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外散寒湿,内散脾湿的小方子:苏叶+生姜泡茶

 有缘者可网诊 2021-11-17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昨天晚上,我受邀做养生直播。六千多网友和我一起交流。短短一个小时,意犹未尽。

   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没说出来。

   比如说,我特别想嘱咐朋友们,关于夏季胃肠感冒的事儿。

   什么是夏季胃肠感冒啊?我告诉你,就是外感寒湿,内伤脾湿。这是我们在夏天特别容易遇到的情况。

   现在,我请你记一个小配伍。你记下来,我再给你讲背后的道理。

  


   准备中药紫苏、生姜各9克。两者一起放入水杯里头,用刚烧开的沸水来冲泡。闷泡10分钟,立即饮用,务必以能耐受的温度趁热喝。可以一边喝,一边加热水。喝的时候,避风寒,不要让电扇或者空调来吹你。上午一剂,下午一剂。切记,阴虚火旺的人、气血亏虚的人不要用。感冒以后出汗比较多的人,不要用。

   这个小配伍到底有什么妙处呢?我总结四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一腔正气”。

   怎么个一腔正气呢?我给你从头说。

   你记住,夏季的胃肠感冒啊,病因病机就这么一条,即外感寒湿,内伤脾湿。什么症状呢?就是外头有寒湿困遏肌表的症状,比如说恶寒、发热、汗少或者无汗,肢体酸困沉重疼痛,同时内有湿邪困脾的症状,表现为恶心、欲呕、胸闷、便溏、腹泻、胃胀、食欲不振。就是说,这个人肯定是着凉感冒了。但是在着凉感冒的同时,上吐下泻。

   你看看,这个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天,很容易出现。中医术语,管这个叫做“外感夹湿”。现代医学临床,叫它“胃肠感冒”。

  


   这个时候啊,可以说人的正气就没了!你想啊,体表有寒湿,体内有脾湿,寒湿二气猖獗于体内,你的身体哪里来的正气啊?

   这时候怎么办?到药店去,店员往往给你推荐一些中成药。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只给你讲代茶饮的小方子,在一定程度上来缓解症状。这就是我开篇提到的,生姜和紫苏的配伍。

   这个配伍啊,严格说,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的紫苏,性味辛、甘、微温,入脾经和肺经。它一方面可以解表散寒,散体表的寒湿,一方面还可以行气宽中,除在内的脾湿。这就是所谓表里双解。其中的生姜,我们都知道,入肺经、脾经和胃经,外能散寒,内能化湿和胃、提振脾阳。它们配合起来,恰好起到外散寒湿,内化脾湿的作用,令阳气通行肌表和脾胃,恢复我们人体的一身正气。

  


   当然了,如果你问,这小办法,真能比成药还好用吗?我告诉你,未必。这两味药啊,不过是善于治疗胃肠感冒的小药对。它适合在早期,刚刚感觉不适的时候,立即应用来缓解症状。它适合轻症患者。其效力,远远不及羌活胜湿汤、藿香正气汤这样的传统配伍。由于两味药性味偏辛温,所以阴虚火旺、有出血性疾病倾向,以及气血虚弱者,要慎用,或不用,以免伤正。尤其是素体阴虚而感冒的,更要慎用。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