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续胠箧诗》赏析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11-17

红楼梦》第二一


读红品诗词-85

题续胠箧诗》赏析

文/墨吟 筱蕊


宝玉写完《续胠箧》之后,美美睡了一觉。天明醒来,将昨日之事已付于意外,像没事人一样又和袭人搭讪。袭人料他心意回转,却越性不理他,表面上仍阴一句阳一句数落他。宝玉情急之下,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袭人忙的拾了簪子,对宝玉说:“你也知道着急么,可知我心里怎么样?快起来洗脸去吧。”说着,二人方起来梳洗。宝玉往上房梳洗去了。

此时黛玉来到宝玉房中,未见其人,便随手翻弄案上书卷,无意间翻出宝玉《续胠箧》的那段文字,不觉又好气又好笑,遂提笔续书一绝云:

无端弄墨是何心?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这首七绝,各版本在文字上有较大差异,通行本为:

无端弄墨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对于首句和末句中的“人”字,周汝昌批点道:“格律诗定制,如七言绝句,首句可不入韵,亦可借音近之韵。然不许押同一韵脚字。此诗第一、第四两句重押人字,显有讹误。”这一解释,很有说服力。

另外“剿袭”即“抄袭”,说宝玉《续胠箧》是抄袭《庄子》,并无依据。宝玉读《胠箧》一则,后面原文为:

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对照宝玉续文,哪一句是抄袭呢?

黛玉所书这首七绝,是对宝玉《续胠箧》的批驳。

前二句批评宝玉曲解《庄子》:你无缘无故舞文弄墨,写出这样的文字,是何居心?愣是糟蹋了诠释《南华经》的名篇《庄子因》了。

《庄子因》系清初学者林云铭所著,是全面解析《南华经》的一部工具书。

后二句为自己辩白:你非但不悔恨自己无知无能,反而用这些攻击性词语来责怪别人。你摆脱不了宝钗、袭人、麝月等人的“迷眩缠陷”,借机发泄几句倒也罢了,怎么把我也和她们放在一处了?我何曾“张其罗而穴其隧”?你怎么能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伤害人呢?

黛玉心里又气又难过,真所谓爱之愈深切,恨之愈痛惜。故脂批云:“骂得痛快,非颦儿不可,真好颦儿,真好颦儿,好诗,若云知音者颦儿也。”

黛玉视宝玉为知音,对宝玉隐隐的心意洞若观火。她忍不住想用这首七绝去敲打一下宝玉,出出心里的怨气,怨宝玉面对美色没有骨气和定力,还要去埋怨女人的“迷眩缠陷”。在看似刚正不阿的语气里,黛玉的内心却是酸酸的难奈。宝玉这样痴玩的性情,谁又能改变他呢?黛玉一直都是以真性情示人,虽说话总是那么刻薄,但骨子里却是对爱情的专一。

这首七绝无疑体现了黛玉和宝玉之间关系的最常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