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碳行动 || 汽车业如何实现碳中和?“生命周期评估”值得重视! | 中国汽车报

 宋洋sy 2021-11-16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发展的巨大动力。对于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如何通过创新、科技以及市场化等方式方法达到碳减排、碳中和,顺利实现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不少车企及供应链企业已纷纷行动,积极布局绿色发展“路线图”。

图片

“实现碳中和有来自各个层面的推动力,各级政府正加紧出台相关政策。企业既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应抓住机遇,积极采取行动实现低碳转型。”近日,在由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举办的中欧碳中和高峰论坛上,TU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如是说。

那么,汽车企业如何迎接这一历史性机遇?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还有哪些挑战?欧盟的减碳举措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借鉴?产业链如何采取有效行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汽车报》记者与TU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低碳与能源业务副总经理朱江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战略与项目管理总监龚庆杰可持续高级专员石志昂,进行了深度交流。

以下为《中国汽车报》独家专访内容。


《中国汽车报》请从TUV莱茵和沃尔沃汽车各自业务的视角,分别谈谈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理解,并解读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图片
TU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

方为民:TUV莱茵是一家源自德国的专业测试认证机构,现已扎根中国30多年。我们的业务架构共有五大事业群,服务领域涵盖汽车、轨道交通、能源、消费品、医疗、信息安全、环保技术、贸易等涉及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所有重要领域。汽车对TUV莱茵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业务板块,涉及从基础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车的各个环节,就我们管理体系服务来说,从质量管理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再到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业务。

汽车产业供应链很长,涉及到从原料采购到各种工序工艺,以及物流、交付,直至回收、处置等整个环节,而且产业体量大,国家对汽车产业的碳中和高度重视,这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也对企业产生强大推力。企业势必投入巨额成本做技术改造,或者寻找可替代的绿色能源,以达成碳减排、绿色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里要呼吁大家重视的一点是,我们作为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机构看到,在碳减排、碳中和的战略规划方面,像沃尔沃汽车这样有外资背景的欧洲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行动比较迅速。自主品牌企业应尽早规划,早些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到最后需要通过碳交易来达标就会非常被动,既不利于技术改造,也会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错失转型良机。

图片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战略与项目管理总监龚庆杰

龚庆杰:沃尔沃汽车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这是北欧瑞典的一个豪华汽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沃尔沃汽车自2010年被吉利收购之后,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品牌得到极大提升,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沃尔沃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可持续发展是沃尔沃汽车的业务基础,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化转型方面,沃尔沃汽车倾注了很大努力,也将其作为企业目前聚焦的战略方向。可以说,我们企业的宗旨与国家的双碳战略是完全契合的。像沃尔沃汽车这样源自北欧的企业原本就非常注重绿色环保理念。我们对环境的承诺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早在1945年我们就推出了再制造替换零件。我们始终把“以身作则”作为远大抱负,如今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定,并提出了更加宏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力求在2040年之前发展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

从宏观层面来说,整个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大约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7%,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国家要落实双碳目标,汽车行业必然也要推进转型。沃尔沃汽车通过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致力于推进整个价值链都向低碳化转型,包括原材料的生产精炼、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物流运输、车辆使用,直至生命周期末端的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力求不断减少每辆汽车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与整个汽车价值链中所有合作伙伴协同配合才能达成。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作为沃尔沃汽车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给出了电气化转型的具体时间表,即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届时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2040年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所有纯电车型将只在线上进行销售。总体而言,沃尔沃汽车的气候中和及电气化战略目标展现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和对电气化转型前景的勃勃雄心。

朱  江:企业在实现碳中和方面越早采取布局,未来将会取得更加明显的优势。2019年,欧盟宣布《绿色新政》,提出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并且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的目标;今年5月欧盟议会通过了首部《气候变化法》,“气候中和”目标正式被纳入欧盟法律。中国政府也于2020年9月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些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必然倒逼企业规划自身的发展目标,企业越早行动于自身发展越有利。刚才龚总讲的电气化概念就非常重要,其实就是企业的战略规划。

从生命周期评估(LCA)的角度来看,对于汽车而言,除了在使用环节要减排外,在生产环节,车上最大的车身、发动机外壳、内饰等,企业都将选择碳排放量更低的供应商;此外,车企还要从新能源的角度来考虑供应商是否降低车身的碳足迹,如采用“水电铝”方式。这样整车不光在使用阶段会降低碳足迹,在生产过程中也会降低碳足迹。这个布局越早越好。

石志昂:个人认为,企业如何认识双碳目标或者减排任务十分关键。如果企业仅仅是受到外部法规驱动去开展减碳工作,那么它的低碳化转型就会比较被动。与之相反,如果可持续发展已经深深植入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当中,成为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它的低碳转型之路就会水到渠成。对沃尔沃汽车来说,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使得我们在战略上对低碳化转型高度重视,整个组织能够步调一致,各个运营环节有序推进,同时也驱动我们推动上游供应链加速低碳化转型。

《中国汽车报》:欧盟针对汽车行业减碳有哪些法规措施,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减排减碳、绿色可持续发展而言有哪些借鉴?

方为民:目前欧盟在碳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发展策略主要集中于《绿色新政》和《欧洲电池新法》。尤其是《欧洲电池新法》,提出了具体时间点的要求,比如碳足迹的要求将于2024年7月1日成为强制要求;2026年1月1日前将推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平台,并提出电池生命周期信息可溯源方面的要求。

朱  江:可以说,《绿色新政》的核心目标就是碳中和,目标是到2030年,至少减排50%且努力达到5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绿色新政》提出的要求包括:2023年,评估和建立统一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及数据发送方法;2025年,每一辆出口到欧盟的汽车核算和发布其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2030年,汽车碳排放法规将由尾气排放转向生命周期评价。这其实是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了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这就需要欧盟供应链内的企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迎接《绿色新政》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品牌商的最新要求。

还有就是《欧洲电池新法》,由于电动汽车是未来趋势,这个新电池法自然也成为目前最热的法规。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汽车的动力电池,还是安装了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只要出口到欧洲,进入欧盟,都必须符合《欧洲电池新法》的要求。这将对中国的电池企业以及头部电动汽车企业在出口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大家最近听得比较多的词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它意味着,欧盟的汽车企业如果采购涉及CBAM覆盖的产品,就会按照相关的机制要求去缴纳相关的碳排放成本。这些方案会慢慢影响到供应链的各个方面。

《中国汽车报》: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TUV莱茵和沃尔沃汽车开展了哪些创新的工作。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挑战?

龚庆杰:沃尔沃汽车在2017年就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 成为首个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的传统汽车厂商。此后在2019年,沃尔沃汽车发布了2040环境计划。为了达成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除了通过实施行业的全面电气化战略来解决尾气排放问题,我们还将通过全球化制造网络、企业运营、供应链以及原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等各项措施应对碳排放挑战。除了我们自身在战略上的努力之外,我们也希望可以推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化发展。

那么,如何来支撑企业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呢?从创新的角度举例来说,我们将进行一体化的电池研发,在达到更远续航里程的同时,实现电池产品的100%可再生能源生产;我们也将利用激光雷达等最先进的传感装置和快速更新的软件系统,形成全新的自动驾驶的安全解决方案。另外,通过自研车载系统、车载中央计算平台等,我们可以为驾乘者提供丰富多彩、快速迭代的智能出行体验。这些面向电气化时代的创新都遵循着非常明确的原则,那就是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紧紧抓住沃尔沃的企业宗旨,以个性化、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畅行无忧的出行解决方案。

谈及挑战,我还要强调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性。汽车制造的供应链非常长,涉及的供应商也非常多,而随着化石燃料汽车的退出、电气化的深入、绿色能源的应用,供应链相关的碳排放在整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的比例将显著增加。因此,如何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转型,是减少整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一环,它需要整个复杂供应链的协同工作,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电池这个环节,由于电池的碳足迹占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比例较高,因此电池供应商如何更好地减碳,以及在电池生命周期末端如何实现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都是整车企业与电池制造商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此外,在绿电等可再生能源获取方面,我们作为后端的消费者,如何确保能够从上游能源供应商持续有效地获得资源供给,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些问题的落脚点就是全生命周期评价。针对汽车产业链,如何在行业层面形成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统一标准,让相关企业都来遵守,最终实现碳足迹在整个汽车价值链范围做到可追溯、易核查,这是需要我们与业界同仁持续探讨的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