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清热剂(二)

 壹亩莳 2021-11-17

1.可治疗黄带的方剂是(单选)

A.导赤散

B.龙胆泻肝汤

C.普济消毒饮

D.黄连解毒汤

E.以上都不是

2.左金丸中吴茱萸属于(单选)

A.君药

B.臣药

C.佐制药

D.佐使药

E.反佐药

3.症见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单选)

A.导赤散

B.左金丸

C.龙胆泻肝汤

D.清胃散

E.黄连解毒汤

4.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是(单选)

A.疏散风寒

B.升阳举陷

C.清宣胃热

D.解肌透疹

E.以上都不是

5.芍药汤与白头翁共有的药物是(单选)

A.黄连

B.黄芩

C.黄连、黄芩

D.黄连、黄柏

E.黄芩、大黄

图片

答案和解析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龙胆泻肝汤主治: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瘘,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故B对。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方中重用黄连为君,一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二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三泻心火,寓“实则泻其子”之意。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莫。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二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三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味面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故吴茱萸为佐使药,D对。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左金丸主治: 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故宜选用左金丸,B对。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二药相伍,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升中有降,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
 
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芍药汤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炙甘草、大黄、黄芩、 官桂;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共有药物为:黄连,故A对。

图片
 
图片
细目五  清脏腑热
01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 竹叶适量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心火下移于小肠所致。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选用甘寒质润,人心肾二经的生地,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损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清热解毒,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用“梢'尚可直达茎中而止淋痛,为佐使药。四药合用,甘寨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本方选药配伍,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其实的治则要求十分吻合,《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 五字概括本方证之病机较为贴切。

02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车前子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瘘,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为法。方中选用大苦大寒的龙胆草,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君臣配伍,增强泻火除湿之力。湿热之邪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配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疏,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升发之机,故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以上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全方配伍特点:苦寒清利,泻中寓补,降中寓升,以适肝性。

运用:
(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肝胆实火较盛, 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3) 使用注意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03
左金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一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二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三泻心火,寓“实则泻其子”之意。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莫。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二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三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味面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全方配伍特点:辛开苦降,肝胃同治,寒热并用,主以苦寒。

运用:

(1)辩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黄连与吴茱萸用量6:1。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痛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04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各一两 炙甘草一钱 粳米一撮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05
清胃散
《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 牡丹皮半钱 黄连六分,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千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治宜清胃凉血。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二药相伍,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升中有降,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伤耗阴血,臣以丹皮凉血清热。生地凉血滋阴,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又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热毒内彻而解。《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06
玉女煎
《景岳全书》

组成:石膏三至五钱 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 麦冬二钱 知母牛膝各一钱半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07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一两 当归半两 黄连半两 槟榔 木香 炙甘草各二钱 大黄三钱 黄芩半两 官桂二钱半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治宜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耗伤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体现“调气则后重自除”之义。四药相配,调气和血,共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配以少量肉桂,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能制约芩、连苦寒之性,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

全方配伍特点:主以苦燥,辅以甘柔,佐温于寒,气血同调,通因通用。

运用:

(1)辩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原方后有“如血痢则渐加大黄,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可资临床参考。本方在运用时,如苔黄而干,热甚伤律者,可去肉桂,加鸟梅,避温就凉;如苔腻脉滑,兼有食积,加山楂、神曲以消导;如热毒重者,加白头翁、银花以增强解毒之力;如痢下赤多白少,或纯下血痢,加丹皮、地榆凉血止血。

(3)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08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