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最后的避难所

 老骆驼4753 2021-11-16

民国陪都,从西安到重庆

重庆这个城市,在中国有非常特殊的位置。虽然与北上广深杭相比,这个人口最多的城市不容易被人当做「一线」城市,但是如果你想到这天下可能会有战争,会有动荡,那么重庆的地位就非同凡响。

重庆,是中华民国政府规定的永久陪都。

早在1935年,民国政府在结束四川军阀混战以后,就考察重庆作为战争期间备份首都的可能性。几年后,果然整个权力中心迁移到重庆。

抗战以后,中华民国规定重庆为永久陪都。但是,在重庆之前,中华民国陪都最先是选择西安。

918事变、沪淞会战、一二八事变,让民国政府意识到中日战争对国家政权的威胁。南京靠近沿海,周边都是平原,在现代机械化战争中,城墙已经无法作为屏障,难以守护,西退是必然选择。

1932年,国民党出台了《国民党中央确定行都与陪都地点决议》案。在这个决议中,决定长安为陪都,并定名为西京;同时决定洛阳为行都。按照这个决议,南京国民政府应迁入作为陪都的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

决议出台后,国民政府开始了针对陪都西安的一系列动作。

首先,在1932年11月,蒋介石和党内元老提议并通过了《切实进行长安陪都、洛阳行都建设事宜》的正式文件,从官方层面予以推动。

但是,迁都这种事很难决定。民国政府一直在犹豫。有些人觉得重庆比西安的工业基础比西安更好,更加易守难攻,而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也都是围绕广州、上海、重庆三大中心而展开。虽然不像西安一样历史上就是六朝古都,但是作为抗战时期的首都更合适。

由于原本指定的陪都是西安,所以中华民国行政中心迁到重庆时,官方并没有对外宣称要「迁都重庆」,而是以「国府移驻」来称呼,不叫「迁都」。

1937年11月,民国政府颁布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直到1940年9月,才正式颁布《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令》,确定了重庆作为法定的陪都。

重庆,陪都的最好地盘

适合做中国陪都的最好的城市,就是西安和重庆。

在现代战争情况下,如果再加一个最后的退路,那就是贵阳。

西安,准确地说是八百里秦川。这是一块宝地,历史上诸多政权都发源于这里。外面有山包围,中间一马平川,退可守潼关天险,进可取中原,南下翻越秦岭可以进一步入四川重庆盆地。

不惜西安以东变成废墟?「龙脉」八百里秦川对国家安全有多重要?丨硬核生存指南

重庆和成都不同,周边有崇山峻岭,尽是天险,是长江进入四川盆地的入口。

四川盆地是一片比八百里秦川更大的地盘,可以打造更强大的独立地盘。这就是诸葛亮对刘备的建议。

若是秦川、川渝也失手,最后可以撤退固守的地盘,是贵阳。

贵阳和秦川、川渝比,地盘不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东山再起,对外反扑的力量也有限,唯一的好处是有天然大山作为屏障,适合作为最后的避难所。

而川渝盆地,有一亿多人,即便在世界人口排行榜上,也算得上人口大国,总人口与日本(1.2亿)、俄罗斯(1.4亿)接近。

所以一旦退守,最好的一块地盘就是川渝盆地。作为缓冲地带,北有秦川、汉中,南有昆明、贵阳。

Image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现代社会,虽然难以避免轰炸,但是可以阻挡机械化地面部队的大批进入。只要炸掉进入这些地区的几条公路,炸一批隧道和桥梁,外面的大军就无法快速进入,能够进入的只能靠轻武器步兵、空投兵,而这种方式要想大面积占据川渝这个「人口大国」并不容易。

重庆那些地下工程

重庆有个著名的816工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山洞。若是建成,将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核武器生产基地。

816工程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

该工程打山洞用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先后投入6万多人参与建设,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2002年,816工程解密。

816工程当时已经完成了85%。之所以停建的大环境,是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改善、美苏核裁军、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热爱和平、不再大力发展核武器的国际形象。

816工程建造的时候,当地的地名白涛镇从地图消失。建筑的六万施工军人并不知道他们所在的地点,只被告知他们在建造一个「化工机械厂」。运输人员和物资,也是分段运输,所以即便是司机也不知道这些军人和物资运到哪里。

在解密之前,大多数参与者既不知道他们造的山洞是什么用途,也不知道这个山洞地点在哪里。这些人也「消失」了,家人只知道他们还活着,并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时隔18年,这些销声匿迹的人才终于得以回归,白涛镇也重新出现在地图上。由于在执行任务前,6万参与者签署了保密协议,所以他们即便在回归正常生活后,也依然默默为国家保守着这一秘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816工程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

在北部湾事件发生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式,一旦发生大战,工业发达的东部地区无法防御,所以把大量武器工业和重工业转移到西部,于是在西部建造了很多「三线厂」。

所谓三线,其实就是战争年代国家政权的最后退守点。类似于民国时代的「陪都」、「行都」。

核武器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武器力量,自然要放在最后的退守地。重庆就是这样的地方。

在重庆的北面,在重庆和西安之间,是秦岭核基地。

Image

西安往西,有酒泉基地,有嘉峪关核工业城,玉门关附近还有一些重要基地。

重庆南部,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当然也可以换成核弹头,这时候运载火箭就叫超大型洲际导弹。

重庆还有很多民国时代留下来的地下人防工程,这些人防工程到现在也没有废弃,在1969年中苏关系恶劣的年代反而得到了扩展。

至于重庆周边到底有多少尚未解密的工程,民众并不清楚。但是重庆作为「陪都」的优势条件,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地理位置决定了没有比重庆更好的陪都选择。

不惜西安以东皆成废墟

大约十七年以前,朱成虎将军说过一段震撼世界的话:中国不怕核大战,若是美国xxxx,中国不惜一战,不惜西安以东全部变成废墟。

这段话,当时有人解读为国家对世界核大战的一个规划。

核大战若是发生,以当时的拦截能力,显然无法全面保护靠近大海的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距离大海很远,依仗周围崇山峻岭储存的武器力量,仅仅防守西安以西的几个少数地区,则容易很多。

这几个地区,也就是川渝平原、秦川、贵阳周边。人口较多的或许也包括兰州。

更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密度极低,需要防守的就是一些大型导弹核基地。玉门、酒泉、嘉峪关、柴达木、德令哈、西昌、秦岭,都有这类基地。

整个国家的所有力量,会用来保护最后的退守地——西安、重庆、四川、贵州。最核心的地带,无疑是重庆。

结束战争的和谈,也会在这里举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