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暖季来临雾霾锁城,“氢”能改变什么?

 王欣荣rhdvlfqi 2021-11-17

供暖季来临雾霾锁城,“氢”能改变什么?

隆基氢能昨天

近日,全国多地已进入集中供暖模式,不少人家中已暖和了起来。相较于往年,今年的冬季来的格外早。每到冬季,除了呼吸类的疾病让人困扰之外,空气污染、碳排放超标等多种环境问题也纷至沓来。

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占比长期超过70%的燃煤仍是“雷打不动”的主力热源,由此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惊人。

2021年,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触角”却伸向全国各地。沙尘暴、龙卷风、大暴雨、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接连发生,让人不禁感叹,碳排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01

极端天气显现,供暖季提前到来

进入冬季,供暖便成为民生保障的重点。然而虽然都是冬季,但冷的程度却不尽相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冬和暖冬。近年来,“冷冬”似乎已经跨越时间的限制,开始向地域进攻。

  ▲2020年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单位:℃)

众所周知,我国地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而供暖的方式,也因此大有不同。

通常情况,北方地区供暖相对于南方比较集中,以集中供暖为主,主要来自热电联产、工厂余热和供热锅炉,主要供暖能源为煤炭,其次为天然气、柴油等。受寒流影响,今年多地进入提前供暖模式,可解决了“冷”的问题,就当真万事大吉了吗?

▲不同类型燃料情况和单位费用

02

供暖后话 ——“零碳”氢能备受关注

人类活动正在影响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也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的测算数据,2018年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在21亿吨左右,约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20%。其中,北方城镇供暖能耗为2.1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约为5.5亿吨

不论是北方的集中供暖,还是南方的电力供暖,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煤炭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燃料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物质。

另外,在供暖过程中,热源和热网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气污染。由此,也引发了雾霾、呼吸系统疾病、暖气病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前,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低碳转型已成为各行业趋势,供暖供热领域也不例外。氢能供热(热电联供)加快供热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绿色清洁供暖方式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双优选

氢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的特点,每千克氢燃烧后释放的热能约为等质量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

而管道输氢项目的持续推进,也让以氢为载体的天然气应用项目风生水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内蒙古正研究启动的低压纯氢与掺氢管输项目,将实现掺氢比例 5%~20%的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输送及其应用。

近年来,氢能供热应用受到各国家及地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以燃料电池为热机类型的分布式热电联供,日本率先推出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热电联供系统,整体系统效率达90%以上。

03

煤电之外,氢能供热或成最优选

无论是北方的煤炭,还是南方的电力供热,其供暖方法都存在一定环保弊端。除了对于环境及能源等宏观方面的影响之外,日常生活使用也有诸多不便。例如:采用煤炭燃烧供暖,燃煤供热系统管理运行水平参差不齐,除尘消烟设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电热供暖,安全性差且有轻度辐射。

现阶段,热电联供成功应用范例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用于酒店、医院以及居民区等方面。家用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效率超过85%,使用寿命可达10年左右。

随着制氢成本逐步下降,采用氢能供热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安全性极高,在成本方面,也十分具有优势。电能供热——电热膜供热建设成本160元/m²,一个供暖季度大约2000元左右。

▲制氢成本(目前)

当前氢气成本相对较高,若氢气售价在50-70元/kg,则花费高于使用天然气供热;若氢气售价为50元/kg,则花费与使用天然气供热相当;若氢气售价为7元/kg,日消费1.06元/天,年节约费用2387元,后期可通过管道输氢代替交通运输;若氢气售价为3.5元/kg,日消费0.53元/天,每年可节约费用2580元。

近几年,全国天然气供应总体呈全年富余、夏季富足、冬季紧缺态势,陕西也不例外。自2010年至今,我国天然气产量逐步增加,但是随着需求量的增长,对于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度也维持在比较高的状态。

▲2010-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平衡表 (单位:亿立方米)

据秦华燃气预测,今年西安市采暖季天然气需求量为19.75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1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2.11%。如果出现持续降雪降温的极端天气,日最大用气需求量将超过2500万立方米,这个用量大约是其他季节日常用量的10倍之多。

作为零碳、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氢”不仅会有效解决碳排放问题,而且将有力改善天然气紧缺问题,在未来的供暖格局中,“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而氢能供热(热电联供)不仅是绿色热力清洁供暖方式,也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升温,供热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在绿氢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将有望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部分图片素材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