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部剧,我不好这个故事,只可惜它出色的服化道和美丽的名字

 杏雨轩 2021-11-17

骊,马深黑色。从马,丽声。骊,又指山名。骊山,又名蓝田山。

——《说文解字·卷十·马》


为什么我突然提起这个“骊”(lí)字?因为刚有一部叫《骊歌行》的电视剧完结不久。这剧吧,服化道是真的用心,确实是目前我看过的电视剧中,细节特别还原唐朝的了——不免又让人想起了曾经的经典《大明宫词》——感觉是做了不少研究的,不论是从妆发还是道具,都与古籍记载和博物馆文物相似度极高。

但是这个剧中讲的故事呢,个人看来就比较一般,没有什么高潮点——只能说还过得去,却实在经不住细品。想想当年的唐朝剧《大明宫词》,可是到了今天还时时有人翻出当中的经典台词来品鉴呀:

《大明宫词》,2021年5月的网友影评截图,
图源见水印

看剧之后,我自己都没想到,看完整部《骊歌行》我印象最深刻的,竟就是“骊”这个字了!最想跟大家安利的,也是这个字。


之 一
这个字很美,也很有内涵。

比如,文徵明《跋米临禊帖》里就有“盖昔人论书,有脱墼之诮,米公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观者当求之骊黄牝牡之外也”的句子,他用到了“骊黄牝牡”这个成语。骊黄牝(pìn)(mǔ),源自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去寻找、相看千里马的故事,喻指事物的表象。

再如,《陌上桑》里有“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的句子。它说的是:“东边的队伍有一千多骑兵,我的夫君就任为首的大官。要怎么认出他呢?你看骑着白马跟随在小黑马后面的那位,就是我夫君了”。

还有,知名度超高“骊山”、“骊宫”,也有许多相关的诗句,像杜甫就写过: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骊山》,杜甫,唐朝

关于骊山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一个“骊山老母带着两个女儿补天拯救人类的传说,在这个故事里,骊山老母的小女儿变成的黑马,在补天任务完成后十分疲惫,没来得及变回原样就睡着了,于是她就变成了一座山,留在了人间——这就是现在的骊山。

事实上,骊山是我国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又因周朝初期曾为骊戎所居,秦朝时设置了骊邑,故名骊山。关于骊山老母,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汉书》就有载:

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胥轩妻,合法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今后遂认为女仙,尊为'老母’。

——《汉书·律历志》


这就是说,居住在骊山的人们,在殷商和周朝的时代,曾有过一位很有名的女性首领,被尊为天子。到唐宋以后,人们把她当作一位女神仙来祭祀,并尊称她为“骊山老母”。

除了女神传说,骊山还有十分秀的风景,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也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比如好几个朝代的皇家别墅,以及非常特别的温泉汤馆。白居易曾在诗中多次写到骊山的皇家宫苑: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长恨歌

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

渭川烟景晩,骊山宫殿高。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

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题庐山山下汤泉


这里还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幽王遗恨没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

入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

——陕西西安碑林石刻

《关中八景图·骊山晚照》(1680年)

诗作者清朝朱集义

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这首诗除了骊山晚照,还提到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这是一个西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继而失信于天下的故事。这是发生在骊山的悲剧故事,但也为骊山添加了一些“浪漫色彩”。


之 二
想想唐朝的时候,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把这种“骊山的浪漫”推上了一个新高度,有关的诗歌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如唐代郑谷(约851年-910年,字守愚,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人称郑都官,也称郑鹧鸪,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诗集,已佚,存有《云台编》)的《荔枝》:



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

枉教生处远,愁见摘来稀。

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

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




再如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有名的两首作品,也将骊山写入了自己的离愁别恨: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送荪友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需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再看回《骊歌行》这部剧的名字,我还是没想明白起这个名,究竟是何意。感觉剧的内容跟上面“骊”字的内涵,都不太相关;跟骊歌呢,也不太相关,“骊歌”可通“离歌”,不是告别的歌嘛?

先秦留下来的逸诗中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因为客人临去的时候会唱起《骊驹》这首歌,所以后世的人们就将告别之歌称为了“骊歌”。这样去看,骊歌之所以通表“离歌”,原因就在于它是“骊驹之歌”的简称。

那么,是还有什么我不知道或没能理解到的点吗?若有“知情人士”,欢迎留言告知,不吝赐教哈~

最后,望大家最近防疫不松,心情常乐~
祝天天健康喜乐,万事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