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21-11-16 | 阅:  转:  |  分享 
  
第1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0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第三幅图,完成教科书P101第1题和P103~104“练习二十五”中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算式卡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星期天,聪聪和明明结伴而行,先去了海洋馆。海洋馆来了一位小明星——会

算术的小海豹。小海豹可厉害了,让我们来看看小海豹现场表演做算术题,好吗?(出示课件)





师:这些算式都是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将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识的积极性。

二、分类复习,建构网络

1.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1)分类整理,建构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知识网络。

师:你可以给小海豹做的这8道题分分类吗?

学生小组内整理、交流。

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情预设】预设1:按计算方法分类。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82-40、41-7、30-16、59-46。

预设2:按计算方法中的进位、退位分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2)计算方法的再呈现和梳理。

师:在这8道题中,你认为哪几题难度大些,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8+27、36+19、41-7、30-16,因为它们需要进位和退位。

师:像这样不止一位数又需要进位或退位的计算题,我们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计算。那谁来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②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十再减。

师:下面我们就来和小海豹比一比,看谁都能算对。

教师指名,学生直接说出72+6、14+50、82-40、59-46的得数,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剩下4道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题目让4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列竖式完成,其余学生从剩下4题中任选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36+19和30-16这两题的计算方法。

(3)巩固训练。

师:看完小海豹的表演,聪聪和明明接着参观了海洋馆。看!触摸池里的小海星真多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海星的后面躲着数字几。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第1题中第(2)题的部分题。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复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灵活性。

2.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及应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跟着聪聪和明明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五”第3题。

师:瞧,聪聪和明明在海洋馆看到了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请大家仔细观察题中信息,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海洋馆里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

师:我们来看看要解决的第(1)题中的第一个问题: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它的数量跟谁有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海洋馆里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教师在课件上将这两条信息变成红色)

师:你会画图表示出这两条信息的意思吗?

学生自由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请你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全班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都能列出算式解答:13+9=22(条)。

师:我们解答得正确吗?怎样检验呢?

【学情预设】22-13=9,花面神仙鱼确实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解答正确。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思考和解答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题步骤和解答方法上进行总结。

师:再看第(1)题中的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订正。

师:根据这道题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黄金神仙鱼和透红小丑鱼一共有多少条?等等。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

【学情预设】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三种鱼一共有多少条?黄金神仙鱼和花面神仙鱼的总数比透红小丑鱼多几条?等等。

师:这些问题能一步算出来吗?怎样列式?如果你还能提出不同的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和同桌说一说,并把算式写下来。

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师生共同交流汇报。

师:两步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师小结:在进行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的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3.复习小结,建构网络。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看着黑板试着说一说吗?(板书:计算、解决问题)

师:看,这个单元的内容,被我们整理后,形成了这样的知识网络,清楚明了。

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最后的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100以内加法、100以内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师:聪聪和明明都是爱学习的孩子,你能和他们一起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请大家拿出作业纸,我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五”第1、2题。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后,教师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四、评价反思,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上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新的收获跟大家分享吗?

?板书设计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没有总结出条文让学生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解题方法,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学生计算正确即可。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1.48比20多(),比23多19的数是(),比72少34的数是(),()比52少26。

2.按规律填数。

(1)27,35,43,(),(),()。

(2)92,83,74,(),(),()。

3.在○里填上“>”“<”或“=”。





二、列竖式计算。

54+27=43-9-17=34+17-26=

72-36=36+24+9=71-(40+15)=

三、买食物。



1.巧克力是多少钱?买1个披萨和1个巧克力一共要多少钱?

2.元元拿100元钱买了1个蛋糕和1个披萨,还剩下多少钱?

四、爸爸比小欣大27岁,6年后爸爸和小欣一共多少岁?





参考答案

一、1.28423826

2.(1)515967(2)655647

3.=<>

二、













三、1.28-16=12(元)56+12=68(元)2.28+56=84(元)100-84=16(元)

四、12+6=18(岁)18+27=45(岁)18+45=63(岁)

【教学提示】

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允许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意思明确即可。



【教学提示】

解决问题的整理,应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从“这道题知道什么、求什么”“我是怎样想的”“应该怎样列式”等方面进行交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