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氏论坛钟氏源流研讨(55)与杨山、大元宗亲的商榷

 兴宁岗背鍾 2021-11-17

钟氏族谱,钟氏宗亲,钟氏历史文化,钟氏源流研讨资料
与杨山、大元宗亲的商榷
——兼谈修谱建议

广东蕉岭鍾怀庆 福建上杭鍾汉标

最近,我们拜读了谱办副执行编辑大元宗亲的《鍾离启姓始末考证》《追根溯源考源流尊祖敬宗编宗谱》和谱办副执行编辑杨山宗亲的《宋襄公之孙鍾离是子姓肇衍鍾氏的唯一节点》大作。两宗亲的大作,以渊博史识,严谨史论,把鍾姓源头定格在“鍾氏,公孙鍾离之后”,阐明了宋襄公之孙——公孙鍾离的启姓时间、启姓地点与启姓原因,很有说服力,是难得的姓史研究佳作。

两宗亲对鍾姓源头的主体认定,也是近十年来包括我们在内的众多宗亲,不唯“权威”,不懼“帽子”,坚持以谱为凭,以史为证,与“鍾姓烈、接两系论”教义玩釜底抽薪游戏的结果。能否尘埃落定,成为鍾姓源头研究的基本结论?有待宗谱编委会审议。

两宗亲的姓源研究很有深度,但在阐述中,我们认为也有些任性,似乎插入了一些与主题不大相关的论述,有些释义尚须商榷。联系到最近谱办宗亲带着分“烈系源流”“接系源流”两册的“编谱大纲”,回避源流方面的讨论,到各地专心查族谱,“校对”支派世系。我感到即使“鍾氏,公孙鍾离之后”能盖棺定论,姓源研究也只是刚刚“破冰”,修谱还任重道远。更要确定一些原则、制度,构建宗亲之间,尤其是编辑成员之间的共同话语平台。

合格的姓源,不仅要反映历史本身的风云变幻,也要回应现实思想多元化的风云变幻,解决接地气问题。搞清史实很难,但可以做到。最难应对的,是单纯抄引谱书,不以史实支撑,缺乏深入考证的“随口说”,以及编辑部里“领导无核心”,“工作无中心”的松散状态。

我草拟本文,既是与杨山、大元宗亲商榷,也是对编委会的进言,谨供参考而已。

一,“从众心理”与“唯史务实”相结合问题。

鍾姓的起源或由来,其实很简单明了:

春秋时期,宋襄公的次子禦公有个儿子名“黎”,史书称公孙黎。宋成公元年(公元前619年)宋国宫廷内乱,互相杀戮,公孙黎避祸逃奔楚国,被楚王命为大夫,邑于鍾离,后受命修南音,为乐尹,职官“宗伯”。人们尊称为公孙鍾离,或以官职称为宗伯。后人以公孙鍾离曾邑鍾离,遂以鍾为氏。至汉代,公孙鍾离后裔鍾接公徙迁颍川长社,适逢姓氏合一,接公就成为颍川堂鍾姓一世祖。就是这么回事。

姓源的真与讹,本来不能以认定的“众、寡”定论,只能追溯历史,还源历史,客观分辩。但是,有些族谱记载“周成王封微子启承子姓,开宋国”,鍾氏是“宋微子之后,源于子姓”,有的甚至称微子为鍾公。如此认定并非岀于考证,而是循古的“从众心理”。

鍾氏为“宋微子之后,源于子姓”,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命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探秘。其中也不乏“唯史务实”者,认为称“鍾氏是宋微子之后,源于子姓”,与史实不符。

杨山、大元宗亲的大作认定鍾氏是“宋微子之后,源于子姓”,没有任何论证,也是“从众心理”。按他俩的史识,不难分辩这个认定的“真”“讹”,他俩聪明”的回避,是一个遗憾。

历史是己经过去的事,一个有作为的姓族,要勇于担当,能够坦然面对历史,不管它带给我们是“荣耀”还是“耻辱”。我无权决定今后的鍾姓总谱对姓源的描述,是釆用谱书习惯记载,以“从众心理”为上策,抑或“唯史求实”,还原历史真面目,同时引导广大宗亲坦然面对为上策?但是我要求编委会,要把采用原则和理由说清,不能回避真实的历史。

A先说“鍾氏为宋微子之后”与史实不符。

1马来西亚学者、锡解宗长著有《鍾氏源流考证》(载2005年马来西亚第11届世界鍾姓大会会刊),详细剖析了众说纷纭的鍾姓源流,铿锵地指岀“鍾姓与鍾离姓、伯姓、宋姓,与微子,完全攀不上关系。”否定“鍾氏为宋微子之后”。

2前清三甲进士,嘉庆年间清宫六品翰林院检讨、四川内江文寿先贤,研究族谱25年,得岀结论:“旧谱云(鍾姓)为微子之后,似与古书不合。”也不认“鍾氏为宋微子之后”。

3南宋抗金名将文天祥,在戌马倥偬中为江西赣县桃溪《鍾氏族谱》撰写的序文,称“鍾氏岀自微仲之后……”。更多史料证明,宋国历代王公是微仲衍之子宋公稽的后裔,不是微子启后裔。把微仲衍后裔说成是微子启后裔,不合伦理。

4“周成王封微子启承子姓,开宋国,继殷祀……”,这类习惯说法,很难成立。

其一,微子启生前只有两次受封赐。他本名“启”,殷商帝乙封其于微地(今山西潞城县),从此得名微子启。第二次在周灭商后,武王在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商故地承商祀的同时,念微子启助周伐纣有功,徙封其于孟渚之滨(“徙封”就是迁岀殷都,另予赏赐安置),即山东曹县地(泛指东海,今江苏微山),为殷长侯,准其奉祀其父帝乙。

其二,周公平乱后的“成周大会”之前微子启己经老死,宋国建立在“成周大会”之后,何来微子启建宋国?

周公“平乱”期间,微子启老死微山就地安葬,微山县、微山湖因此得名。微仲衍本名“衍”,微子死后“衍”袭位,因此称微仲衍(注:“仲”,第二也),不久也老死,他俩都无缘周公平乱后的“成周大会”。“成周大会”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分封诸侯事件,周成王按“公、侯、伯”不同等级的爵位封了100多个国(实质就是赐“氏”),封微仲衍之子稽为宋公(“公”为爵位,位高于侯、伯),为西周侯国宋第一位君主。没有追封微子启、微仲衍任何称号。

其三,考微子启的年龄,可证明微子启、微仲衍不可能执政宋国。

微子启、微仲衍与商纣王是异母兄弟,纣王之母是“帝后”。微子启比商纣王年长10—15岁,商亡时纣王60岁,微子启是75岁左右。查中国古代君王即位时的年龄,最大的是武则天,时年67岁;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皇帝89岁。有些族谱或史书,尤其蔚伦前辈的《鍾姓源流史》响当当地说,周成王封微子启建宋国,执政31年,微仲衍袭位后执政33年。按这个阐释,就是12岁的周成王封78岁的微子启建宋,执政到109岁老死,微仲衍104岁继位,执政到137岁老死。这不可能是史实,而是天方夜谈。

B再说鍾姓“岀于子姓”之疑。

称鍾姓“岀于子姓”的情由,无非两方面,一是“姓不变”,宋国主公从宋公稽是子姓,其后裔直至公孙黎必是子姓。二是公孙黎后裔以其邑于鍾离遂以鍾为氏,子姓就是鍾氏衔接点。

姓与氏在春秋战国以前有严格区别,“姓”字由“女”“生”组成,以别血统,“血统”不会变,所以“姓不变”;“氏”以别居住地和分支,如邑、都,等都是氏。随着社会发展,姓与氏的内涵不断扩展。例如,姓由从母系转为从父系,有了赐姓和以祖輩谥号为姓,等等;立氏的原因则更多更复杂。但姓别血统、氏别分支和居住地的基本内涵没有变,无需引经据典论述。

其实姓可变。姓若不变,中华姓氏就不会由黄帝时代14姓变成近代的百家姓、千家姓。

子姓也变。“子姓”原是“好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去“女”傍为子姓,封于契,岀于黄帝之子,夏为侯,商为帝,周为公,历史悠久。

在《百家姓》中,源于子姓的现代姓氏分4大类共30姓;彝族学者白寿彝考证宋国殷商子姓遗民,先后共衍生了51个姓(《中国通史》第四册)。有学者统计,由子姓演绎而来的汉族各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20%。但是,以上4大类共30个姓中,以及宋国殷商子姓遗民衍生的51个姓中,都没有鍾姓。在宋国700多年的历史中,难于找到鍾姓先人的蛛丝马迹,宋国灭亡后国人以宋为姓,自古“孔宋同宗,宋戴一家”。鍾姓的发生与发展都不在宋而在楚。

宋国主公的姓也变。有些史书和老谱认定宋国君主是子姓,这个认定最多“对”50%,“不对”方面是宋国主公的姓并非“铁板一块”一成不变。史书证实,宋戴公、宋武公的后裔先后以祖辈谥号改为戴姓、武姓。《古今姓氏书辩证》说“戴氏岀自子姓,宋戴公以后,以谥为氏”,但韩非子说“战国之宋非前日子氏之宋”,宋国就在姓戴的宋王偃手中复灭。那么,宋戴公、宋武公之后几代的宋桓公、宋襄公父子,以及他们的后裔公孙黎等,究竟是承戴姓,还是武姓,抑或仍是子姓?可能都给湮没了。如果说可以上溯至子姓,那么为何不再上溯至黄帝姫姓?

二,鍾氏与鍾离氏是否同源的问题。

在史书中,公孙鍾离岀现时间是公元前620年、鍾仪是公元前584年、鍾建背楚昭王胞妹为前512年;“天才丑女”鍾离春之父鍾离信岀现是公元前447年。

从杨山、大元宗亲的论述可以看出,鍾氏曾围绕着“鍾离氏”先后三次折腾:先,鍾仪、建等以公孙鍾离邑于鍾离,不以鍾离为氏而以鍾为氏;然后,鍾仪、建等的后人为纪念先祖,又倒回去以鍾离为氏,所以鍾仪、鍾建之后有鍾离信、鍾离春父女等,一直传至鍾离接;最后,鍾离接又拆“鍾离”单姓“鍾”。谱办编辑部的“编谱大纲”,分成“烈系源流”“接系源流”两册,其中“接系”源头,就是“鍾离接拆'鍾离’单姓'鍾’”。

1湖南蓝山《鍾氏族谱·序》在批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鍾姓”渊源时,就指岀居住在颍川长社的接公,不是折“鍾离”为“鍾氏”;以“刘(邦)项(羽)时期的鍾离(氏)煙没春秋时期之鍾氏”是谬误的。

2马来西亚锡解宗长的《鍾氏源流考证》(同上),也认为“鍾姓与鍾离姓完全攀不上关系。”

3公孙黎邑地是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凤台县一带的“鍾离邑”,还是今安徽凤阳的鍾离国?

前几年,怀庆宗亲曾专题剖析扑朔迷离的“鍾离”,发表了《鍾离浅释》,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鍾离地望不同。

周成王分封诸侯时就封有锺离国,最初在山东古承水一带(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大沙河)。

西周之初,古承水锺离国,参与了东夷徐、奄(赢姓后裔)等17国叛乱,被西周逼迁到曾反对殷商的淮河南岸林方、人方之地——安徽夏汭、巢、州来毗邻地区(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凤台县一带)。不久,再东迁至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镇建锺离国,楚属州来国随即在锺离国故地设置锺离邑。

据南朝宋裴洇《集解》引东汉末年服虔曰:“锺离,州来西邑也”;唐修《晋书》卷15《地理志下》“扬州”条注:“锺离为州来邑”等注释,证明周代州来国之西确有锺离邑。

《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年)、二十三年(前519年)、二十四年(前518年)载“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葴尹宜咎城锺离,薳启疆城巢,然丹城州来”所指就是这个地方。《左传》载,成公七年(前584年)吴国发动规模宏大的对楚及其附属国战争,“吴伐徐、伐巢、入州来”“蛮夷属楚者,吴尽取之”,说明公元前584年之前,锺离邑为楚属,后被吴占领。

此后,吴楚在这一带常有拉锯之战,但锺离邑仍为吴控制多年,属楚管辖时间很短。公元前518年,边民因争田釆桑事引起纠纷,吴王僚一怒之下,灭掉锺离邑(见《史记·吴太伯世家·王僚九年》,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据《春秋》载,从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开始,越连续攻吴,由于伯州犁之孙——吴大宰伯噽好大喜功,贪财贪色,内残忠臣,外通敌国,使吴国在拥有绝对优势下逐步衰败,最终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年)被越所灭,伯噽被越王处死。越国将锺离邑还给楚国,楚国委派官员管理。由此可以证明楚属州来国在锺离国故地设置了锺离邑,也称州来西邑、州来邑、锺邑。

公孙黎奔楚时间是宋成公元年(公元前619年),这期间,以鍾离为名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楚属州来国在锺离国故地设置的锺离邑,公元前584年之前一直属楚管辖;另一个是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镇附近的鍾离国,公元前447—445年后才被楚佔领。可见,公孙黎邑地必然是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凤台县一带的鍾离邑。这里的原住居民锺离氏己徙往今蚌埠市凤阳县另建锺离国,楚王把落难投奔的公孙黎安置在这里既简便又不失礼,公孙黎后裔以公孙黎邑地(鍾邑)为鍾氏也顺理成章。

公孙黎奔楚时,凤阳锺离国还不是楚辖地,楚王不可能把从宋国投奔来的公孙黎安置在别人的领地上。凤阳锺离国在安徽六安市之东100公里外。它是西周时期从今寿县、凤台县一带徙来的、相对独立的侯国,拥有自己的军队,较大范围领土和相当实力,春秋时建成锺离城,传到锺离公鱼又时约为公元前500年。长期以来,凤阳锺离国与有扩张野心的南方楚国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被楚国视为北扩东侵的路障。公元前447—445年间,楚国以“成公十五年晋、鲁、齐、卫、宋、郑、邾,并会吴于锺离,共商对楚”一事为借口,将其灭掉,楚以其地置锺离县,此后未复国。楚灭凤阳锺离国后,担心引起各诸侯指责,就将锺离国君臣民迁至湖北汉阳军(汉川东)。杨山宗亲所指的“鍾氏西迁”,或许就是凤阳鍾离氏的大迁徙。

凤阳锺离国是锺离氏大本营,假设公孙黎邑于凤阳锺离,人们不可能尊称他为公孙锺离,因为相对于锺离国君,公孙黎能算什么?其后裔也必然“入乡随俗”称锺离氏,不可能在庞大的锺离氏群体包围圈里独挚鍾氏。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馆长钱仁发先生也是误认鍾氏邑于凤阳锺离,所以认定“今汉川东五里墩锺离城遗址,就是锺离人所居地。后人不忘其祖,多以锺离和锺为姓。锺离姓和锺姓是血缘相同的一家人。”

凤阳鍾离国也不可能是伯州犁和烈公的食邑。伯州犁在楚国的年代,据《左传》为公元前576—前541年,这时凤阳锺离国非楚辖地;据说宋王偃赐封烈公的年代是公元前318年,这时凤阳锺离国己为楚灭另置为县,“周礼”相传的土地分封制己经解体。

三,必须严谨阐释“鍾离”“公孙黎、州黎、公孙鍾离”。

1鍾离是地名,公孙鍾离是人称;鍾离地名历史悠久,地望几迁,公孙鍾离只是鍾离的匆匆过客。地名与人称不能混淆。不能把“公孙鍾离”称为“鍾离”。杨伯俊《春秋左传注》就说“孔叔奔鲁,公孙黎奔楚”。《左传》等史书、老谱中的“鍾离”基本上都指地名,对人称则明确称公孙黎、公孙鍾离或鍾离公,特定情况下才称鍾离。

2公孙鍾离名“黎”,不是“氏鍾、名离”更不是“姓鍾、名离”。公孙鍾离奔楚之前在宋国,名为“黎”,因为他是襄公之孙,王孙三代以内不称姓,不用氏,子称公子,孙称公孙,所以称公孙黎。奔楚后邑于鍾离,后人称为公孙鍾离(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公孙黎奔楚后自称公孙鍾离)。公孙鍾离没有必要自己降低身份称氏称姓。把公孙鍾离释为“姓鍾、名离”或“氏鍾、名离”可能是错误的,否则同样可以对号入座,可释为“氏宗、名伯”或“姓宗、名伯”

3公子禦或许不是宗伯。

首先要从春秋时期的礼乐崩坏说起。宗伯是西周六卿之一,掌邦礼、辅天子的重臣,由天子挚亲担任,亦称宗人府,世袭制。除鲁国以外,宋、晋、郑等国均有宗伯职官。说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不一定确切,但是春秋时期是社会文化重大和激剧转型期却是事实,东周天子“天下共祖”威风不再,诸侯之间征战无力制止,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成风,表明旧的宗法政治和上古传下的礼乐土崩瓦解。西周大宗伯、小宗伯纷纷散逸列国以宗为氏,各诸侯国的宗伯也失去昔日的威风。公子禦是王子非太子,按周礼该辅佐君主,这己是春秋中期,宋国还有没有“大宗伯”?禦公辅佐襄公还是成公,禦公被宋人所杀后,能否传位于公孙黎为“宋宗伯”?不见史书记载。

其次,成公十七年(前620年>禦弑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君,《史记》载禦公为宋人所杀,杨伯俊《春秋左传注》虽持异议,但也没有证明禦公生死与去向。禦公夺权弑太子和大司马自立,可能是突发事件,但其平时的品质表现总有端倪,襄公或成公能接受他“辅佐”?禦公夺权被杀次年(宋成公元年。即前619年),公孙黎就逃亡奔楚,怎么能夠、又什么时候袭父职成为辅佐昭公的“宋宗伯”?昭公敢不敢用弑兄仇人之子辅佐自己?似有很多疑问,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认为,不宜认定禦公是“大宗伯”、公孙黎为“宋宗伯”,公孙黎是实实在在的“楚宗伯”。公孙黎奔楚后先为大夫(小官),后为乐尹,楚与宋不同,楚特别注重音乐,乐尹专管音乐,人们按习惯称宗伯,这时的宗伯或许没有“辅佐君王”“位仅次三公,为六卿之一”的含义。

4“州黎”可能是“鍾离”的笔误,或许不存在。

一是“州黎”与“鍾离”音相近,尤其淮南地区几乎相同。世间怎么能那么碰巧,宋国的“州黎”奔楚后,就邑于“鍾离”,变成“鍾离”?二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一般以单字为名,以两字为名的人虽然有,但极少,大概那个时代人口不多,以单字为名简洁也不易重名,以至成为习惯。另有一种说法,春秋战国时期凡贱人或犯科者必须以两个字为名,是当时的一种惩罚手段。

四,金童之“鐘”有姓的义项。

怀庆宗亲赴台湾访问时,银昌等旅台宗亲特地介绍了台湾“鐘”姓情况。“鐘”姓是客观存在的群体,他们对自己的姓源有美好的阐释。尤其在宜兰县,鐘姓与鍾姓亲如一家,平等友爱地融於鍾姓宗亲会中。我们认为,辞书也会有某些局限性,大元宗亲据辞书认定“金童之'鐘’没有姓的义项”,'鐘’作为姓氏,乃笔误或臆断所致”,与事实不符,对鐘姓不夠尊重,会伤害鐘姓宗亲的自尊与情感,建议不说为好。

结束语:历史上有些事情往往极为相似。商代帝乙封“启”于微地,因而有了微子或微子启之名;春秋时期人们把邑于鍾离的名人公孙黎称为公孙鍾离,两种情况可能相同。古代立氏定名不像现代那么严格,大家叫习惯了就好了。或许公孙黎生前,根本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后人称为公孙鍾离和宗伯,更不会料到后裔会以他生前邑于鍾离遂以鍾为氏,成为鍾氏始祖。战国以前的氏不等于姓,氏与姓合一在汉代,始作俑者就是“太史公”司马迁。鍾姓第一人,是汉代颍川郡的接公。

2015·6·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