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皇甫老师的课,就听到他讲,眼里要有人。 啥意思? 眼里咋没人了? 不明白。 到了现在好像明白了一点,眼里有人,有别人,有自己。 孩子小时候常被别人欺负,着急呀,这孩子咋就这么傻。 长大之后,慢慢发现,所谓的欺负,可能是我们成年人眼中的吃亏,孩子心里的游戏乐趣。 孩子上小学时独自去朋友家做客,听到朋友讲孩子多么有礼貌,又懂得关心照顾他人,那会内心很感动,这个消息比起看到他考试满分还让人开心。 有一次咨询皇甫老师,孩子学习有时过于沉迷于知识,这样会不会高考吃亏,反而最后没法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做研究。 老师就说了一句话,你只管厚他的德。 不懂,收住这句话了。 今天再看,原来老师这句话就是救命的话。 想一想,现在有很多孩子可以考的很好,却受不了失败一次。接受不了别人太厉害,更受不了自己落后一点点,说是好强,却很容易伤到自己。 眼里有人,其实就是内心能装着别人。现在很多时候,看到那些看起来成绩很好,说起来也是名牌大学的孩子,做什么都先顾着自己,想想这些孩子,父母可能只顾着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却连最起码做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都没讲过,也没有好好的教过,他们又怎么可能容得下别人呢。 厚德载物,有一定道理。越是学习好,越是天赋禀异的孩子,父母越要注意孩子的德行养护。 眼里有人,路才能越走越宽,才可能赢得高人的指点,总之,德是道之容,智慧的父母,更懂得养护孩子的根性和心性。 |
|
来自: 新用户0005wgf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