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马缰犹忆苻坚 闻鼙鼓更思王猛

 童心驰骋品泉 2021-11-17

苻坚

公元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帝国第三位国君。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初为龙骧将军 、东海王,挥剑捶马,志气感厉,后在宫廷斗争中获胜。公元357年自立为大秦天王,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心怀"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之志 ,广施仁政 ,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励精图治,从谏如流 ,统一黄河流域。383年,不听劝告,亲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大败。各族首领乘机反秦自立。后被后秦主姚苌擒杀。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正是表现了苻坚在由强转弱关键一战----淝水之战中,极度惊恐、疑神疑鬼的心态。自淝水之战败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前秦不断受到前燕贵族慕容宗族等的进攻,成语“风声鹤唳”、典故“马有垂缰之义”等就发生在苻坚败逃的途中。

        马有垂缰之义,出自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受焉,坚援之得登岸而走庐江。”说的是一次战役中,苻坚被慕容冲率部袭击,不幸战败,苻坚骑着心爱的騧马,落荒而逃,慌乱之中一失足掉在了山涧里,追兵越来越近了,苻坚爬又爬不上来。只见騧马缓慢地走到涧边,将马缰(马鞍及马镫)垂下给苻坚,可是苻坚够不着。于是,騧马慢慢地跪在涧边,将马缰垂下,苻坚终于抓到马缰,攀涧壁登上涧边,逃往庐江。

        騧马之垂缰之义,救主之功,为后世赞叹不已;被作为“牲畜尚且懂得知恩图报”的范例,点化世人。唐·郤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中赞之曰“符主之騧”。后人铸之于将马钱上,以示后世。

        将马钱“符主之騧”(正面楷书文字旋读为“符主之騧”,“符”是“苻”的异体字,背面将马图;铸于宋代。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与“项王之骓”、“桓氏之骢”一样,展示了苻坚与騧马的人马情义;背面将马图表现了騧马救出苻坚、苻坚策马奔驰的场景。演绎成千古佳话。

       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后悔未听王猛临终前的遗言,十分思念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风生水起、兴旺发达、战无不胜的岁月。正是“君子听鼓鼙之声,而思将帅之臣。(《礼记·乐记》

        苻坚开创宣昭之治,富国强兵,与任用王猛等一批贤良之士密切相关。

王猛

公元325年--375年,字景略,晋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出身贫寒,少倜傥有大志,隐居华阴山,贩畚箕为业。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三十岁时,桓温伐秦,猛往见,扪虱而谈,旁若无人。后仕前秦苻坚,颇被倚重,官至丞相,秦因而日渐强盛,削平诸国,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临终前劝坚勿图晋,未被采纳,故苻坚有淝水之败。

        当年前秦王苻生残忍酷虐,苻坚问计于吕婆楼,吕力荐王猛,两人一见面便如平生知交,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似刘备得诸葛亮一样,如鱼得水。苻坚即位,任王猛为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王猛不负厚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整肃吏治,选拔廉明,法简政宽,讲求实效,兴邦强国,荡平西陲,剪灭前燕,政绩斐然,战功显赫。被后世封为古代名将六十四位(唐)、七十二位名将(宋)之一,设庙享奠。将马钱亦彰其绩。

        将马钱“秦将王猛”(正面文字楷书旋读为“秦将王猛”,背面将马图,铸于宋元。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展示了王猛的大将风采,肩扛大刀,策马奔腾,勇往直前。

        将马钱“秦将王猛”(正面文字楷书旋读为“秦将王猛”,背面将马图、一将士扛旗策马前行,铸于清末。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苻坚与王猛,是十六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是乱世之秋有情怀、有作为、有建树的一对君臣,勠力同心,得以"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就将马钱而言,他俩也是将马钱中目前仅见的一对君臣,可见后人对他俩的尊重和怀念。

        历史学家范文澜是这样评价他们的:“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观马缰犹忆苻坚,闻鼙鼓更思王猛!王猛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壮志未酬;苻坚不听遗劝,遭淝水之败,致前秦瞬间瓦解,雄心未遂。读史于此,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是“騧”还是“駒”?

将马钱赏析无止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