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瓷光的艺术

 眉州闲人688 2021-11-18

图片

图片
古瓷看什么?有人说古瓷看纹饰,侧面反应古人的生活和图腾,有人说古瓷看工艺,反应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人说古瓷看器型,表现出古人对形态美的追求。这些回答都没有错,但是上面的回答都建立在真古瓷的基础。
我认为古瓷首先看光,古瓷釉面有玉般的光泽,莹润,聚光,给人珠光宝气的视觉享受。有人会质疑难道看光泽就不考虑真伪了?当然要考虑,但就光泽已充分证明的古瓷的真伪。

1

古瓷光的艺术!古瓷欣赏首先看光,光分5类:玻璃光、中性光、亚光,中性光偏玻璃光、中性光偏亚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上次我已经说过的古瓷老化层和包浆形成的原因造成。这里再来说一个名词概念好环境,什么叫好环境?古瓷保存的漫长过程中,能让它尽可能的保证原来状态甚至超越原有状态的环境”

图片

2

比如完整的高档墓道就是“好环境”。高档墓道环境十分密闭,由于陪葬品、墓主人的腐败导致墓道内氧气含量迅速消耗殆尽并且气体中含有一定量具有包覆能力有机气体(尸体及陪葬品的腐败产生),又因为墓内气体几乎没有对流使得气体按比重自下而上分层分布,最重的粗颗粒物质沉淀到接近墓道地面,让轻盈透明的气体均匀的慢慢的包覆在瓷器表面。氧气的缺乏使得氧化反应降到最慢,瓷器本身釉面老化程度相对较轻而且透明的气体均匀包覆(包浆)。在这种环境出土的古瓷最接近古瓷的原来状态又有古瓷的老化特征光泽(珠光宝气)。再比如古瓷存放在类似木箱这类容器的传世环境中,气体也是相对静止。虽然环境缺乏包覆能力的有机气体,但是较其他的传世环境相对干净,那么包覆在古瓷的物质也就相对干净透明均匀,不会影响古瓷老化层的老化光的特征表现。所谓的“真精新”的瓷器就是“好环境” 产生。总结“好环境”的几个特征:环境密闭、气体环境稳定、氧气含量相对少、没有腐蚀性气体

3

相对于好环境,当然也有“差环境”。”差环境”会导致古瓷不同程度的失光(失光就是失去光泽)。比如墓道坍塌环境容易出土失光的瓷器。墓道坍塌导致古瓷被古墓的封土层包裹,不论是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对釉面都是有破坏的,土壤中粗颗粒不透明的物质包覆住古瓷形成包浆(旧气)遮盖古瓷釉面本身的老化光,又让古瓷的胎骨改变本来的面貌,无法辨认古瓷胎骨真实面貌。也有可能墓道内陆下水侵入,在地下水冲泡下古瓷让釉面光泽失去。总结“差环境”基本有几个要素:有腐蚀性物质包袱(腐蚀气体,地下水、海水的侵蚀),粗颗粒不太透明物质的包覆形成一层掩盖古瓷真正老化特征的包浆。

图片

4

所以“差环境”和“好环境”决定了古瓷的光泽,也决定了古瓷的美,更决定了古瓷的开门程度。环境越好的古瓷,光泽越坚挺莹润,开门程度越高。反之环境越差的古瓷,光泽越偏向亚光,开门程度越低。看瓷先看釉,看釉要看光。光泽收敛、坚挺、莹润,给人珠光宝气的才是真古瓷,才是美的享受。愿藏友们能藏到真正的古瓷,它是莹润,聚光,闪耀着玉石般的光泽。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