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皇帝孙权晚期时期,为何变化如此之大,皆因一人导致

 综合历史 2021-11-17

大皇帝孙权晚期时期,为何变化如此之大,皆因一人导致

建安5年,孙策被刺死。19岁的孙权慢慢接管了江东的事务。虽然孙策统一了江东并占领了富裕的吴县,然而当地的乡绅士族,高门大户对他并不认可。他们更想回到之前的坏境,现今却又要被人压一头,生死不能掌控,孙权刚掌权便要面临动荡的局面。

虽然孙权还不够老练,但他年纪轻轻却知人善用,在谋略和军事也很突出。对于北方的曹魏政权,他充分利用长江的险阻,作为面对曹魏的一大屏障,可以安心采取防守战略,使曹魏白白浪费十余年的时间,都没能越过长江这一道屏障。与此同时,孙权积极扩张江南广大地区,为以后对抗曹魏做准备。

当时,曹魏皇帝曹操对孙权的评价,“生子当以孙仲谋"还有”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等等。按史书记载可以看出,已经点明孙权各方面实力。

而三国鼎立的刘备呢?孙权的评价是“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亦有对当时的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可见孙权所作所为让人叹服。意思很明了,说他如此年轻,心计谋略、城府手段,不比年长几十岁的自己差,刘备自认比不了。

然而,孙权占据了长江以南的一大片区域。大家可能以为江南地区肯定富裕,那是老早的事了,江南属于长江流域,在战国时期就是战场之一,如何富裕起来。所以战国时期之后,江南依旧是一块荒地的代名词,而且士绅权力庞大难以统一。孙权不仅使江南地区富裕,而且征服了大部分士绅,形成了与曹操和刘备竞争的力量。

曹操死后,曹丕掌权成为皇帝。孙权利用曹丕刚刚称帝,意气风发假意臣服,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曹丕死后,孙权看到时机成熟了。便建立东吴政权称帝,孙权统治初期,东吴在三国中发展最快,成也孙权败也孙权,这一切都在后来发生了改变。

不知为何。到的后期孙权的“昏庸”纵容“继承人之争”、不顾贤臣谏言独断专行、骄奢淫逸等方面。

发展到后来的“两宫之争”是东吴太子和鲁王之间的党内斗争,因为孙权给予他们同样的待遇和地位,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政党,形成了两大派系。起先孙权不在乎,直到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孙权只能废了太子,再杀鲁王。

不听贤臣谏言指的是陆逊。正是因为陆逊已经反复解释,并阐述了嫡庶之间的观点。他建议孙权应尽早解决“两个儿子的争执”。孙权不仅拒绝接受,还以为他亲附太子的名义指责陆逊。鲁迅过度悲伤,心痛而死。

孙权晚年使用权利上,非常专横霸道。他最吃亏的一次,也是最丢脸的一次是接待公孙渊。公孙元派使者去见孙权,并想要臣服他。而他以前是魏国辽东的太守。孙权喜出望外,然而所有的大臣都不看好,劝他别进这个圈套。孙权却自负不会出事,派出使节却全都被杀。

骄奢淫逸,表现在孙权对仙术的迷恋,并多次派人出海求仙,消耗了大量国力。结果,人民的税收增加了。百姓有点怨言孙权便用酷刑,最终导致了持续不断的起义事件。

孙权后期的“昏庸”主要与孙登太子的意外死亡有关。孙登本是他准备好继承人,对他下足心血,所以孙登年幼逝世,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再与后来的“二子之争“孙权最终只能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