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读《诗》十一:秋意渐浓,丰收之季

 杏雨轩 2021-11-17

大家周一好呀~经过了几番降温,暑热远去,黄河流域的亲们已经穿起秋裤、羊毛裤了吧?

长江流域的亲们螃蟹吃了几回了?广州的各位呢,有没有感受到秋意已浓?

身在城市的我们,难与乡土亲近,若是每日只穿梭于各种建筑与交通线路,更难对季节变换有什么新鲜的感受。

但若是在乡间,农历八月九月十月是秋收各种忙的时候,田地里收了瓜果收稻麦,一轮一轮的收获,便是秋来最直接最鲜活的生活变化。

先秦至今,无论气候几多变化,四季之气却一直如约流转,千年如一,这从诗经中“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国风·豳风·七月》)的句子中就可看出。

在丰收季这么值得欢庆的时候,我们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还不各种打起锣鼓唱起歌?

本篇我们就来看看那时的人们如何庆祝丰收吧~

我首先想到的,便是一首言简意赅的《周颂·丰年》:

丰年多黍(shǔ)多稌(tú),

亦有高廪(lǐn),

万亿及秭(zǐ)。

为酒为醴(lǐ),

烝(zhēng)畀(bì)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指小米;

,指稻子。

万亿及秭,按周代计数,十万以内与今天的十进制相同,再多,则是十万为亿,十亿为秭。

,指甜酒。

,进献;

,给予。

孔皆,意为非常普遍。)

研究者们认为,这首是周朝时,遇到收成上好之年时,举行庆祝与祭祀活动所用的颂歌。它所用的表现手法,开始是对于丰收成果的静态的描写,之后则是对祭祀活动的场面描写,一静一动,语句简短却相得益彰。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这样:

丰年小米稻谷多,

高大粮仓座座满,

万亿新谷在眼前。

酿清酒亦造甜酒,

进献供奉给祖先。

祭祀周到礼仪全,

赐福全民喜乐多。

想像一下,秋收过后,万亿的新谷入仓,表示有千万的农户为之忙碌过多日、也辛勤耕耘一年了。

所以诗的开头三句虽然是写静态之物,却带来丰富联想,让我们得以看到宏大的场面、感受到丰满的气氛。

再想像一下,周王室带领全民,在丰收之时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奉上当年收获的农作物与各种佳酿,奉行周到而繁复的祭酒礼仪,那是怎样备受瞩目的场面?

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心怀丰收的喜悦,进而感受到祖先赐福带来的荣耀与满足。

在诗经的时代,对于丰收的展示,除了在农耕方面,还有田猎方面,比如《小雅·车攻》所言: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四牡庞庞,驾言徂(cú)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shòu)。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

建旐(zhào)设旄(máo),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赤芾(fèi)金舄(xì),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cì),弓矢既调。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zì)。

四黄既驾,两骖(cān)不猗(yī)。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pèi)旌(jīng)。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修缮,整治;

,一般指东都洛阳。

,齐备,指为田猎的车架备好健马;

庞庞,高大强壮的样子。

,高大肥硕而有气势;

,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

,夏猎曰苗;

,绘有龟蛇图案的旗子;

,饰牦牛尾的旗子;

,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赤芾,色的蔽膝;

金舄,用铜装饰的双层底的鞋;

会同,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指诸侯与天子会合,进行狩猎活动。

,扳指,射箭拉弦所用;

,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

,通“胔”,成堆的猎物。

,黄色的马;

两骖,四匹马驾车时,两边外侧的马为骖;

,通“倚”,偏差。

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

大庖,天子的厨房。)

这首诗是诗经当中写田猎的诗中,场面最为宏大的一首。据现有的研究,诗中的天子,指的就是周宣王。

它的八个小节,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讲周天子准备出发田猎、并与诸侯会见的场面;下部分讲打猎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且直到结束都秩序井然。

这里也可以用现代的语言试译一下:猎车修整毕,马儿都齐备。

猎车修整毕,马儿都齐备。

四匹雄马壮,驾车向东去。

猎车修整好,马儿多健硕。

东有圃地场,驾车狩猎去。

宣王来夏猎,猎手选拔忙。

插旐与旄旗,打猎在敖山。

驾车用四马,四马匀步行。

红膝金靴着,诸侯天子会。

扳指护臂全,弓箭调适好。

射手各就位,助力抬猎物。

四黄马并驾,两骖马无偏。

驰骋有法度,出箭如破空。

萧萧马鸣声,悠悠旌旗飘。

步兵静列队,厨房宽存物。

宣王来出行,车马无人声。

君王多可信,必可展大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宣王出猎时的排场与气势,也可以看到诸侯拜会周天子时的场景,还可以看到大家出手狩猎时的生动细节,最后还有周天子回行时的整肃有序。

这一系列的描写,自然地描绘出了一个有能力、有法度的周天子及其团队的形象,于是结尾的颂圣之句也就十分合宜了。

诗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如用“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写骑马射箭,传神入微;用“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写队伍顺利归来,如临其境。

打猎的收获如何?诗中说要许多的射手各在其位,来帮天子“举柴(胔)”——这个胔所表示的,就是像柴火堆一样堆积起来的猎物。

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猎物堆成了小山,这次打猎可谓收获满满。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秋意渐浓,岁末日近。

你有没有盘点一下这一年的收获呢,是否也如诗中一样,大获丰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