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吧,去看秋天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1-16

作者:蔡扬帆

秋风乍起,秋雨微凉。从初秋到深秋,瞬间工夫。当然,对于一个热爱秋天的人来说,这不影响我对秋的喜爱。

秋色渐染,山河闲寂。人们常说,春色撩人,秋色宜人,秋色重,还是重于它的色彩吧。我自然是爱秋天的,记得在初秋的时候,经常和友人去乡村田间看稻谷成熟的美景,看农人割稻谷、晒谷子,看着他们忙碌的模样,我深以敬畏,因为秋天赋予他们实实在在的收获,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道记在心中的风景。秋天是多彩的,不仅只是渲染大地的金黄色,还有层林红遍的寂静山野。

每到秋天,我还喜欢去登山,站在高处远眺,目光所到之处,皆是美好。我想去找寻苏轼眼中的“最是橙黄橘绿时”;去体味王维眼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山中独有秋景;还想去感受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情逸兴。怪不得刘禹锡说“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日能胜春朝,在于它颜色的交错变换,是褪去夏日耀眼的绿,不及冬日苍老的白,暖暖若晨阳,淡淡若暮月,秋色宜人大约如此。

认识今年的秋天似乎是从一场打桂花开始的。每年农历八月是赏桂花的最好时机,今年却是八月的桂花九月香。周末,抽空带着孩子来到乡村体验打桂花的乐趣。总听朋友说老家门前的桂花树开花时特别香,香气能飘到几公里外。每年桂花盛开时,他喜欢将桂花打下来,留着做桂花蜜。当然,酿蜜的这个过程是十分繁杂的,首先要敲打下来,或者剪下花枝,从剪下来的花枝上用手轻轻地剥下桂花,然后把散落的桂花用筛网一遍遍筛除,仔细整理掉里面一些杂碎的残枝烂叶,然后再进行重复的过筛,来来回回,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纯桂花了。

我捧着淡雅芬芳的桂花,想着回家做桂花蜜、桂花糕、桂花煮乌龙茶、桂花酿米酒、桂花牛奶粥……哎呀,我这是有多爱桂花呢。当然,还有人爱得更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李清照眼中的桂花,喜爱桂花的程度评价可以给五颗星了。虽然,我们对桂花的钟爱远不及古人那般热烈,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停下繁忙的脚步,赏赏路边的桂花,清淡甜蜜的香味,格外清新。都说桂花是七分香气三分诗意,今年也让我认真领略了桂花的不同。

秋天实在是太丰富了,馈赠了我们太多美好的食物。比如;橘子、柿子都熟了;石榴、柚子落了;红薯可以烤着吃了;还有园子里的南瓜、辣椒吃不完……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各种味蕾需求。为了珍惜大好的秋光秋色,很多地方还盛行晒秋,农村人习惯把簸箕、竹篓都拿出来,里面装满各种农产品,如我们常见的土豆、芋头、辣椒、缸豆、黄豆、芝麻、南瓜等等。这种味道里,藏着满足和收获,藏着农村人对食物的珍惜。

林清玄写过:在秋日薄暮时分,来点小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大概是想说,与秋同眠,在悠悠岁月中,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生活吧。

走梧桐大道、看银杏飘落、赏枫叶红遍、登山望远,这应该都是属于秋天里的一种仪式感吧。走吧,去看看秋天,秋天的味道,秋天的色彩,秋的气息……不要辜负秋天的盛情啊。

(原载于2021年11月13日《黄冈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