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2)
2021-11-16 | 阅:  转:  |  分享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9例2、例3,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中第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时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学会辨认从立体图形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3.能根据观察立体图形时所看到的图形,推理出观察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会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时所看到的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察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活动引入。

教师出示积木。

师: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你们的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对又快。

2.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个立体图形。









师:你们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立体图形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搭积木活动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看到的图形的每个面,为新课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合作探究,观察立体图形

1.合作探究,观察长方体。

(1)小组活动:将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前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2)全班交流: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说看到了长方形或正方形,也有的学生会说看到的是平行四边形,这时可用纸盖住这个面,沿着面的四周按压出图形的轮廓,用笔沿轮廓线描出所看到的图形,再确认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3)初步渗透“三视图”。

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2。



















师: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观察的基础,学生都能说出:第一幅图是小英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小刚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小强看到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从图中这三个位置观察长方体,看到的都是长方形,有的是横着的,有的是竖着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观察正方体。

(1)小组活动:将正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前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2)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学情预设】正方体的观察比较容易,学生会说在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3)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学情预设】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4)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从前面、上面、侧面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图形相同。

3.观察圆柱和球。

师:照样子观察竖放的圆柱和球,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观察竖放的圆柱,从上面看是圆形,从前面和侧面看,都是长方形;观察球,不论从哪个面看,都是圆形。

4.师生小结并板书。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学生将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直观地感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由观察到的图形进行推理。

师:老师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学情预设】它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还可能是圆柱,因为有的圆柱竖着放时,从前面看是正方形。

师: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出示课件)



2.深化理解,想象推理。

师:想一想,从前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长方体,也能说明理由,教师补充还可能是圆柱,课件出示说明。









讨论:我们单凭从某一个角度看到的图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立体图形?

师小结: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进行推想物体,展开合理的联想,猜测整个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初步理解,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只有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四、巩固提高,应用拓展

1.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5题。

(1)仔细观察,说一说看到的形状,独立完成连一连。

【学情预设】其中,从上面看到的是两个小正方形,由于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将其想象成画在同一平面上的图形,提高了对学生想象力的要求。

(2)换一种摆法,再试一试。

教师调整摆法,让学生说一说从各个面所看到的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片,遵循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2.课件出示习题。



师:同学们,长颈鹿和小猴看到分别是图几?

(1)仔细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情预设】长颈鹿是从上面看的,看到的是正方形中间有一个圆,是图④;小猴是从前面看的,看到的是图②。

3.猜一猜。

师:有一个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看到它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或球。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可能是一种或几种。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并且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立体图形初步的轮廓,这样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

?作业设计

三、连一连。















参考答案

三、



【教学提示】

注意说明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有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有4个面是长方形。





学生所看到的圆柱侧面的图形和球的各个面的图形是学习的难点,只要学生能感受到“从各个位置观察球,所看到的图形一样;从侧面观察圆柱,所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即可,不必抽象成平面图形。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