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数字化如何颠覆我们的生活

 超然姐姐 2021-11-16

超然

超然脱俗,不畏世俗真性情:卓群洞见,无涯学海泛轻舟

如果没有网络,没有数字化,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隔离,将变得难以想象。

但有了数字化,有了电子商务和线上娱乐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他们在家实现了数字化生活,同样,疫情也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了这种生活的渗透率。

在内陆,从在家隔离到复工复学,数字真真切切地改变着生活,随着国内各省市复工模式陆续启动,“云复工”成为了一个流行词,餐饮、零售、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纷纷拿出新招,将服务场景从线下搬上了网络。线上云办公的火爆,在线教育用户激增,再到线上购物订单“秒光”,疫情令人担忧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改变世界的契机。

如今,这些数字化生活正在沿袭下来,成为不可阻挡的新潮流。很多人会发现,疫情最终会过去,但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改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疫情成数字化建设加速器




3月25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署理院长宗福季教授在线上进行了一次讲座,数千名听众在家中用手机和专家来了一次深度互动。宗教授这次所讲的主题,也正是数字化模式带来的众多改变。


宗教授将如今的数字化进程比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汽车,当时,和传统运输渠道马相比,汽车还没完全被大众理解,但汽车随后不仅仅代替旧有的系统,而是带来一次全新的发展变革。和汽车一样,数字化也引领一种不同以往的时代到来。


在宗教授看来,数字化时代来临的道路上,人们的思维将经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打不过”四个阶段,一次疫情让大部分人都充分认识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过了“看不起”的阶段,但是如今全球大多人仍然处于“看不懂”的阶段。

不过,因为疫情,数字化引起了各界更多的关注,此次疫情更像是一次外力倒逼,将很多线上模式、场景消费“强加”给用户,促成了人们新的生活、学习、办公习惯的养成。

在抗疫的最前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赋能等数字化科技手段,被大规模使用,成为 “千里眼”“顺风耳”,助力防疫工作。

在家工作、线上教学、远距医疗、宅经济等更是备受瞩目,过去这些应用与一般人的生活有些距离,如今却近在咫尺,人人都有机会实验,甚至实践,达到过去无法企及的使用规模。使得各地科技数字化发展加速行进。

在疫情结束后,这股浪潮仍会持续影响人们生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火热进行中的5G。截至2月底,中国80%的5G网络建设按计划实施。中国移动已启动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采购,5G基站数已经超过8万个,5G套餐用户数已达1000万。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今年“建设30万个5G基站,5G网络覆蓋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不变。

都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将会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悄然改变消费和生产的方式,蕴藏改变世界的契机。



这些改变或首当其冲


数字化究竟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到各行各业的洗牌、制造供应链重组,对个体来说,工作、学习、生活习惯,每一个人或许都会清晰地看到数字化在生活中带来的印记。

1
数字化带来行业“洗牌”

传统企业和行业的生存发展在疫情下面临着种种考验。尤其是,传统零售业首当其冲,线下门店纷纷关停,即使是继续营业的门店,销量也很惨淡。



但不少企业也依靠数字化能力摆脱了经营困局,一些餐饮企业联手盒马、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以共享员工的奇招,摆脱了人工成本高企和人力不足的困境。云会议、云办公、云招商、云看房……这些数字化、智能化、线上化的商业模式开发使整个商业生态也都发生了改变。



更多企业的运营模式得以改变,开始采用数字化办公,在各大传统行业,哪一家企业最先在疫情之下快速适应数字化办公模式并实现数字化转型,就最有可能于疫情过后在行业中独占鳌头。有评论指出,如果把“数字化转型”看作一次行业大洗牌,没有跟上节奏的企业,不一定会从历史舞台退出,但一定会被边缘化。

2
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

传统行业被改变的同时,另一批新兴的线上行业也被带火了,如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下有爆发性增幅。为了因应医院封锁、确诊病患、居家隔离及检疫人数不断攀升,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开放远距医疗的适用对象与范围。

早前有报道指,内陆网上零售集团京东旗下的京东健康,自1月底以来,累计服务超过200万人次,月度使用量是以往的10倍。

据《经济学人》引述该平台负责人指,这本来应该要5年才有的发展,因为这次疫情而瞬间达到了。至于市场规模,内陆研究机构易观在疫情发生之前预计,今年有1580亿元人民币,现在已跃升至近2000亿,增幅超过25%。

远程医疗一直被视为应付人口老化、减轻医疗负荷的重要对策,说了许多年仍只有寸进,但疫情却成为一个思考互联网医疗利弊得失的最佳时机。在这个受病毒侵扰而百业萧条的时刻。

3
远程教育、智慧交通或成常态

这次疫情,也为教育等关乎公众利益的远程服务勾勒出了一幅蓝图。远程教育的模式,会不会在疫情后成为常态,引起关注。

在此次疫情期间,中国多地的学校普遍延长假期。据统计,在中国,大约1.8亿学生在家隔离。但停课不停学,学校纷纷开展 “空中课堂”,除了原有的教育部门各类电教平台,QQ、微信也成为线上教学平台。



同时,在线教育的需求量猛增,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用户量相比去年春节增长了22%,时长增长了30%。世界各地,同样有数百万名学生开始依靠远程技术展开学习。在美国,已经有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可视会议的形式提供直播互动课程,同时还向老师免费提供在线上课的培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线上服务的体验将越来越好如5G生活娱乐场景、5G远程办公场景和5G远程教育场景等,配合高清视频,将变得更加清晰和通畅,会赢得更多受众的喜爱。

当然,数字化出行也因疫情成为热点,由于交通工具上的病毒传播风险备受关注,这也使得无人驾驶汽车的热度飙升。有业界人士分析,今后在5G高速网络的支持下和智慧交通系统的庇护下,无人驾驶汽车将逐步普及,未来无人驾驶公交、机器人出租的发展会使驾驶更安全、更快捷、压力也会更小,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将大大增强,路上的私家车也将减少,城市公路的拥堵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4
无接触式付款更受欢迎

当然,在消费习惯方面,人们可能也都会变样。对不少中老年人来说,疫情发生以前,超市、菜市场、药店等线下实体场所,仍然是他们的主流生活方式。但一场疫情,令所有人必须进行物理隔离,因此很多生活也只能转移到线上,这使所有人都默默接受和了解了数字化的生活方式。

线上买菜、线上办公、线上教学、在线门诊、在线车保……各种线上生活的场景,经过此次疫情被推广开来。

此外,疫情也更推动了无接触支付方式的普及。其实在疫情爆发以前,移动支付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疫情发生后,由于一张张经过转手的“钱”随时有可能成为间接传播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无接触支付的好感度大大增加。

即使是在习惯使用现金的香港,如今一场疫情的爆发也令不少香港市民改变了生活习惯,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接受无接触式付款。

据报道,今年2月,使用支付宝缴交电讯、电力及煤气等费用量较去年12月出现两位数升幅,部分餐馆称,透过手机支付外卖自取占其生意逾五成。支付宝澳门用户同期用淘宝购物的使用量也急增两成。疫情过后,无接触支付方式会在社会上更加流行。

实际上,早在疫情发生之前,数字化就成为了全球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更有人将数字化时代称作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如今全球都在展开的5G争夺战中,就可看到其重要性。

不过,新冠肺炎疫情打得全世界措手不及的同时,也加快了数字化的发展,在未来的重要性。数字化时代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可能大变样,更加快捷,也更为互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