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说:冠心病的问题在肾...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1-11-16
30年前,山上老中医说:冠心病的问题在肾,一副药6块钱成本,我从嗤之以鼻到佩服,如今用的得心应手。

那时我总觉得这老中医脑子不机灵,他说痛风和脾有关,又说冠心病和肾有关,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我一点不信,甚至嗤之以鼻。

后来我在县城租了一间小屋开了医馆,专门到上山拜别他。
他拿来一些本子说:这都是我这些年的心血,里边方子和注解我都写清楚了,望以后能帮到你。

我打开本子时,又是那些奇怪的治法。随后认真看过注解后,打算应用到临床试试。
没想到这看似奇怪的方子,各个都很有用,确实帮助不少患者。我还记得第一次用他的方子时:
男,52岁,冠心病多年,各种药片没少喝,却得不到改善,左侧胸部疼痛越来越重,上过一个支架,随后还是一阵阵发作,后背也疼心慌,想吐,眼睛发胀。
辩证后,见方:仙灵脾、何首乌、附子、黄芪、陈皮、天竺黄、瓜蒌皮、当归 。
服用3剂,此时胸口疼痛得以缓解;15剂时可将支架取出,此时胸口没有憋闷,像针扎的疼痛,吃饭也好了。
30剂时停药,心脏没有不适的地方,复查了3年不曾有异常。

很多人都以为冠心病问题在心脏,其实不然。冠心病表面原因是冠脉让淤血堵塞,不论是西药还是支架,目的是撑开冠脉。让血恢复正常。
但真正的病因其实为肾和脾:
心脏功能的好坏看的是心阳是否充足,只有阳气旺盛,心脏才是好的。
这心中之阳的“阳”哪里来?来自于肾。我们五脏六腑所秉持的阳气,均源于肾阳。肾阳,作为先天之元阳,是温煦全身的“总开关”。肾阳不足,心阳定然不足。
再来说说“气”。心脏射血、心血运行,离不开心气的推动。心气哪里来?脾胃乃化生气血之源。 脾之气不足,我们心气定然不足。
很多冠心病患者会心绞痛、胸闷、畏寒肢冷、腰酸腿痛、精神疲惫这是心阳不振的表现。气短,多汗等,此为脾气不足的表现,
1.如何益肾——仙灵脾、何首乌、附子
仙灵脾即淫羊藿,为大补肾阳的要药。附子性味辛甘大热,直入肾中,是温阳益肾的能手。
两味药专补肾阳,正所谓“阴阳互根互生”,要想补阳,就必须补阴。正因如此,用何首乌和来滋补肾阴,让体内阴阳保持平衡。
2.如何补脾——黄芪、陈皮
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为补气之王。陈皮行气同时还可健脾除湿。两味药联合起来,可以让脾气充足,恢复健运。
3.最后治心——天竺黄、瓜蒌皮、当归
在心阳不足,心气不行的状态下,心脉最容易发生痰凝瘀阻,天竺黄可清热豁痰,瓜蒌皮则善于清热、理气而化痰。这两味药,都有宽胸气、除心痹、开郁结的功能。
当归能活血养血,疏通血液的流动。

大部分一去医院,就被做支架,什么情况下需要支架呢?就是情况危急,严重影响到生命。
上支架的危害:会有血栓,脑出血、冠脉破裂的并发症的出现。上了支架不代表好了,而需要长期服药维持。
药方中的药很好买到,成本算下来一副6块钱,可比放上万的支架管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