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习惯是解决中层社会矛盾的答案之一丨胡诌白扯104话

 胡诌白扯 2021-11-16

上一话,是在工作遇到瓶颈时写下的。内心充满矛盾,锲而不舍地思考,问题终于有了些曙光。

这篇文章给了我启发,让我认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对工作和写作的划分,都是一种不好的习惯造成的。

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往往超出我过去已有的经验。比如做新媒体运营,我在策划活动这方面的经验少,所以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逃避。再加上有完美主义倾向,一上来就想把事情做得非常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容易把事情想复杂。这两点就是杨绛先生所说的“想得太多”,想得越多,越是恐惧,越是困难重重,越想逃避。通过转向别的事,来逃避当下的挑战。逃避一次,就是拖延一次,久而久之,形成了逃避和拖延的坏习惯。

很早以前,我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那时也会反思,也有学习,想要改掉这个坏习惯,时间一久便淡忘了。小时候,别人考试突击,我优哉游哉,皆是源自好习惯的力量,规律的作息、饮食、运动、学习,每一个小细节,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人的状态。后来,这些小细节开始一个个瓦解,我也有了一些“崩塌”的趋势。

所以,要时常反思,时常“修剪”自己,才能让自己受小小的好习惯牵引,不被小小的坏习惯蚕食,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然何以解忧?多做。当一个人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就会发现这事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内心的恐惧会慢慢消失。面对生活里的每一次小挑战,如果我们都能更多地调动自己的正念去迎接挑战,就会养成一种强大的好习惯。

于是,便不再找借口说:

这工作和我想要的写作差了十万八千里,我不想做运营,不想策划活动,不想追那些八卦无聊低级的热点,不想用那些我不喜欢的恶俗段子,不想用卖弄风骚挑逗性趣的文案,不想用无下限的大胆,因着这些都掩盖不了一个时代的魔幻、空虚、寂寞、媚俗、肤浅和低智。

于是,便不再找借口说:

我只想安静地创作一些好文字,运营工作的属性,只能给我带来聒噪不安,想好好做文字工作根本不可能,因为许多人更喜欢美图和视频对眼球的刺激;运营工作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根本没有时间留给你精心打磨一篇文字,商业对快速可复制变现能力的需求,会催生越来越多的复制抄袭和同质化。真正占领头部的永远是愿意把工作细分做精,最不吝啬时间和金钱投入的公司,我遇到的大部分公司,都没能做到这一步。

我想坦诚地说:

那些借口仅仅是对新媒体行业和对当下社会的片面判断,并不代表整个行业和社会都如此不堪,即便真有如此不堪,不堪也与我无关,与我有关的是,不管在工作还是写作中,我如何尽我所能地做点好事。

如果有足够多的钱,我会毫不犹豫,远离运营这样的工作,专心致志写我想写的文字。那时工作就不是挑战,不是有限选择,不是必需,而是可有可无。上面的借口也就不是借口,而是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钱,还要习惯性逃避和拖延工作,甚至把这样的坏习惯代入到自己珍视的写作,上面的借口就真的是借口。

这样说,不是唯金钱至上,而是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客观规律,满足了物质需求,才能毫无忧虑地追逐精神上的自我实现,饭都吃不饱的人绝不会想我要去研究哲学。如果简单地把社会分成底层、中层、上层,那么中层就是会一边担心物质匮乏,另一边追求精神满足的那群人。我的矛盾大概也是整个社会中层群体面临的矛盾。

也许,优秀的习惯是解决中层社会矛盾的答案之一。它的雪球效应会融入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潜意识,直到若干年后,完全改变一个人。到那时,也许他会完成阶层穿越,完成自我实现,也许不会,但至少他超越了原来的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弥留之际,回望前路,目光炯炯,心火噼啪,不枉此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