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闭门锁国,西方已是工业时期,不愿交流不是无知而是愚昧

 综合历史 2021-11-17

清朝闭门锁国,西方已是工业时期,不愿交流不是无知而是愚昧

19世纪时期,当时中国对西方少有接触,但西方整孕育着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正在蓬勃地开始。后人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后来蔓延到法国,然后圹展到其他欧洲国家,甚至一度传播到荒芜的北美大陆。蒸汽机的改进和煤、铁的应用使西方一脚跨入蒸汽文明。但是,为什么清朝不关心西方工业革命的发生呢?是无知还是另有原因,请接下来看。

在那个时代,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业革命的结果是否可以广泛引入中国。不幸的是,在清初为了防止台湾郑明势力与大陆的反清势力勾结,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康熙帝收复了台湾,沿海地区的主要港口陆续开放。

好景不长,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乾隆期间,严格的海上贸易政策开始实施,包括在广东只开放一个港口。这不仅导致了中国接触西方与交流极少,更不可能看到外国的快速发展是如何实现的。它也导致了“土皇帝”的观念日益严重,许多中国人顽固而傲慢。也因此为鸦片战争,英国暴力打开国门埋下伏笔。

闭关锁国只只是原因之一,其中还有思想文化也是一个大问题。至秦朝统一政权之后,中国形成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到了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思想广泛流传,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了两千多年来封建中国的正统思想。在清朝这种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儒家思想依然占据在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

我们深思一下,一套已经完全成熟的、在中国人扎根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怎么可能在外来的工业革命冲击下轻易崩塌。传统文化就像水一样看无形无质,而能功坚者又莫胜于水。再比如就算在发达的21世纪,我们周围依然有人会重男轻女。要让当时的清朝老百姓们,或者所有人放弃自己信仰的孔孟之道,反而去接受未知的新事物,哪怕西方国家的所以的科技神奇,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事实上,本来有一次能够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却不被重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这是英国和中国的第一次正式外交,目的是想开拓中国贸易市场,顺便打探虚实,因此英国非常重视。使团赠予乾隆的礼物中,就有工业革命的产物,甚至最新的科技成果。

那段时期正处在乾隆执政晚年,说的是乾隆盛世,但清政府已经开始腐败了,各种原因最后让马戛尔尼失望而归。所以在,马戛尔尼提出开放沿海口岸时,等等要求没有一条,被认可答应的,其中大多是皇帝主观意思。

想象一下,如果乾隆皇帝能够放下偏见,并接受部分港口开放条约,中英之间的贸易将不可避免地扩大。自然而然随着时间,工业革命自然会被引入中国。多数人可能刚接触时接受不能,但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这些在生活给人带来便捷的东西,总会受欢迎的。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也许有重写的可能。

英使团访华到鸦片战争之间,其实中间相隔50年,如果抓住机会还用割地赔款吗?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却为何发展得这么快?但机会失去中国成了落后的国家。

所以说,历史没有如果,从乾隆皇帝对于英国使者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窥见大部分官僚和百姓对于工业革命(新事物)的态度。“天朝上国”早已扎根在当时人们心中,很难从源头扭转,所以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清朝无知,受多方面影响,从一个拥有众多附属国的上国,成为它国眼中的“肥肉”。虽不是无知,却有些愚昧,尤其皇帝作为领导者,却不愿意承认国家的不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