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中阳:走出迷茫——“基于战略定位的战略规划”顾问式培训大纲

 新用户39306hBz 2021-11-17

在不确定时代,企业倍感迷茫;业绩下滑不可怕,可怕的是转型无门、升级乏术。

不少老板热衷于“战略解码”,如果简单的指标分解就是战略,岂非自欺欺人?

为什么说,仅要求企业聚焦、“不做什么”的都是“伪战略”?企业发展是永恒的命题,能指引“做什么”、“如何扩张”才有价值,所谓不立不破。

为什么传统的战略规划只能“墙上挂挂”?没有正确方向路径,仅以财务指标和竞争策略来鱼目混珠,注定无法落地。

三流企业首先要盈利,二流企业跟随往往就是捷径;

龙头企业前面何来标杆?这就必须要把握方向并引领行业发展。

一、流行的理论观点将企业带到了“沟里”

其一,是企业专注度不够、产品线太散吗?

从“好空调、格力造”,到未上市已夭折的格力手机、孤注一掷地投资新能源汽车,董姐为何不再淡定地专注空调?有无更好的战略扩张方向?

《定位》本是广告传播理论,力争并保持成为一个品类的代表,所谓“小池塘里做大鱼”。一个品类做大之后怎么办?小池塘里焉能不“缺氧”?

其二,是企业不擅长营销、不注重市场吗?

深圳金立手机濒临崩盘,董事长解释:公司前两年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前三年对外投资总额30多亿元,资金链断裂后被供货商申请资产保全。

其三,是企业投资保守、多元化扩张不力吗?

福建富贵鸟鞋业上市后,主业不振下不断尝试转型扩张,陆续进军童鞋童服,之后转投金融、房地产及矿业等,均以失败告终而导致信用危机爆发。

其四,是电商冲击过大、缺乏互联网思维吗?

即使没有电商出现,传统零售业也在优胜劣汰,何况互联网企业的失败概率比传统领域更高。沃尔玛与商业模式创新无缘、且电商拓展滞后,为何能基业长青?

其五,是企业竞争乏术、商业模式创新不足吗?

为什么无数商业模式创新的明星企业,纷纷成了“流星”?

以“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为代表的传统策略,仅适用于产业竞争初期和中小型企业;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运营活动或商业模式不能被复制,最终必然加剧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厮杀

二、真正的战略定位来自于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在十几年咨询实践的基础上,裴中阳教授率先将定位概念提升到战略管理层面,开创性地提出产业边界、商业形态及竞争地位“三部曲”,一举攻克“战略何以是方向”这一国际性重大难题。

近年来,裴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大、华侨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等举办学术讲座,广受师生好评。

在常年顾问贴身辅导下,创立于2001年的北控水务集团(前身中科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起步,八年时间跻身国内污水处理业龙头,十二年登顶全国综合水务处理宝座,2016年底名列全球最大的污水处理集团(按权益计算),创造了当代中国水业的一大奇迹。

从上述理论出发,我们发现,万科不仅早已跳出“住宅地产”的窠臼,积极向综合地产扩张,而且率先由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转型升级为“领先的品质社区生活(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自我定位的“城市配套服务商”,反而是舍本逐末。

战略定位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表现为一定的扩张路径取舍。它是在对外部竞争环境进行正确评估、对自身资源配置及核心能力进行客观判断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并奠立战略规划的必要基础。

战略就是方向,定位就是取舍;战略定位不追求独树一帜,但务求准确、可行。

三、快速掌握战略定位的三大维度、九大原则

产业边界决定企业的扩张路径与资源配置,商业形态决定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竞争地位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与盈利水平。

(一)产业边界界定

概念定义:企业所从事的业务范畴宽度和产业链跨度。

1.产业本质界定法:从客户本质需求、而非专业技术特征出发,客户价值主张。

美国西南航空为何同行学不了?自我界定为“大众客运业”、而非传统航空公司。

2.产业边界动态论:高度聚焦方能突飞猛进,领先企业须及时转型

谁是智能机器人的鼻祖?制造摩托车、汽车的本田公司,小型私人飞机已然上天。

3.产业链掌控术:做产业并非一定通吃产业链,应抓住关键环节整合资源。

蒙牛当年成功就是抓住产业链两端、租赁工厂起家,但奶源收集环节失控以至于酿成“三聚氰胺惨案”。

(二)商业形态认知

概念定义:在产业(链)中,企业作为商业组织的存在形态。

1.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商业形态,这是商业模式的基础。

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之商业本质不同,零售商、分销商、(平台)集成商之经营模式各异。

2.要摆脱低端制造业困境,就必须重视商业形态升级(轻资产)。

为何不看好市值近4000亿元的科技巨头富士康?真正可悲的是甘于“为他人作嫁衣”。要重视品牌和研发,生产适当外包、外协,走“轻资产”道路。

3.从提供产品、服务,到提供解决方案。

客户需求在变化,互联网等技术突破可破解“刚需”难题。滴滴们的胜利应归于互联网工具,所谓“出行解决方案”,小米曾为“互联网思维”所困。

(三)竞争地位确立

概念定义:企业所在市场领域中的竞争位序,或行业地位。

1.市场竞争应先各就各位,再不断上位。

行业地位一般分为控制、主导、领先、优势、维持和挣扎等六大类,企业自身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赶超的动力。

2.赶超战略、标杆竞争害死人。

赶超意识要有,但不能为赶超而赶超,否则不仅往往走向崩溃,而且会错失转型、升级的机遇。君不见,乐视事件不过是当年“德隆帝国”的翻版。

3.竞争策略首先取决于竞争地位:小企业重竞争,大企业讲联盟。

BAT三巨头走向资本联姻;只有从竞争到合作,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

四、性价比超高的顾问式培训模式

有研究表明,世界每1000家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是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位列全球第四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中兴通讯遭受重创,实际上与经营业绩无关。

一般战略培训课程只能是开阔思路,常规的战略咨询项目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企业配合精力投入很大,最终还往往难以操作。

首推顾问式培训的合作模式,在对培训课程与咨询项目取长补短基础上,通过快速学习、消化战略定位“三部曲”,明确企业扩张路径与资源配置模式,解决战略规划的基本框架问题。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两天封闭式内部培训。

在顾问式培训收效显著的基础上,双方可通过常年顾问、咨询项目等方式深入合作。

企业因经营而生存,因管理而发展,因战略而成功,因文化而卓越。

附:讲师裴中阳先生简介

全国企业管理理论界最高奖——中国社科院“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著作奖”获得者(2001,唯一非学术界人士);

校友会网“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入选者(2009/2011,唯一非学术界人士);

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国际管理咨询业中坚力量”入选者(2010);

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新华都商学院特聘教授,高级经济师;

先后供职于中国宝安集团、深圳特发集团、环球石材集团(董秘/副总裁)等知名企业,现为北大纵横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

出版专著:《集团公司运作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集团公司运营管控》(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百年基业:战略定位的理论与实践》(中信出版社2009)和《战略定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