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人驾到:写给姥姥的信【于夫】

 太行文学l苑 2021-11-17

久别的姥姥:      

见字如面,闻声如唔!

仰天茫茫,不见音容;昏昏长忆,而有慈形;本以为悲歌当泣,可解隔世之念,怎聊亲情切切,别不断绵绵思念、悠悠长情。是以家书相告,报我牵挂大母之情闻于天地之间!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人生在世,忧感离别莫过于此,静思不足以相见,远望不可以当归。但生活岁月中的烟火仍然时有真情相与,多可喜,亦多可悲!我自是怀可乐之心,拥这番亲情于怀,抱一片火热于胸。

卅载光阴弹指落,未应磨染是初心”,值于今日,已达弱冠之年,虽有成人之躯,但仍有一颗赤子之心,心中仍装着您于我的牵挂、教诲、忠告、关爱。一声声嘱托,让我于成长的道路上行至渐远,那些在风雨中的支撑、在黑夜中的闪烁,是我无阻向前的大步流星,是我漫漫疾驰的疯狂咆哮。一切的苦与泪,让我在您过去的时光中融入进血与肉,一同滋养我的身心成长。同时这些教诲犹如春风相拂,生生不息,活力满满!我真的很想念您,我怕过去太长,冲淡记忆中的慈祥轮廓,因而把这份亲情寄存于未来,但又怕未来太短,留不住这份音容笑貌。无奈,现在才是它唯一的归宿,让我思念与亲情相伴,每时每刻都浸润在这份不可离别的别离中。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怕是只有历经其中,才能明白此间真情。星期一开学上课,怕是我少年时期最为敏感的状态,生理性的反应,让我对一切早饭都索然无味。但您仍是五更天下床做饭,认真地为我准备好鸡蛋面,那时我充满了泪花,但我决不敢滴落一片,生怕让您牵挂不断。面对着热腾腾的水汽,我大快朵颐的进行,那一刻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如此下饭。这样的情形数不胜数,长久地成为我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那时的我总想陪您到老,可以让您的晚年耄耋生辉、怡情好乐!

那时的亲情甚为平淡可贵,但平凡却不失伟大。寒冬腊月,三九寒天,这是每年北方最难熬的时节,万物生灵都进入了休眠,但仍有不屈的人们为生活,为建设而不息的奔波。未久,我开始觉得自己身上一片冰冷,四肢疲软无力,意识极为混沌——这是发烧的症状。无可避免的,我也来到了我的凛冬,在十年前的乡下,取暖设施是十分落后的,因此,我的煎熬也开始了。那个时候白菜是冬季唯一的菜,但相伴而来的呕吐让我对此很没胃口,您找遍厨房,仅仅有一颗老南瓜,很圆很矮实!老南瓜炒熟后如同炸酱,入口软腻,而后香甜,最后一种麻涩成为充斥舌尖的最后一点滋味!

从那以后,那种滋味让我甚为怀念,回到城里的每年冬天,我都要用这种味道来小小满足一下!而您更是让那时的我更加依恋于这种被爱护的感觉。默默的承诺,我开始在心底告诉自己,我长大后一定可以与您共延天伦之乐,但之后母亲的一声叹气,让我的这个梦破碎一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您终究是走了,带着我们所有人的牵挂,带着我心中的遗憾!而于此处,我开始了一阵感慨。我的悲伤起于看完《浮生六记》之后,浮生所念,有对前人《浮生六记》的落寞感伤,也有对目前现状的现实思考。

《浮生六记》“浮生”二字,典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的这篇短文,描写的乃是他和诸位堂弟在桃花园中聚会、赋诗,共叙天伦的乐事。而沈复以此诗来命名自己的文章,可以看出《浮生六记》确实是想要描写些什么,但青莲居士的那份浪漫并不具有可复制性,于他于我,纵是茫茫怀念中的一份嫉妒罢了。

历经十余年岁月磨砺,我开始认识到了这人世的特有属性。青年以前的一切苦乐都是可以寄存的,但在那以后,与社会的接触,与时代的融合,让一个自然人开始有了标签,每一行都是在对其进行定义!在一系列的定义之后,开始了公式性的运算与建设,直至这种算法有了可以符合社会的探索程序,才开始让其进行独自运行与调试。

沈复的人生步骤何其相似啊,幼时纵可泼皮玩乐,无忧人情生计;大时亦可恣意纵情,管他家长里短。但是其父的脚印仍是其无法避免的道路,前人行路复前人,后者岂有后方来,于是乎,幕僚,漂泊,孤苦,终是成了三白先生的羁绊。

回到眼前,我独自生活于外,久不见乡音,念处地千亩而难寻旧时亲友,虽时有微信电话相同,但有怎么能比及话事眼前。

                       久不见的天伦

2021年11月15日

【作者简介】:于夫,林州市振林区人,在校大学生,现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尤爱历史文化名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