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整本书选读】闫帅蕾:乱世亚圣

 健康晓语 2021-11-17


孟子何许人也?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今存七篇,依次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由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带有战国“论辩”色彩。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著书立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距今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即使是处于动荡之中,文化思想也很繁荣。各样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首当其冲的便是延续了千年的正统思想——儒学,其实儒学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且一成不变。作为创始人的孔子,带领弟子留下来流传千年的《论语》,记载了孔子平日里的言行思想,也奠定了儒学的基调,战国时期的孟子之所以被称为“亚圣”,也是他对儒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孔子的基础上,孟子又更加完善了儒学思想,拓展了儒学思维。《孟子》一书便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中的名言思想流传程度也不亚于《论语》,“人性本善”的思想便来源于孟子,这也成为流传后世的重要思想之一,更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在乱世中,儒家思想能表现出一定的民本性质,就是古时思想的一大突破,这些思想流芳千古,不仅是对统治者的行为准则提供了依据,更是为人类的自我修养给予了帮助,古为今用,孟子的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也将会一直流传下去。

闫帅蕾,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1班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