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张广 | 感恩,我永不休止

 天下孝义人 2021-11-17

往期回顾 

·  怀念我的爷爷张振伦

·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三皇庙

作者:任张广
在孝义中学诞辰六十周年之际,回顾在母校温暖怀抱中成长的经历,令我感慨万 千。是孝中给了我无限恩典,同时也教我学会了感恩。这感恩之情催我终生奋斗不止。
1963年我从温泉中学初中毕业时,由于家庭困难父母无力供我上普通高中,我决 意报考费用少的汾阳师范,以教书育人为终生职业。不知何故收到的却是孝义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高兴之余我更多的是担忧,我担心家庭无力供养,我会中途辍学,硬着头皮凑够学费,扛着行李走进了孝义中学。高一第一学期尽管常常经受着无钱的困扰,但总算坚持下来了。秋季开学在即,我正为学杂费犯愁,班主任张心睿老师告诉我,这学期有了你的人民助学金,而且是甲等。这个消息使我喜出望外。按规定,当时孝中甲等助学金是每月7元,享受该级助学金的还可免除学费。这样,我每月7元的助学金支付每月7元的伙食费,每学期只交3元左右的书本费即可。期间64年65年暑假,学校和班主任张心睿老师还联系有关单位组织我们贫困生进行勤工俭学。我和我班谢学文、张还保等十几位同学在县药材公司建筑工地劳动,每天1.5元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收入45元;65年暑假我与我班的李云庞同学在县石油公司负责清除场地杂草和淋石灰,日工资1.7元,一个月收入50多元。当时尽管劳动十分艰辛,我俩的手指头都被石灰腐蚀出血红的口子,但求知的欲望,让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人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所得,较好地为我解决了高中期间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我得到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爱,从心灵深处深深感受到党和人民的关怀,深切地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爱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报答党和人民,报答学校和老师的关怀。从那时起,感恩便成了我学习和改造自己的无形动力。

当时学校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的班主任张心睿老师责任心很强,公道正派。他除了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还十分注重每个同学良好品行的养成。班里风气很好,多数同学积极上进。我记得一次张老师和我们一块学习关于《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这篇报告文学时,班里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是我们净化心灵的主要篇章,《革命烈士诗抄》 几乎是每个同学的座右铭。共青团员自觉地以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炼自己。《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欧阳海之歌》等大块头的红色小说不断地给同学们补充着正能量,不间断的学雷锋活动让我们懂得分明的爱憎,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品行。三年的高中教育不但让我学到了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由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成长为初步懂得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有志青年。
“文革”开始,我的大学梦破灭了,当我因为“报国无门” “前途渺茫”而苦恼的时候,解放军大学校为我们敞开了大门。1968年1月我和同班同学吴汉国、杨正英、王枢等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穿上绿色军装之日起,我在学生时期积蓄的革 命激情开始充分释放。我立志做一个雷锋式的好战士,决心为保卫祖国而献身。在这期间,孝中养成的热爱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使我受益匪浅。工作之余,我博览群书,从中寻找领袖的足迹,探索他们的成功奥秘,思考自己怎样才能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步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深刻认识到感恩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这样,我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感恩的责任感,不 论在部队还是地方,都能做到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不论职务高低,待遇好坏,只要能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2007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总觉得还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对孝义父老乡亲有益的事情。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市部分企业家慷慨捐赠,2009年我会同政协及政府部门退下来的几位老同志组建了山西省第一家县域内的扶贫基金会。从此我们拾遗补缺,协助政府做一些社会救助工作。帮助别人,幸福自己。那些处于病困中的群众,由于得到及时救助,从而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能为群众解困,为政府分忧,为党争光,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感恩,关键在于确立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 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的十倍努力百倍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感恩、回报是让人倍感幸福的美事。我将永无休止,毫不懈怠地走下去。
原载于《雨润无声——校友回忆录》

作者简介


任张广,19475月生,山西交口县桃红坡镇东岭村人。孝中老高11班学生。大专学历,经济师,任孝义市扶贫基金会理事长。1968入伍后,历任文书、助理员、干事、股长、科长(副团)、人武部部长。孝义市(县)委常委、孝义人武部政委。转业后,历任孝义市政府副市长、孝义市委常委、市纪检委书记、监委主任、政协孝义市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主席、党组书记。2007年退休。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