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灭亡真相

 埃达 2021-11-17

图片

大家好,我是哲空空。

咱们开门见山,先告诉大家“大清灭亡真相”的答案。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存在了276年(1636—1912),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若细究其兴亡底里,则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其中有一个提纲挈领、直击本质的因素,那就是经济,或者用大白话说,就是钱的事儿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唠唠,这些黄白之物,银子票子,是如何搞垮了大清。

本文主要参考了浙江人民社的新书——《帝国经济风暴:大清帝国最后70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图小程序链接,移步血钻书店。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图片


图片
鸦片

1813年9月14日,白莲教头领林清发动起义,组织了两队人马,共72人,乔装进入北京,在清廷宫中太监接应下,潜进紫禁城,亮出白刃暗器,大杀四方。

有个叫李文魁的莽汉,带了几个手下,边走边砍,一路杀到养心殿。当时的智亲王,见突生变故,临危不惧,施展辣手,亲自击毙两人,并配合大内高手镇压了白莲教的这次暗杀计划,名震一时。

这个智亲王,后来当了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年号道光。

图片

影视剧中的道光皇帝

道光帝虽彪悍,能手刃白莲教的绿林好汉,但这束“正道的光”,却凶不过欧美列强。

地理大发现之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美洲攫取了大量金银,小小的欧洲市场消化不下如此巨额的财富,导致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于是,这俩货产生了一个幸福的烦恼:如何把不义之财花出去?由此盯上了传说中富得流油的东方大国——中国。

自明朝开始,中国政府以白银结算税收,国内自产白银远远不够,只能大量依赖进口。很长一段时间,美洲的白银贡献了世界白银总产量的八九成,后因过度开发日渐枯竭。银子没得挖了,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老牌流氓囊中羞涩,拿不出白银跟中国做买卖,各国对华贸易额猛跌。

这时候,新兴霸主英国看到机会,于1715年在广州设立商馆,竭力扩张对华贸易。到18世纪末,英国进口的中国商品总额,达到所有西方国家进口中国商品总值的90%。

那年头,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棉纺织业发展迅猛,对棉花需求较大,印度三哥这个“英女王王冠上的宝石”有了用武之地,鸦片战争之前,印度棉花一直是中国的最大宗进口货品,白花花的印度棉花如滔天巨浪,一波波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土纺织业。

英国人搞的是三角贸易,先将自家商品卖给三哥,再从三哥那里把棉花卖给中国,最后从中国进口茶叶和丝绸。

但说实话,中国本身也是棉花种植大国,三哥的棉花只是起到补充作用,而英国人对中国的茶叶则如痴如醉,一刻也离不了,这样一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长期处在贸易逆差的地位。为扭转局面,英国人琢磨出了一个“特殊商品”,这个特殊商品就是——鸦片

1820年,英国对华鸦片输出额首次超过棉花,此后几十年里,时移势易,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甚至导致了“银荒”

19世纪初,一两白银兑换1000文铜钱,到19世纪30年代,一两白银则兑换1700文铜钱,银价上涨70%,后来甚至突破2000文大关。随着银价上涨,民众购买力下降,商业萧条,店铺倒闭,悲催的晚清,一片衰败景象。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户部库存白银6000万两,1814年(嘉庆十九年)降至1240万两,到了1850年(道光三十年),仅剩800万两。

道光这皇帝,虽然会武术,没银子也心慌,提出开源节流,自己带头节俭,上朝都穿打补丁的朝服。可惜上行下不效,大清的官员老爷们,依旧是胡吃海捞,还想出种种奇技淫巧,疯狂盘剥平民。比如“截串”之法,今年预征明年的税,明年预征后年的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再比如“捐纳”,说穿了就是花钱买官,某财主花大价钱买了个小官,必绞尽脑汁,鱼肉一方,掘地三尺,也要赚回来,就像《让子弹飞》里拍的那样(“让子弹飞”拍的是民国初年),晚清时代,到处都有“马县长”,遍地尽是“张胡子”。

图片

图片

鸦片本就暴利,人心欲赘难填,为赚得更多,开始走私。当时鸦片的走私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由英国散商在当地行商包庇下,夹带鸦片进入广州黄埔,再流入内陆;另一条由沿海商贩先从澳门购得鸦片,再在外海分批卖给经销商。由于油水太多,一些官府衙役都纷纷手痒,按捺不住要分一杯羹,他们乘坐被称作“快蟹”的武装商船,来往于伶仃洋的海面,装货卸货,不亦乐乎,在这个鸦片带来的风口,把自己的良心喂了狗,大赚快钱。

“武林高手”道光,倒也不是善茬儿,于1839年,派猛人林则徐禁烟,并颁布《钦定禁鸦片条例》,奈何林公虽猛,猛不过西方的坚船利炮,鸦片战争的炮声一响,道光的“钦定”也就算不得数了。

1842年,两江总督牛鉴与英方代表璞鼎查照会,来了个最后的倔强,表示“自禁吾华民之吸食耳”,意思就是鸦片你们随便卖,我不让我们这边的人吸就完了。

如此单方面的“禁烟”,鸦片自然是越禁越多。光是上海一个口岸输入的鸦片就接近鸦片战争前的总量,以至于中国进口商品大多为鸦片所取代。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图片

大案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出了件贪腐大案。

有个叫张亨志的土豪,想花钱捐个知州,携着1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跑到户部打点,正巧他有个弟弟张诚保是银库的保安(库丁),行事颇为方便。

这天,张亨志的姐夫周二,带着11袋银子来到银库,银两入库时,张诚保有意无意,多报了银两数目,周二这个“裙带”装聋作哑,瞒天过海,11袋银子只入库了7袋,昧下了4100两白银。

图片

 种雁过拔毛的事儿,在当时倒也稀松平常,谁料,不知哪个库丁捅了出去,周二在回家路上,被人堵住,强行所要封口费,否则就报官。周二自认晦气,掏了几百两,以为事情到此为止,结果找上门敲诈勒索的人越来越多。几个没得手的,怀着一腔悲愤,上报了官府。

侵吞户部库银不是小事,此案很快被转交刑部,清朝大学士潘世恩听闻,怒不可遏,向道光上了一封奏折,会武术的道光龙颜大怒,老子我上朝都穿补丁,你们这帮兔崽子,还敢侵吞库银!遂令军机大臣与刑部严加查证。

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刑部方面报告,户部本应存有银两1218.2万,实际却只有292.2万两,亏银数额达925.3万两,“马县长”们把大清银库都掏空了。

当时清朝内忧外患,不但要赔偿鸦片战争赔款,还得治理黄河决堤,道光一怒之下,又玩了回“钦定”,令从嘉庆五年至道光二十三年(1800—1843)间的所有库官和查库御使,按照每月1200两的额度罚款,历任管库大臣每月罚银500两白银,查库大臣6000两白银,已故者减半。

即便如此,追缴回来的银两还不到亏空的一半。

贪腐只是一方面,清朝的致命财政漏洞,其实源于它的财政体系本身。

在高中历史课上没打瞌睡的同学都知道,清朝英明神武、还想再活500年的康熙帝做过一件大善事,那就是废除人头税,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口数为征税标准,之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谁料,就是康熙做的这件大善事,成为日后压垮清政府最大的财政包袱之一。

图片

 康熙以后,清朝人口一路飞涨,鸦片战争爆发时,人口已突破4亿。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钱,清政府的国库却仿佛结婚后男人的钱包——日渐干瘪。与此同时,清朝的那些贪官污吏,巧立名目,为了一己私欲疯狂搞钱,结果老百姓也没有怎么享受到康熙的恩泽,反倒一步步走向深渊,许多人被逼得急了,把心一横,啸聚山林,干起绿林的勾当,清政府的统治危如累卵。

就在紧要关头,一个财政上的“小发明”为清朝的苟延残喘又续了一秒。

1853年(咸丰十年),扬州江北大营的军务大臣雷以贤奉命对抗太平军,刚刚到任,他发现到处都是防务漏洞,归根究底是因为兵力太少,府库没钱养兵。这位“雷老虎”灵机一动,想了个点子,令当地米商每销售一石米,便缴纳50文钱。江南乃是产米之地,米店满山满谷,对于这些商家来说,每石米交50文,根本不算事儿。

这一做法收到了效果,“雷老虎”受到鼓舞,写了封《请推广厘捐助晌书》上报朝廷,汇报自己的工作经验,建议按照值百抽一的税率,对商贾进行薅羊毛,还给这种薅羊毛的新方法起了个名字——厘捐

看罢这封奏折,咸丰乐了,赶紧下旨,这么整挺好,全国推广吧。“雷老虎”这个灵机一动的小伎俩,开启了中国税收史上对商人征税的先河。

咸丰一下旨,厘金制度风行全国,结果搞过了头,“举凡一切贫富人民自出生到死亡,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课之列”,也就是说,从摇篮到坟墓,大清的老百姓,凡是做点小买卖的,不论穷的富的,都被征了厘金,如米捐,房捐,船捐,茶捐等。

在运送商品的物流路程上,各地官僚设置了五花八门的厘卡,过一次征一次,一路上要交十几次,往往到了目的地,这单生意也没啥赚头了,由此搞得民怨沸腾。

湖广总督张之洞——我的沧州老乡,深谙厘金恶政之危害,下决心整顿,共计裁撤29个厘卡,所有货物只收一次税,以后沿途经过多少关卡,都不用重复征税。张之洞还设计了一种四联统捐票,每个湖北或进入湖北的商人都发一个,分作收执、查验、缴核、存根四联,商人自己一张,第一次查验留一张,厘局填票后上缴总局一张,局里备案再留一张,各个环节都有查验,谁中饱私囊,谁吃拿卡要,一看便知。

可惜,张之洞此举,动了太多大清官员的奶酪,根本无法全国深入推行,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关税厘金占清朝财政收入总额的一半还多,传统的田赋则降至33.8%。最终,厘金制度带来的苛政,成了清政府饮鸩止渴的毒药,亦成为压垮清朝的最后稻草之一。

图片

货币

当下,中国的人民币相当坚挺,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假以时日,有望与美刀一较高低。但回顾历史,清朝时的货币,却一言难尽。

清朝以白银为硬通货,如果你下馆子,来一壶好酒,再来一碗热粥,配上几斤熟牛肉,问店小2三两银够不够,店小二可能还真做不了主。

为了估算银锭,清朝设置了公估局,但只能鉴定一两以上的银两,一两以下的碎银不被纳入鉴定范围。在交易时也不会细看,这给了一些奸商以机会,用低成色银两冒充高成色,用私铸银两代替官制银两,使得清朝的平民消费者深受其害。

与此相对,晚清民间颇流行外国货币,比如最早打入中国市场的西班牙银圆,其铸造地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西班牙银圆分两种,一种正面是西班牙国徽及皇冠,背面为东西两半球及双柱图案,被唤作“双柱”;另一种是银圆上铸有各个国王的头像,被呼为“佛头”。双柱和佛头统称为“本洋”,后来,又流行墨西哥银圆,上面刻有鹰徽,被称作“鹰洋”

图片

西班牙银圆:佛头

图片

鹰洋

鹰洋等外国货币,在晚清民间大受欢迎,需求远高于供给,一些人见有利可图,便借此换取中国的纹银以获利。外国商人则利用这一点,以银圆在中国收购白银,再拿到国外铸成银币,流回中国,反复赚取差价,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按照度支部的统计数据,仅外国银圆一项,清朝就有1.7亿两白银的流失。

英国人见了眼红,也将他们那条伪善的绅士大腿插足进来,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铸币厂,专门铸造银圆,声称英国制造的银圆,有着标准的成色和重量,将成为最完美的货币,取代本洋和鹰洋。其后,日本、美国也跟进来,相继铸造了自己的银圆。日本人铸造的银圆因印有飞龙图案,被称作“日本龙洋”。

为与列强的银圆竞争,1852年,福建巡抚花沙纳上了一道奏折,建议用纸币代替银两流通,谁料,老百姓不傻,清朝的这种纸币没有准备金等保险措施,官府也没有定量发行的意识,不过是搜刮民财的工具,说穿了不过一张纸,根本推行不起来。

就在满朝大臣一筹莫展之际,我的沧州老乡张之洞又勇敢地站了出来,1887年,张之洞奏请允许他在两广自铸银圆,以对抗外国银圆。这个硬朗的老头,聘请西洋技师,购买外国机器,设立专属机构,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图片

张之洞

张之洞心思缜密,成色不以洋银的七钱二分为准,多加了一分五厘,老百姓消费者得知这一点,必然会选成色更高的自铸银圆。

可惜,在当时,大清的白银早已大量流失海外,银子已成奢侈品,根本没有余力让张之洞再在银圆上加码,户部对自己的家底儿一本清帐,带头反对,光绪没办法,只得命张之洞暂缓规划。

张之洞并未停下脚步,他建造了广东钱局,与英国汇丰银行商议,让它代为铸造,由于有现成的模具,只需正面加上“光绪元宝”字样,背面加上蟠龙纹即可。张之洞策划的银圆,正面刻有广东省造,背面有蟠龙纹,因此被称作“龙洋”。

图片

龙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正赶上国际银价暴跌近一半,其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破天荒提出清政府赔偿9.8亿两白银,这个天文数字击穿了清政府的承受底线,雪上加霜的是,清朝统治者被洋人一通忽悠,以为赔款要以黄金的价格支付给对方(西方国家实行金本位),在金银兑换不等价的情况下,拿着白银去兑黄金,又被狠狠宰了一刀,造成了所谓的“磅亏”,多花了整整800万两白银。

1905年,清政府痛定思痛,开始币制改革,朝中官员为本位币采取“两”还是“元”,大吵其架。其中,张之洞、袁世凯、鹿传霖支持以一两银币为准,度支部尚书载泽等人支持以七钱二分的银圆为准,直接与西方银圆看齐。

两边争执不休,最后搞了个投票,主张用两的有11个省,主张用元的有8个省,“一两派”占了上风,光绪准备发布上谕,将本位币定为“两”,谁料,就在此时,突发变故,光绪和慈禧相继“病逝”,此事便搁置下来。

1909年(宣统元年),载泽再议币制,给张之洞和袁世凯扣了不少帽子,并于次年颁布《币制则例》,将中国国币单位,定名为“圆”。

从铸造通用国币,到清朝灭亡,清政府一共发放了大约2亿元银圆,多为溶化外国银圆和旧龙洋改铸,仿佛一个象征清朝覆灭的隐喻。

图片

房事

1882年,上海商界巨头徐润达到了巅峰时刻,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商。

他有个套路,先把房屋抵押给票号或银行,拿到资金后再购置房产,然后继续抵押。徐润眼光毒辣,每次都能看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段,低价买下,开发后高价卖出,逐渐积累下泼天的财富。

到了1883年,上海有家名为金嘉记的大商号,因亏损56万两白银而倒闭,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金嘉记的破产,让其上游的40多家钱庄贷出的钱收不回来,为弥补亏损,这些钱庄只得暂停发放贷款,并着力收回旧贷。这样一来,那些靠着贷款拿地,循环谋取暴利的商号惨了,资金链一旦断裂,就是倒闭的下场。

作为房地产龙头,徐润损失最为惨重,他的大部分房产都是靠抵押贷款而来,等于大火烧了毛毛虫,手中股票全部成为废纸,并背负了250多万两白银的债务。徐润挨到光绪九年(1883年),再也撑不下去,只得宣布破产,拿出全部资产抵债。

徐润这类搞房地产的谋取暴利,靠的是“银行贷款”,当然,那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银行,有的是银号,而晚清最知名的银号大老板,叫做——胡雪岩。

图片

胡雪岩

胡雪岩靠为左宗棠办后勤发家,是左的钱袋子,另一个晚清重臣李鸿章,也有个钱袋子,名叫盛宣怀。两边常常互相较劲,暗中斗法,由此闹出一个惊天大案。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没想到那一年遇到虫害,气候也不好,出现生丝减产。胡雪岩以为外国也如此,便花了2000万两银子买光了国内的生丝,打算高抛低吸,大赚一笔。不料,洋人不想让胡雪岩坐地起价,控制海关阻止中国生丝出口,胡雪岩进退两难,只得低价处理,赔了800万两银子。

不得已,胡雪岩只好从自家的阜康银号调款,李鸿章和盛宣怀看到“踩他一脚”的机会,便制造舆论,说胡雪岩的银号要破产了,生怕血本无归的民众,纷纷涌到胡雪岩的商号大门口,要求兑取现款,前来取款的民众几乎踏破了银号的门槛。在盛宣怀的授意下,其他各大银号纷纷表示爱莫能助,不向阜康银号借调资金。

1884年,阜康银号及其分号,在短短几个月内倒闭,紧接着,一纸诉状递上朝廷,告胡雪岩贪污挪用国家粮饷,给了胡雪岩致命伤害,第二年,胡雪岩宣布破产。

胡雪岩阜康银号的轰然倒下,砸死了一大片钱庄,包括当时北京城最有名的“四恒”:恒兴、恒和、恒利、恒源。

图片

股疯

20世纪初,苟延残喘的大清帝国处在崩溃边缘,就像一个全身器官衰竭的病人,等待着最后那刻到来。

当时汽车工业初兴,引发全世界投资热潮,其中以橡胶工业尤为火热,橡胶作为汽车原料,其价格在世界市场一路飙升。那年代,橡胶在中国被称作橡皮,随着汽车业的火爆,一众橡皮公司被金融市场疯炒。

有个叫麦边的英国商人,搞了个兰格志公司,在上海兜售橡胶股票,为了宣传,他苦思冥想,写了篇《今后之橡皮世界》的爆文,一经刊出,反响巨大,人们看到这篇软文,争先恐后地买起橡皮股票。

从1909年开始,橡胶的价格坐上了直升电梯,一路猛涨,1910年时,已达153便士,而它的种植成本,却只有18便士。在此影响下,一大堆橡皮公司的股票突然冒了出来,打着各种噱头进行销售,兰格志的股价在几天内,从100两白银飙升至1000两白银,最后经过一个月暴涨,稳定在1500两左右。所谓人为财死,许多人着了魔,赌上全部身家,去买兰格志的股票,却未曾想到,万丈深渊就在脚下。

图片

兰格志股票

1910年下半年,橡胶市场最大消费国美国,意识到泡沫即将破裂,宣布抵制对橡胶的消费,国际市场橡胶价格急转直下,上海的橡胶股价也跟着一路下跌,昔日金贵的股票全都成了废纸,无数投资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这个关键时刻,清政府本应及时救市,承担起中央银行的职责,奈何清廷的钱,全都用来偿还那9.8亿的庚子赔款,哪有闲钱救市?

1910年这场晚清股疯后,上海最大的票号义善缘宣布倒闭,在商人和平民的哀嚎声中,大清帝国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一剑封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紧随其后的,是大清帝国的灭亡。

清朝的覆亡,是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失败,更是思想和观念的失败,就像道光帝空有一身“武功”,能手刃白莲教杀手,却脑袋空空,处在闭关锁国造就的信息茧房,看不到这时代的大戏已经唱到了哪一出,更对付不了自己所鄙视的“西方蛮夷”的战船和蒸汽机。

图片

从清朝灭亡往前倒推15年,也就是1895年,晚清状元张謇在张之洞委派下,于江苏南通建立生钞厂,另一个状元陆润庠,则在苏州创立苏纶纱厂,一时间,江南江北两大状元同时下海,投身商业,石破天惊,引起众人瞩目。同样是在这一年的前后脚,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以推翻清廷为己任,领导了广州起义。

在晚清残阳如血、大厦将倾之际,古老的东方,正酝酿着新的生机。

  今日荐书:
《帝国经济风暴
ˇˇˇˇ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图片

图片

END

本文作者:哲空空,血钻故事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