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整本书阅读】李青峰:至今思项羽

 健康晓语 2021-11-17

四面楚歌垓下起;正是天绝项王时,三尺剑上美人血;千丈涛中英雄尸。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 

                                                                       ——题记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灿若星辰,彪炳千古,他们就是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一文中说的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不爱学习的盖世英雄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显而易见,小时候的项羽,不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读书识字、练习剑术还是学习兵法,都是半途而废。涉猎的专业门类不少,但是都不肯钻研,也就难以学到每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精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羽的人生发展。

不过,项羽无疑是一个志存高远的少年英雄。据说,统一天下后,秦始皇曾渡过钱塘江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巡查。御驾南巡,威风凛凛,围观的老百姓们都感到害怕,项羽却说:“彼可取而代之。”小小年纪,就有鸿鹄之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项羽和叔父项梁积极响应,在后来的征战生涯中,项羽纵横驰骋,摧城拔寨,成为推翻秦朝统治的中坚力量。他短暂的一生创造了诸多惊天动地的非凡业绩,成为很多人眼里的盖世英雄。

事实上,项羽符合中国人对英雄的所有设想。

首先,他武艺高强,超群出众。《项羽本纪》中说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按照这个说法,项羽身高接近1米90左右,这在古代绝对是鹤立鸡群了,而且力大无穷、才气过人,成为起义军领袖的确也是实至名归的事。

其次,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能征善战,叱咤风云。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客观上为刘邦进入咸阳,推翻秦王朝创造了条件。楚汉战争中,他破田荣、救彭城、救荥阳、夺成皋。有人说他一生大战七十次,几乎是全胜。

第三,他宽厚仁义,心地善良。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鸿门宴”和“分一杯羹”两个故事。“鸿门宴”本来是项羽消灭刘邦的最好机会,但是项羽“为人不忍”,放刘邦一马。分一杯羹的故事最能看出项羽和刘邦性格的差别。项羽与刘邦两军对峙,项羽以刘邦父亲做人质,威胁刘邦投降,否则就烹煮太公(刘邦父亲)。刘邦则哈哈一笑,声称自己曾经和项羽结拜兄弟,因此“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遇到这么无耻的对手,项羽也是无计可施,只好放弃。

第四,他用情专一,忠贞不二。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史记》中记载刘邦也是个好色之徒:“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项羽却只钟情于虞姬一人,演绎了霸王别姬的千古佳话。

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所作的《垓下歌》,也可算是项羽战死之前的绝命之作,这一声叹息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战场上的项羽,几乎是无敌的战神,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宋朝文学家苏洵称赞他“有百战百胜之才”。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一下项羽一生主要的战绩。

最为著名的,当然是巨鹿之战。公元前208年9月,秦军主将章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秦将王离率领的20万大军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赵王歇等都逃进了钜鹿城,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宋义、项羽奉命救援。项羽诛杀了不肯救援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的宋义,他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他亲自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义军将士个个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再如公元前205年4月的彭城之战。项羽雄才大略,坚毅果敢的指挥,千里出奇兵,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56万之众,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其他如定陶之战、击破田荣、打败彭越等等,都是著名的战例。哪怕是最后被汉军60万大军围困,项羽依旧威风凛凛,杀敌无数,让汉军胆寒。只可惜,因为自己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他自刎乌江。如果项羽逃到江东,卷土重来,会不会改写历史,还真不好说。正如唐朝诗人杜牧说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早已注定的悲剧人生

一般认为悲剧有四种类型: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和历史悲剧。项羽的悲剧,大概要归之于性格悲剧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羽的悲剧,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那么,项羽有哪些性格缺陷,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呢?

其一,心浮气躁。要想成就大业,必须沉着冷静,心思缜密。项羽则不然。从前面说到的项羽小时候学习的经历不难看出,项羽性情浮躁,缺乏定力,无法静心钻研学问,几乎都是半途而废。不管学什么,大都只是略知一二,不肯深入学习,这必然会影响他的整体政治军事素养,影响他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

其二,刚愎自用。项羽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他基本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刘邦在胜利之后曾经分析过,他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会用人,而项羽则相反,只有一个范增都不能信任,最终失败。韩信曾经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还有一个陈平,起先也效力于项王,只可惜“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更悲催的是,在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的部下王翳。仔细想想,项羽不失败才怪呢。

其三,残暴乖戾。不可否认,项羽是一个大英雄,但他又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翻翻《项羽本纪》,这样的记载随处可见。起义之初,为了掌握领导权,他在项梁授意下斩杀会稽太守殷通;有人讥讽他“沐猴而冠”,结果“项王闻之,烹说者”;子冠军宋义不肯救巨鹿,项羽毫不犹豫举起了屠刀;此外他还杀义帝、杀韩王成。每次大战之后,嫌俘虏累赘,基本都是活埋。进入咸阳后,他一把火烧了秦王宫殿,据说大火整整烧了个月……

其四,妇人之仁。项羽其实是个非常矛盾的人,他一生视人命如草芥,杀人无数,但是有时候又显得单纯善良。比如在作战过程中,他抓住了刘邦的父母妻子,把他们作为人质,但又顾及曾经和刘邦结拜兄弟,下不了手杀刘太公和吕后;比如他一生呵护虞姬,痴情纯良。特别是对待刘邦一事上,他被后人诟病“妇人之仁”。他曾经有许多机会可以除掉刘邦,但都因为不可一世的狂妄和莫名其妙的妇人之仁,而一一错过,最终为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名垂青史的悲剧英雄

平心而论,历史选择了刘邦而不是项羽最终夺得天下,这样的结局,对项羽而言,无疑是悲剧;但对天下苍生而言,不啻是福音。因为从表面看,项羽是个真性情的英雄,但他杀人成性草菅人命,项羽如果当皇帝,必定是个专横跋扈喜怒无常的暴君。相反,刘邦的行为,常常被人认为就是个市井流氓,但是他却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知人善任、爱护百姓的仁厚智者。他们两个的性格差异,只要看看他们两个进入咸阳后的不同举动就可以一目了然。刘邦先入咸阳,马上就“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而受到咸阳百姓的拥戴。而项羽呢?“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乌江自刎的结局成就了项羽,让他能够以悲剧英雄的光辉形象名垂千古,而不是以独夫暴君的丑恶面貌遗臭万年。

数十年后,在他一生的对手刘邦一手建立的汉朝,史学家司马迁不惜得罪当朝皇帝,为他著书立说,对他不吝赞美之词。他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他认为项羽很有可能是上古圣君舜的后代。他感慨“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认为项羽短短三年时间创立的功业,堪称前无古人。

宋朝女诗人李清照也是项羽的铁杆粉丝,她的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栩栩如生。还有清朝史学家李晚芳在《读史管见》中更是由衷赞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如果泉下有知,也应该感到欣慰了吧。

李青峰,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1班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