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皆天性,健康此事需躬行

 碧海蓝天kx32di 2021-11-16
图片

3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

1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生认知革命,跑赢了其他6种人类;

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数百万年的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

250年前,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150年前,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现在,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这就是简洁的人类进化史。

图片

(图源自网络)

今天,虽然我们的身体结构和大脑结构及其功能,和几万年前在非洲大草原上的人类祖先没有明显的变化,与狩猎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但是近200多年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现在数字化时代,以久坐少动为代表的现代生活方式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慢性疾病、慢性疼痛和某些癌症的源头。

我们要保护健康,就必须对抗久坐,应该动起来。

但是多数人还是喜欢懒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所以有很多人找借口说:运动是违反人的天性的。

到底这样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动和不动都是人的天性。

首先,运动是人的天性。

对于我们作为狩猎者的祖先来说,长途奔袭和奔跑这些运动代表去追逐猎物食物、去寻找洞穴和住所、去躲避天敌,是维持生存的手段;

优异的运动能力和强壮优美的身体代表着健康,也是追求异性的优势条件,增加繁殖后代的机会和胜算。

所以现在我们每次运动后,我们的大脑都把我们的运动解读为去寻找食物和更好的住所,会奖励我们一个好心情。

让身体分泌多巴胺、5-羟色胺和类啡肽这些让心情快乐的激素。

图片

(多巴胺)

图片

(5-羟色胺亦称血清素)

因为久坐不动减少我们抓到猎物的机会,也不会帮助我们找到好的住所,更不会得到异性的青睐。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因为久坐不动而产生负罪感。

所以久坐少动减少了我们的生存概率,减少了我们繁衍后代的机会,让现代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其次,好吃懒做也是人的天性。

因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能够获得丰富的食物、饱餐一顿的机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捕到一头猎物或者碰到一棵结满果实的果树时,他们会大吃一顿。

还有,因为食物并不丰富,所以我们祖先会把身体内生命之源的热量尽量储存起来,并减少运动耗能的机会,尽量保存更多的能量和脂肪,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我们现在的人碰到好吃的、高能量的食物,大快朵颐,有时间又喜欢懒在沙发上,也是符合人的天性的。

在动和不动都是我们天性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处在一个悖论和尴尬的境地。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克服好吃懒做的天性,又服从运动的天性,对抗现代生活方式性疾病让身体健康呢?

有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就是靠我们的理性说服自己。我们要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生命状态,健康是前提;

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健康的必由之路;合理的运动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标配。

合理的运动不但让我们健康,增强记忆力和专注力,也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压力和焦虑,拥有快乐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

如果以上这么多理由都说服不了你去运动,看来智力克服不了懒惰。

那第二种策略只有靠行动力了。

逼迫自己或由周围的亲朋好友带动下,找一个好的教练,加入一个好的团队,把运动当成药物、当成手术,硬着头皮坚持几个星期。

只要方法对头,我们的心情会变得轻松,我们的体力会越来越好,精力会越来越充沛,气质也会改变,情绪也会兴奋起来。

这样,我们就不知不觉的爱上了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