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间弥生谁啊草间弥生

 噗哥的叨逼叨 2021-11-16

“如果不是因为艺术,我早就自杀了。”——草间弥生

那天我看了篇文章,大意是说当代艺术是个骗局,应该说是美国的阴谋,不仅让人们把生活当成艺术,还让艺术“童稚化”,美国在日本处心积虑了培养了大量儿童化的,宅腐化的艺术家。

当时人家举了两个栗子,一个是草间弥生,一个是村上隆。这些都不是艺术,是美国文化霸权的产物。

我还把文章给一位艺术家看了,他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呵呵。

今天认识下草间弥生。

要说日本艺术,谁比较牛逼呢。不知道,但我知道谁最贵。

在2016年日本推出的一个榜单中,日本当代艺术种类最昂贵的十件艺术品里面,草间弥生独占四件。

草间弥生被称为波点女王,喜欢画南瓜。各种纹路,密集的小点点啊,色彩也是触目惊心地艳丽。神神道道感觉像巫婆一样的存在。

为什么?好奇怪。

这位婆婆1929年出生于日本松野县,家里是做苗圃批发生意的,母亲很严厉,而父亲的男女关系很混乱。所以她家里父母的关系很冷淡,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加之社会动荡,草间弥生感觉压力很大。作为一个小孩子,她不仅在精神上有一些问题,在视网膜上也有出现一些疾病,她看到东西和常人不一样了。

她看到的世界到处都是圆点。所以她创造的波点艺术世界实际是她个人的真实体验。

日本到了二战以后,1947年,她因为喜欢绘画,被父母送到京都学习。当时潮流保守,老师要求大家画的比较精细,但草间弥生认为这不是她所追求的东西。所以,她开始逃学,逃到山洞里,在山洞里画南瓜。

其实,在日本的社会语境里面,南瓜是代表比较笨拙丑陋的男人,但草间弥生认为,南瓜给她了安定感和可以依赖的感觉,她对这南瓜画画,可以画一个月都不会厌倦。

我们熟悉的,草间弥生两个关键字,就是波点和南瓜。

虽然会被一些保守派攻击,说她的东西很幼稚或者怎么样。但确也有一些非常惊世骇俗的,和女权主义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一些软雕作品,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一个作品,全部用男性生殖器拼成的一首船。

这艘船非常有名。

艺术家的作品都和他的经历分不开。草间弥生小时和母亲父亲关系都不和。她母亲可讲是非常的变态,她曾强迫草间弥生去偷窥他丈夫和情人幽会的场景。

所以草间弥生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精神病”艺术家,真是“水到渠成”呢。

草间弥生长大之后,只交过一个男朋友约瑟夫,而男朋友的母亲也是一个奇葩,居然告诉自己的儿子,说女人都是肮脏的,禁止她儿子和任何的女人发生关系。所以草间弥生和约瑟夫交往十年没有发生任何男女朋友应该发生的亲密关系。

所以草间弥生成年之后,对男人怀着恐惧和好奇的心理。她自己说,她的作品就是为了治疗自己。让自己接受挑战。

这位婆婆的一生可能很难称得上是幸福的一生。但她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随着年龄日长,她的作品在世界艺术市场上的价格也一直飙升。前几年,一个手机大小的草间弥生油画原作,大概是10万到30万左右的价格。而最近两年是30万到60万不等,而且这个价格一直再涨。她的版画在拍卖行的记录是13万人民币。

人们为什么说,草间弥生很牛逼,因为她曾经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克勒斯·欧登柏格一起联展过,但是草间弥生说了,安迪·沃霍尔抄袭她。这个我不知道。

以上是我前不久了解到的信息,可以讲的是,我是不怎么喜欢草间弥生的艺术。

但我也不知道具体喜欢哪种艺术。杜尚我挺喜欢的,但不怎么喜欢他作品本身。有时候会觉得艺术最大的价值在于艺术家其人,而不是他的作品。

所以我是非常反对,钱钟书关于母鸡和蛋的论点。去探寻艺术家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核,才是我感兴趣的。看到一个又大又白的萝卜,我就想把它连根拔起,看看它生长的泥土。

为什么谈草间弥生?因为我喜欢说点有的没的,难得闲着啊。

请欣赏草间弥生作品。


提示:

回复“翰墨嘉州”收看郭志全画展相关信息

回复“一新”收看荣幸《一新、一禅、一轮回》

回复“大佛”收看20位画家的乐山大佛作品

回复“飞石1”收看李江飞石系列作品

回复“秘境”收看李江秘境系列作品

回复“鸡”收看乐山画家一手好鸡,哈哈哈

回复 “面人侯”收看侯文明创意面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