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爱国词人写了一首《临江仙》,旷远清丽,笔力堪比苏轼!

 读书狗子 2021-11-16
每天诗词猎奇




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年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卒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北宋时期,陈与义曾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到南宋时,被宋高宗提拔为朝廷重臣。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不但给后世留下许多的爱国诗作,同时也工于填词,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比如这《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南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这首词陈与义在宋高宗绍兴五年所作,当时作者46岁。陈与义本是河南洛阳人,北宋灭亡后,他只得远离故乡,颠沛流离,后追随南宋朝廷至江南。陈与义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在故乡的生活,那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是太平盛世,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美好的时光就这么悄悄的流走了!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下子把思绪拉回现实,靖康之变,北宋沦亡,陈与义饱尝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这两句堪称是劫后余生的血泪,发人深思,启人遐想,那些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失散在天涯,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哀之情,而是笔锋一转,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伤变为旷达的襟怀。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大家认为其特点很像苏轼。南宋的黄升赞道:“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清代的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苏轼)。”

李贺最经典的一首鬼诗,为他博得“诗鬼”之称

苏东坡新婚之夜所作的一首词,通篇都是“抄袭”

欧阳修最“香艳”的一首词,千年来争议不休

范仲淹的一首 “游戏之作”,写尽了人间至理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