因遭通缉,秘密住进景云里,他足不出户达10个月之久。在苦闷、彷徨中,茅盾在景云里创作了《蚀》三部曲,其中包括《幻灭》、《追求》、《动摇》3部中篇小说。茅盾写完三部曲后的第二年,才东渡去了日本。

景云里还住过叶圣陶、周建人、柔石、冯雪峰文化名人,茅盾的《蚀》、叶圣陶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据说都在景云里写成。弄堂口的“景云里”依然清晰可见,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彷佛还能听到当年激荡文坛的惊雷。

啡咖啡馆位于多伦路东入口处,原是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咖啡馆。这里曾是上海滩文化名人集会、休闲的场所,也是左翼文化名人的沙龙。鲁迅、田汉、茅盾、夏衍、潘汉年、丁铃等都是公咖啡馆的常客,这里也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的摇篮。

1929年2月16日,上海新文学运动讨论会在此召开。1929年秋,夏衍在这里召开左翼作家联盟筹备会,后来这里成为左联筹备会的固定活动地点,每周在此举行一次左联筹备会。如今,公啡咖啡馆原址已拆,矗立在这的是一座现代商厦。

多伦路201弄的左联会址纪念馆,是海上旧里弄的典型代表。上世纪30年代,鲁迅、瞿秋白、丁玲、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田汉、夏衍等30多位文化人聚居于此,他们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

多伦路201弄2号,是原中华艺术大学旧址。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这里召开,鲁迅先生作了《关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演。第一次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并且指出左翼作家一定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

中华艺术大学是一座有着欧洲民居风格的三层楼洋房,中华艺术大学是由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陈望道创办的,后来夏衍协助潘汉年接办该校,中华艺术大学也成为中共地下党培养进步文化人才的场所。

多伦路145号,是中华艺术大学的学生宿舍。这是一幢带阁楼和过道阳台的红砖红瓦小楼,楼的主立面上有券柱外廊,其外廊与柱式及砖墙的线条是典型的美洲殖民地式建筑风格。曾经这里是进步的文艺青年聚会的地方,每天晚上都漾溢着青春的欢笑声。

丰乐里32号是太阳社旧址,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文化人纷纷来到上海,在此发起成立了太阳社,并创办了《太阳月刊》。太阳社成员均为中共党员,该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后来这些成员全部加入了左联。

左联的成立,遭到了民国政府的破坏和镇压。取缔左联组织,通缉左翼盟员,封闭书店,查禁刋物,杀害革命文艺工作者。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左联盟员被捕遇害。为此,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悼亡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

多伦路201弄4号是新中国剧社旧址,这是典型的3层石库门弄堂建筑。新中国剧社是中共中央1941年10月在桂林成立的,当时剧社主要领导人是杜宣、田汉、瞿白音。1947年4月迁入这里,剧社在将近7年的演出活动中,共演出了将近50个剧目。

多伦路201弄89号,是郭沬若居住过的房子。1927年,郭沬若因参加南昌起义,被悬赏通缉。郭沬若隐居于此,他找出夫人安娜为他保存的歌德代表作《浮士德》第一部译稿,开始了整理和润色工作,最后在这里完成了补译。

永安里沿多伦路一侧,有一幢典型的三层中低标准集合式住宅,沿街平面呈弧形,建筑物使用了简化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欧洲近代城市集合住宅的特征。但过街楼上的门饰仍留有石库门的印迹,这是当时上海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

当年,周恩来夫妇、左联盟员安娥、舞蹈家陈爱莲等历史名人曾在永安里驻足和生活。永安里44号是中共地下党组织设置的秘密联络点, 1931年,负责情报保卫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叛变,中央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周恩来和邓颖超就是从永安里转移到苏区去的。

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他开设的内山书店成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居所,也一度帮助鲁迅先生躲过了国民政府的抓捕。这家书店还被作为中共与进步人士联络的重要枢纽,方志敏烈士的书信,就是从这里由鲁迅先生转交给中央的。

多伦路为何会成为进步文人和爱国之士喜欢的居住和集会地呢?1843年,上海开埠后,虹口沦为美租界、英美租界、公共租界,还一度成为日本控制区。这里既有白色恐怖,又是多方管辖,是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因而也就成了进步文人的根据地。

徜徉在多伦路上,海派文化扑面而来,既有故居旧街老弄堂,画廊、文苑,博物馆,还有相映成趣的酒吧、茶坊、咖啡屋,既有栩栩如生的街头铜像,也有很多有价值的收藏,既保留了老上海的风貌,又具有现代气息。

门外有一尊憨憨的铜像的建筑,是多伦路上的老电影咖啡厅,这里保存着很多和电影有关的记忆,并时常播放曾经的老电影,让人感觉穿越到了过去。这家咖啡厅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或者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经典的老电影。

多伦路短而且窄,曲径通幽,路两旁的夹街小楼风格各异。这些建筑尽管建于20世纪初,但仍保留着当年千姿百态的风情。那些当年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的故居,在茂密的香樟树间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无数文青前来朝拜。

走在这条小街上,不时会看到叶圣陶俯身在和小报童说话;鲁迅先生坐在藤椅上和进步青年聊着天下时局;年轻的丁玲独自坐在街边的椅子上看着书;也会邂逅茅盾、郭沬若、沈尹黙等文化名人在古旧的路灯下沉思。

多伦路是一条普通的路,也是一条寻常的路,是那些彪炳史册的文坛名流给多伦路注入了血液,这条普通的路从此不同寻常。在这里能感受和触摸到老上海的历史,领略老上海的民俗风情,感受当年那些文化巨匠的气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