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我来写】李帆:不计小我,成就大我

 健康晓语 2021-11-17

不计小我,成就大我

18实验2班李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接受命运的安排出生在现代社会,对于历史,人们始终没有停止对它的探索,它仿佛随着时间的消逝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着我们一点一点的揭开。历史是神秘的,是丰富的,是伟大的,可惜时光无法倒回,我们无法亲眼见证每一段历史,但幸运的是,古者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史册,这就是先人对我们的恩赐。

《史记》就是司马迁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翻开《史记》,我不禁感到这不仅是一本书,而是群英的集会,是时代的缩影,阅读《史记》更是后人与先人的一场超时空对话。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一位人物,管仲称他为知己,夏侯湛称他“式昭德音”,还有墨子、周敦颐、司马光、曾巩等大家都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与赞美,他,就是鲍叔牙。

提起鲍叔牙,一定要想到的就是管仲和齐桓公,在《史记》中的《齐太公世家第二》和《管晏列传第二》两篇传记中,都对三人进行了记载。

管仲的才、齐桓公的宽容、鲍叔牙的荐贤识才和爱国忠君,都值得载入史册并为后人所称颂和借鉴,但是为什么独鲍叔牙最能触动我的心弦呢?在我看来,鲍叔牙是管仲的才能得以施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关键因素,没有鲍叔牙的举荐,管仲的结局如何?没有鲍叔牙的辅佐和劝谏,春秋五霸之首将花落谁家?历史的走向又该如何?都应另当别论。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鲍叔牙,了解鲍叔牙,学习鲍叔牙!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用闻名于世,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其评价道:“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鲍叔牙素来与管仲交好,他与管仲的交情也为历代史家所称颂,更有成语“管鲍之交”流传于世。

“不计小我”是鲍叔牙身上的闪光点,首先可以体现在鲍叔牙与管仲的情义上。

在《管晏列传第二》中以管仲的自述向我们展示了二人交往的点点滴滴,没有讴歌,没有夸大,看似平实无奇的语言,却将二人的情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从管仲口中,不难看出,鲍叔牙确实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这段文字这样写道:“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别人不理解管仲,可是鲍叔牙却非常理解管仲,他理解管仲的贫困,理解时运的不确定性,理解时机对一个人成事的重要性,理解管仲心中的牵挂,理解管仲为人做事的品格。

由此可见,鲍叔牙和管仲的情义之坚,管仲更是发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感叹。“管鲍之交”的这一段佳话也离不开鲍叔牙对管仲的理解与包容,在友谊面前,鲍叔牙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尽量的理解管仲,照顾管仲,管仲也因此非常感激鲍叔牙。试想,倘若与管仲相交的不是鲍叔牙,对于管仲的行为,那个人并不见得会像鲍叔牙一样理解管仲,也并不会有“管鲍之交”这一成语流传千年。

鲍叔牙和管仲的情义为我们当今的交友之道提供了借鉴。在交友过程中,要了解朋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为对方着想,那么对方也会以真心实意回报你,这样一来一往,两人的关系愈加密切,不也谱写了人生的一段佳话吗?

在当今快节奏发展的时代,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塑料友谊”,它将现今的友谊比作塑料花,很假,但是永不凋谢,这样的友谊看似美好却经不起大风大浪,与其费尽心机地维护一场虚假的友谊,倒不如敞开自己,交一个真正的知心好友。朋友是灵魂上的伴侣,友谊更是人生旅途上不可错过的靓丽风景,希望鲍叔牙可以教会我们如何与友相处,让友谊开出最真实的花。

鲍叔牙的“不计小我”不仅体现在二人的友谊中,还体现在鲍叔牙的知人善用和荐才不妒。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雍林人曾怨恨无知,待无知游于雍林,雍林人便袭杀无知,一时间,齐国无首,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听闻无知被杀,便火速回国,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既是王位之争,便免不了尔虞我诈,在《齐太公世家第二》中这样记载:“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管仲欲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却因一枚玉佩的保护得以从管仲的箭下死里逃生,君位之争也以公子小白即位做结,公子纠最终难逃一死,召忽自杀以殉其主,管仲也甘愿被囚禁起来。

由此,便有了下文鲍叔牙举荐管仲。

这一箭之仇,齐桓公一直记挂在心上,桓公发兵攻鲁,欲杀管仲,这时,鲍叔牙站了出来,他这样说道:“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从鲍叔牙的话中可知,齐桓公欲称霸,必须要有管仲的辅佐,更是因为鲍叔牙的这一番话,齐桓公才改变主意,否则管仲恐怕早已死在齐桓公的刀刃下,齐桓公也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人才。

管仲得到齐桓公的赏识,做了齐国的宰相后,鲍叔牙却甘愿“以身下之”。自古以来,没有人不想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多么无上之荣耀,鲍叔牙完全可以接受齐桓公的任命,成为位高权重的宰相,可他并没有,他知道只有管仲才可以辅佐齐桓公登上霸主之位。在鲍叔牙的心里国家利益永远被置之首位,个人利益却被看得微不足道。

这也为当今官员们的为官之道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为官者,首先想到的必须是集体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没有了国家,到哪里奉献自己,哪会有人赏识自己,鲍叔牙甘愿屈身于管仲下做事,鲍叔牙因此穷困潦倒一蹶不振了吗?并没有,相反,鲍叔牙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你为国家奉献,国家自然会记得你的好,也最终会让你有所回报。当今的官场确实应少一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真真诚诚的为国奉献,何患自己得不到赏识呢?

在友谊面前,鲍叔牙不计小我,谱写了“管鲍之交”这一佳话;在国家利益面前,鲍叔牙不计小我,成就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正是因为鲍叔牙的“不计小我”的精神,成就了鲍叔牙的“大我”,赢得了“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一千古美名。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疫情的到来,既是危机,亦是时机,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全都暴露出来,因为想发财,就去卖不合格的口罩;因为想出门,就与疫情防控人员破口大骂;因为害怕处分,就隐瞒实情,这无不体现了人性的自私和心理的扭曲。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奉献精神的国家,疫情当下,钟南山院士,最美逆行者们,以及千千万万在默默之中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们,他们早已把个人的得失看淡,他们只希望中国平安,世界平安。这不正是鲍叔牙身上“不计小我”精神的当代反映吗?

滴滴之水,足以汇成万顷江河;点点星光,足以照亮浩瀚夜空。中国的繁荣复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无私奉献,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吝啬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更加富强注入不竭的活力,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少年之肩扛起新时代交于我们的重担!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共3016字)

李帆,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2班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