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品 | 妙语满地无人收:米芾的字,满纸生金,亦如不系之舟

 wya838 2021-11-16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神品 | 妙语满地无人收:米芾的字,满纸生金,亦如不系之舟

宋代米芾行草《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传),纸本,纵26.2厘米,横149.3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昔年访月寒溪头,霜高酒劣棱生裘。

溪僧辍寝从吾幽,共移不系渔人舟。

断崖老木纷金虬,又如蘋藻涵清流。

鹤骨浸烦风露忧,妙语满地无人收。

元丰五年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岗有作

米芾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王文治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学米芾者,即使近水楼台也不免有失“艰狂”。宋、元以来,论米芾法书,大概可区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褒而不贬,推崇甚高;一种是有褒有贬,而褒的成分居多。持第一种态度的,可以苏轼为代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米芾自称“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存世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特别手札作品更为出色。

宋代米芾行草《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超清欣赏

米芾《精品墨迹》荟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