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大小邦国和谐相处的以“静”为“下”之道——走进《老子》

 山佳国学谭 2021-11-16





63、大小邦国和谐相处的以“静”为“下”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提出了著名的治国论断:治大国若烹小鲜皆因上德之道也。在本章进一步的提出了大小邦国的外交之道。“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老子提出的大小邦国的外交之道:大的邦国要处于江河的下游,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那里,这就是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就以“静”为“下”之道。所以,大的邦国对小的邦国要采取安静谦下的策略,就可取得小邦国的依赖;小的邦国对大的邦国要采取安静谦下的姿态,就可取得大邦国的信任。因此,或者是大邦国对小国安静谦让以取得小邦国的依赖,或者是小邦国对大邦国安静谦让而取得大邦国的信任。大邦国都不能过分的想兼管小邦国,小邦国也不能过分的想顺从大邦国,这就是两方面各得所求,其中大邦国更宜安静谦下之道。

这就是老子提出的:大小邦国和谐相处的以“静”为“下”的上德之道。并着重指出关键在于大国的以“静”为“下”的上德之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