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起兵造反,却不得民心,只因当初做得太绝

 综合历史 2021-11-17

吴三桂起兵造反,却不得民心,只因当初做得太绝

自古以来,皇帝对于掌握兵权的边防大将又爱又恨,这是为何呢?文臣权势再大皇帝总有对付的办法,但是对于边防武将来说,却是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做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再说为了边防的安稳一直是重兵镇压,所以这类武将往往手握大权,而且任何制度总有纰漏的地方,所以边境守将的忠诚很重要。

崇祯十七年,明朝末年日落西山,朝廷决定把身家性命,压在关外的吴三桂身上,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又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火速入北京拱卫京城。然而吴三桂一路犹犹豫豫,在路上时皇帝自缢身亡的噩耗传来,对于一直摇摆不定的吴三桂来说,不是不能接受不过是从新再找靠山罢了。

而当时也不是没想过投降李自成,但因为陈圆圆有了旧怨最终作罢,之后就找上多尔衮,然而他是汉人不被信任,吴三桂只能给多尔衮卖命,出兵镇压中原的所有反抗势力。在顺治十四年,经过十三年的征伐,先后平定重庆、成都等两川重镇,再用两年打下云南一地,之后围歼永历帝。

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下了旨意让他在云南开藩设府,对他还算信任便命他镇守云南。康熙元年,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亲王,这对于一再升迁的吴三桂同样受用,也因为如此权势达到顶点后,不但与清政府矛盾激化,而且还生出别样的心思,这平西王他想一直做下去,就是所谓的"世镇云南"。

但康熙这位雄才伟略的皇帝也不是吃素的,用了很多手段和方式收回他的特权,在很多方面尤其兵权受制于中央,而吴三桂当然不愿意就此罢休,吴三桂则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不断招兵买马,因此和清朝关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是康熙不愿意看见的,吴三桂这样的更不允许藩王存在,而朝中这类官员也不少,为了清朝的稳定统治先从尚可喜入手,最后才除掉吴三桂这心腹大患。吴三桂知道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便暗中积蓄力量,康熙十二年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还喊出复兴明朝征讨清朝的口号,自称兵马大元帅拥兵造反。

在掌权这些年里,吴三桂还是有不少势力的,起初也能与清朝政府抗衡,占据了都城衡州(今衡阳),加之有党羽协助,大军一路顺风顺水又打下不少地盘,康熙十三年,还称了帝吴三桂称为"周王"元年。然而好景不长,打了几年战争后,发现物资财力严重不足,比之清朝一国之力难以相比,各地党羽也另起心思,人心不稳便打起败仗,局势危危可及。

也许是天不助之,没多久又来一场大病,托付完后事就驾崩了,也因此他的势力地盘被清军扫清,一生野心勃勃也只做了几个月皇帝。吴三桂拥有的兵力资源比之,永历帝等人要强,但依旧失败归结于不得民心,当初不但背叛明朝,围剿南明政权时又做得太绝,以至于除了见风使舵的党羽外,没有平民百姓的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