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题——佚名丨胡诌白扯第35话

 胡诌白扯 2021-11-16

小时候,一直觉得无题是个题目,佚名是个人名。居然有这么多文章都叫无题,竟然有这么多作者都叫佚名。

后来才懂得,佚名即是无名氏,可能是作者怕这文章被人说三道四,涉及一些敏感话题,不好表露身份,所以故意隐去了姓名。还有就是些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等作品,因为种种原因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还有笔名,我一直记得那个名场面(据说出自《楼外楼》,没细研究,总感觉是戏说)。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要来抓周树人,鲁迅让他们拿出搜捕令来,他们拿了出来,鲁迅看过之后就说:抓捕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于是他们就放鲁迅走了!

就是嘲讽那些人没文化,连笔名都不知道。

佚名也可以解释为作者不屑为名,与诺奖得主拒绝领奖同属一个性质。

至于无题,依我推测,多半是想不出来题目,中心思想不够突出,作者思维太过发散。现在我们见到的很多文章标题,在我看来和题目根本是两个概念。标题里藏着欲望,题目里藏着克制;标题里藏着确定性,题目里是无限可能;从题目到标题,是文字载体的变迁,还有很多别的什么。

对比无题和佚名,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这种无题和佚名有点像“自杀”。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了,大家都在想怎么起一个独特的标题,独特的名字,让人记住我,时常想起我。大概最后追求的都是一个:我确确实实有价值地存在过。不管是人的价值,还是物的价值,都是从他们与世界的关系中被确定下来。

由题目想到英文单词title,由title想到它的另一个释义:头衔。头衔这个词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证书、奖状、锦旗、荣誉……诸如此类。这些词都存在一个共性。

这个共性就是,题目、名字、头衔、证书等等,归根结底是与人的价值感息息相关的。

现在,我们挖出两个更深层的东西:

1.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都是从他们和世界的关系中被确定下来的。

2.题目、名字、头衔这一类的词,归根结底是与人的价值感息息相关的。

进一步思考,我们能得出什么?

一个人拒绝诺奖是因为什么?有两种可能。其一,拒绝诺奖的人是很少的,这样做恰恰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其二,别人形式上赋予的价值我不接受,我的价值判断,重点在于我自己,而不在于外部世界。

那么,价值感的确定,到底是源于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还是源于我们内心的主观感受与判断?

这个问题是一个二选题,二选题的陷阱还是不要跳了。薛定谔的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过年先杀猪还是先杀驴?

人的价值感是动态变化的,我们主观上的感受与判断,会在自己与客观世界的激烈碰撞中,经由实践经验返还给我们。至于返还的东西,会碰碎一些东西,也会留下一些东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了现在的样子。

那些有题与无题,那些著名与佚名,都自有因果,世界本是多元与混沌,不必非要做那二选一。



Interactive Topics



互动话题


随便聊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