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上,经常会出现各种“门”事件,比如断轴门、机油门、刹车门、气囊门、碰撞门、简配门、泥浆门、自燃门、爬坡门、造假门、排放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我们普通老百姓作为吃瓜群众,每一次都看得津津有味,乐趣十足,时不时地还参与一下,给这些事件加加油,扇扇风,点点火,生怕这扇门关上,我们就没有热闹可看了。 那么这些“门”事件,是如何诞生的呢?你肯定会说,那就是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发到了网上,在网上引发了舆论关注呗! 那你来试试,你随便写一个汽车的缺点,或者一个通病,把它发到网上,看看能得到多少关注,能有多少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以及转发量?是否会演变成一场“门”事件? 不用尝试,我都可以推断,你的帖子基本不会激起一颗水花,就沉没在互联网的大海中了。你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互联网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或者声音极其微小,你就像一个人在暗黑的原始森林中大声疾呼,但是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你;或者稍有人注意,马上就被“河蟹”掉了。我曾经写过某国产车方向盘断裂的微头条,在网上刚有一点阅读量,马上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要求我撤稿。而这个人我是得罪不起的,最终只能服从,把文章隐藏了。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个事件在网络上都能得到关注的。 那么这些“门”事件为什么会这么引人关注、这么热闹呢?用某电动车企高管的话来说就是:这件事的背后是有推手的! 虽然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是却道出了一个汽车圈里的实情:每一个汽车门事件,其实都是舆论引导的结果!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的汽车市场,其实下面是暗流涌动。各家车企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在刻意地夸大自己的优点,隐藏自己的缺点,攻击甚至抹黑竞争对手,把对手芝麻大的缺点夸大成西瓜那么大的缺陷,或者抓住对手的某些硬伤,然后在网络上雇佣水军炒作,引导舆论方向,进而达到打压竞争对手、抬高自家身价的目的,这就是汽车圈里的舆论战! 中国汽车市场上最激烈、最精彩,也最持久的舆论战,非德日之争莫属。当年德国大众汽车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吃尽了市场的红利,那真是“赚钱赚到手发软,数钱数到手抽筋”,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服。并且成功地给国人洗脑,告诉还不太懂车的国人:德国汽车工业是高度发达的,德国的工匠精神是非常严谨的,德国车都是高级货。所以国人看到带有VW标识的车,第一反应就是“这车比较高级”。这种“高级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成了国人购车的第一选择。 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高级车渐渐地感受到了一丝威胁,那就是日系车正在身后加速追上来。要知道,日系车除了在欧洲大陆打不过德国车,在世界其它地方都把德国车打得满地找牙,按在地上蹂躏摩擦。现在他们又来抢刚刚被自己焐热的中国汽车市场了,并且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重磅车型来蚕食自己的市场份额。眼看着美洲市场上的悲剧就要重演,怎么办? 要说搞舆论公关,大众还是很专业的,特别是在这种汽车市场还不太发达、国民还不太懂车的地方。当时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发展起来了,网络舆论已经不可忽略。同时中国的网民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几乎所有的人买车时都会上网查询一下。所以,大众就在网络上对日系车发起了舆论战。除了继续宣传自己严谨的工匠精神和车辆高级之外,还大肆攻击日系车不安全、简配、车皮薄、车身轻、底盘飘、拼装车门等,并且特别的挑选了一些交通事故图片,来说明日系车是如何的不耐撞、不安全;同时利用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历史过节,煽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让国人抵制日货。这一切,以“一个丰田离职员工的自述”达到了最高潮,此后一直持续着对日系车的高压舆论攻击。 直到现在,在网络上攻击日系车的帖子也屡见不鲜,甚至有某些论坛专门来抹黑日系车,这些都是舆论战的坚固阵地。只要抓到了日系车某个缺陷,就会大肆宣扬,比如刹车门、爬坡门、泥浆门、造假门、机油增多门、机油乳化门等。你别说,效果还真不错,有相当多的国人相信了这种舆论导向,对德国车有着谜一般的信仰,对日系车嗤之以鼻。 日系车也不是省油的灯,你攻击我,我当然就要反击。不过日系车打舆论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的,它们一般都是找到对方的某个具体缺陷,然后做比较持续而致命的攻击。比如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在使用初期故障率超高,抖动、异响、失速等,被日系车抓住了把柄,一顿穷追猛打,直到把它送进了315晚会;此外还有断轴门、烧机油等,都是日系车持续攻击德系车的把柄。现在在互联网上,只要你骂大众简配、烧机油、高级,买大众都是不懂车的,都是被大众洗脑蛊惑的,基本就是政治正确,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这其实也是舆论引导的结果。 此外,日系车在某种程度上还卡着大众车的脖子呢!大家知道,大众自己是没有能力制造自动变速箱的,只能从外部购买。在以前,大众车的自动变速箱大多是从爱信购买的,而爱信是被丰田控股的。现在大众丰田成了一对冤家,在网上互相攻击,丰田还会把自家的拳头产品卖给你吗?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众的自动变速箱供应极为紧张,最后被迫搞出了一个双离合变速箱。现在虽然还有一部分大众车仍在使用爱信的6AT变速箱,但是这些爱信变速箱性能都不咋地,质量也一般般。其实这样很好理解,你想想,你会把自家的拳头产品卖给竞争对手,让他提高产品力来打压你吗? 直到现在,这种德日之争的舆论战都在持续着。你在网络上看到的夸德系或者日系车好的文章、论坛、帖子等,除了少部分死忠粉之外,大多数是车企雇佣的写手或者五毛党,车企每年为此付出的公关费也是天文数字。所以我们普通老百姓买车,如果只看网络上的舆论导向,很容易走进误区。 不过这种舆论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处,那就是让汽车的缺陷暴露在阳光下无处隐藏。如果没有这种舆论战,车企新出的车型有某种故障缺陷,车企可能会隐瞒不报,或者通过后市场秘密处理。而现在有专业的竞争对手替我们盯着,他们有任何缺陷都会被曝光出来,我们普通群众就可以避免入坑。这算是舆论战的一个副产品吧! 那么其它车系之间有没有舆论战呢?当然也是有的,只不过没有这么精彩激烈罢了。美系车是豪横多金,自信心爆棚,对舆论不屑一顾;韩系车在国内嫁给了渣男,日渐式微,是舆论战的炮灰;而法系车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每次新车上市搞舆论战,都会得到叫好声一片,但是钱花了,声势也造出来了,舆论导向也向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不买它的车。 至于说国产自主品牌,那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谁敢在网络上说国产车不好,马上就会被舆论包围,说你崇洋媚外不爱国,不支持国货发展,如此等等一大堆帽子扣在你的头上,让你百口莫辩,直到你偃旗息鼓撤了帖子,或者被强制撤下。所以在网络上你只能说国产车的优点,说国产车现在已经赶英超美,灭韩虐日,追平德系,宇宙第一,这样才不会被舆论打压。不过这种舆论导向,会把很多隐患暂时隐藏起来,说不定哪一天就爆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