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GB2828抽样方案DL_1
2021-11-16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章抽样检验的基础知识一、抽样检验的目的:通过样本推断总体。A.抽样
B.检验C.推断二、抽样方案:(一)计数型抽样方案1
.形式:(n;c)2.用法:n------样本量c------判定数d-----样本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随机变量)
3.由来:抽样方案是根据对总体的质量要求,用数理统计理论设计出来的.(二)计量型抽样方案1.形式:
(n;k)2.用法:它是用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对批作出推断。三、抽样检验的基本统计理论1.样本质量指标(不合格品率)不一
定等于总体质量指标(不合格品率)。2.抽样检验不能保证被接收的总体(批)中的每件产品都是合格品。3.抽样检验所犯的两类错误
(1)在抽样检验中,将合格批误判为不合格所犯的错误称为弃真错误,犯弃真错误的概率称为弃真概率,记为?,它也称为生产方风险。(
2)在抽样检验中,将不合格批误判为合格所犯的错误称为存伪错误,犯存伪错误的概率称为存伪概率,记为β,它也称为使用方风险。
4.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四、两种质量保证模式的抽样方案1.孤立批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作用:孤立批
抽样方案不能将某一通过批的不合格品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某数值下,孤立批抽样方案仅起概率把关的作用。2.连续批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
作用用某一质量要求(AQL)确定的抽样方案组(系列抽样方案),对连续m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若接收了其中的k(k≤m
)批,则可将k批合在一起的平均不合格品率控制在事先规定的那个AQL之下。设Ni=1,000i=1,2,3……m;AQL
=2.5设Di=10i=1,2,3…m/2;设Di=500i=1,2,3…m/2;用(5;0)抽样方
案对上述批进行抽样检验,若接收了其中的k(k≤m)批,设不合格品率为1%的批的批数为k1,不合格品率为50%的批的批数为k2批(k
=k1+k2),当m足够大时势必有k1>k2,k批合在一起的平均不合格品率为:(10k1+500k2)/
1,000(k1+k2)(10k1+500k2)/1,000k≤AQL%本
章要点:1.抽样方案是根据对总体的质量要求,用数理统计理论设计出来的。2.有两种质量保证模式的抽样方案:孤立批抽样方案和连续批
抽样方案。3.孤立批抽样方案仅起概率把关的作用,连续批抽样方案则能控制通过产品的平均不合格品率。
献花(0)
+1
(本文系水71ox9xtc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