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国自驾游记之二】登黄鹤楼 | 游记 马淑宝

 文化佳园 2021-11-16

    今天游览黄鹤楼。

    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上街寻早点。大家说,早点一定要吃热干面。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市民被整苦了,封在家里好长时间不能出门。我们每天都揪着心地在关注武汉疫情发展。当新闻报道武汉解封了,市民激动的说:“我们又吃到热干面了!”当时的情景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很想品味一下被武汉市人推崇的热干面到底是什么味道。

     经询问,我们找到一家热干面馆。馆内挂着武汉市餐饮业协会颁发的“武汉市热干面比赛第一名”的牌子。我们各自点面。我要了一碗热干面,一个卤蛋,一份卤牛肉。热干面里不配汤,名副其实,真是又热又干,里面好像还伴有芝麻酱,香的浓烈,香粘的有些腻人。好吃不好吃,只有吃了才知道,这就是旅游。

      黄鹤楼距我们住的酒店仅七八百米,不用打车。吃完热干面,我们牵着小孙子的手,边逛街边看风景,不一会儿就到了黄鹤楼景区。买票时,又给我们一个小惊喜。我们倒忘了,今天是重阳节,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票费一律全免,包括景区里电瓶车等费用。我和夫人今年都超过六十五,享受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优待和尊重,心里感到乐滋滋的。

     我在 三十年前游过黄鹤楼。今日重游,别有一番风味。那时正值青春壮年,游览是步履匆匆的,至今仅记得黄鹤楼的外形了。今日重游,从容了许多,感慨也不同。每上一层楼,都要走到楼外廊台,手扶栏杆,极目远舒,观景一周,甚至再站上一会,才又依依不舍的再上一层楼。待上到最高的五层,站在蛇山之巅的黄鹤楼顶,扶栏西望,万里长江从楼前滚滚东逝,武汉大桥凌空飞架,桥上车流滚滚,桥下百舸争流。此情此景,圣人的“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在我们这些俗人的心里也有了感应,真是“大江东去,波涛洗净万古愁”。

     黄鹤楼原为三国时代东吴孙权所修的军事瞭望楼。经历代屡加重修,现在的黄鹤楼,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敷金色琉璃瓦,八方飞檐的鹤翼造型,让整楼形似黄鹤舞动,展翅欲飞。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湖南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因崔颢登楼题诗《黄鹤楼》而名扬四海。“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让人感慨万千。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意。这些名楼之所以扬名,都与名人的名作有关。诗以楼吟,楼以诗名。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在景仰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同时,既感慨古人的霸气豪情,又感叹人生苦短。两次登楼,相隔仅短短三十年而已,功名空谈,原来的一头黑发现已变成皓首苍颜。岂不令人空叹!!

    还好,人老了能有儿孙伴游,一家人顾盼前后,儿孙绕漆,观景谈笑,也是令人非常欣慰的。故而退一步想,人的一生不管成功的多与少,待到年老时,只要家人健康、平安和睦,一辈接一辈得积极向上,做到父慈子孝,妻贤夫安,其乐融融,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不知不觉已时至午后,又到岳飞广场拜谒了岳飞铜像,撞了千年“吉祥钟”,才迈着稍带疲惫的步子,恋恋不舍的走出景区。

     走不多时,看见一家写着“百年武昌鱼”字号的饭馆,大门一侧的墙上写着毛主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这让我一下子沉浸到了当年读高中时学习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那首诗词里。感慨毛主席当年在此横渡长江,视察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时,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气概。还有“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美好展望。好!就吃这家的武昌鱼!

   店家引导我们落座,点菜。不一会儿,“泉水武昌鱼”上桌,我们另要了三个配菜,一荤两素,其中一个是茼蒿。武昌鱼别有风味,与我们家里的常规做法不同。里面除了有辣椒外,另有西红柿和酸萝卜条,和鱼一起同炖。食之既辣乎乎,又酸溜溜,还甜丝丝,很得满口味蕾的欢迎。我们不仅把鱼吃的光光的,最后,我又喝了两半勺汤。哎?绝了!看来,每道菜味道的经典都在汤里!那盘炒茼蒿也另有风味。茼蒿与我们本地的茼蒿长的不一样,叶胖,微苦,吃起来味道有点像苦菊。但吃过了鱼再吃它,味道刚刚好。

           二〇二一年重阳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