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灭宋的到底是谁?和明朝一样,南宋用一项政策逼出了自己的掘墓人

 芥舟 2021-11-18

崖山(广东江门崖山镇),是南宋帝国的终点。

公元1279年三月十九日,宋、元在崖山海域决战,结果没有悬念,宋军战败,丢掉了最后的容身之地。

宋末三杰之一、左丞相陆秀夫仰天长叹,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

实际上,几个月之前,他就已经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

在海上逃亡的那段时间,陆秀夫将临安失陷之后,两位少帝事迹记录了下来。

国不可无史,必须要让后人知道,虽然国都失陷,但是大宋未亡,宋人斗争到了最后一刻。

书写好之后,陆秀夫找来礼部侍郎邓光荐,把它交给了对方:

“你如果侥幸不死,就把书传出去。”

安排好后事后,陆秀夫狠了狠心,逼迫自己妻子、儿女跳海自尽。

然后找到末帝赵昺,叹息着说道:

“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

那个时候,赵昺只有7岁,除了惶恐地点点头,也别无选择。

陆秀夫背上他,跳海而亡。

杨太后听到皇帝的死讯,大哭不止,最后也跳海而亡。

南宋帝国彻底灭亡了。

宋军除了少数人逃出去,准备东山再起之外,士兵、官员、眷属、宫女全部集体投海,殉国者在10万以上。

这个以羸弱著称的王朝,在最后显示出了它的风骨。

张世杰逃出后,听说皇帝、太后已死,复国无望,也跳海而死。

文章图片1

带领元军与宋军决战的人,是元初猛将张弘范。

他主动请缨,凭崖山一仗走上了人生巅峰。

意气风发的张弘范,在崖山岛上临海的一块巨石上,刻了一行大字: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张弘范的确有理由自豪,不管怎么说,给予南宋王朝最后一击的人,是他。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是被他所俘,最后处死;陆秀夫和张世杰都在兵败后自杀,三个人都间接死于他之手。

南宋遗民及后世之人非常痛恨张弘范,称他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其实,张弘范虽然是汉人,但他的父亲张柔是金国大将,后来降了大元。

张弘范本人出生的时候,元朝已经建立十几年了,他是土生土长的元朝人。

即使非要追溯,他的祖国也是金朝,与南宋没有瓜葛,骂他是汉奸有点勉强。

文章图片2

崖山之战后,张弘范将灭宋之功,揽到了自己身上。但实际上,对于宋、元战争的走向来说,还有一个人更关键。

这个人就是刘整,原南宋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孟珙之后最能打的宋军将领之二。

与刘整并驾齐驱的另一位猛人,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就是那个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被大侠郭靖所逼,抵抗蒙古军队的草包。

作为南宋三大战区之一的最高军政长官,历史上的吕文德当然不是一个草包,相反,他相当骁勇善战,几乎是那个时期南宋的第一名将。

之所以是几乎,是因为刘整这个人,比他还猛。

刘整当年在战神孟珙的麾下,曾经创造过带领12名勇士夜袭信阳,抓住敌军守将的惊人战绩。就连见惯市面的孟珙都惊叹不已,称赞他是“赛存孝”。

因为五代名将李存孝,当年打下洛阳的时候,率领的是十八骑,人马比刘整多。

刘整不但作战勇猛,还比较会用计谋,堪称文武双全,比起只善于打硬仗的吕文德,高出了一筹。

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吕文德比较不爽。偏偏刘整又是“归正人”(从金朝投奔南宋的北方汉人),与南宋本土派的吕文德尿不到一壶。

刘整的战绩非常好,盖过了同期的本土派将领,官越做越大。

吕文德看他不顺眼,却又奈何他不得。

正在这个时候,当朝宰相贾似道开始推行“打算法”,准备查一查各个守边将领的帐。

凡是财务支出超过标准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罚,轻则罚款,重则处以死刑。

吕文德意识到,除掉刘整的机会来了。

他苦思良久,忽然仰天大笑道:“刘整亡矣!”,随即写了一封信,嘱咐亲信带到临安,交给贾似道。

在这封信里,吕文德向贾似道推荐了一个人,去做四川宣抚使,负责查账。

这个人就是俞兴,刘整的敌人之一。

吕文德这个人不但能打仗,也比较会搞关系,和贾似道的关系非常好。

所以他的推荐,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刘整的厄运来了。

他急忙派人去临安申诉,结果连宫门都进不去;又去找俞兴的母亲写信帮自己求情,结果俞兴连信都不看。

就在这个时候,两位因为“打算法”审计没有灌灌的将领被杀,刘整彻底慌了。

走投无路的他将心一横,投降了元朝。

文章图片3

后世的崇祯皇帝,为了压缩财政开支,裁撤驿卒,结果把李自成裁成了李闯王。贾似道的“打算法”,也将刘整逼成了宋朝的掘墓人。

刘整投降之后,说服忽必烈改变战略,直接主攻南宋防线的中枢襄阳。

元军没有水师,刘整就帮他们练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之后又运用围点打援的策略,拿下了襄阳,南宋的京湖防线就此崩溃,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最关键的是,元朝统帅部当初实际上已经放弃了灭宋的打算。

蒙古人其实没有多少耐心,三次攻打越南没有成功,就接受对手称臣,不打了;两次攻打日本未果,也放弃了。

他们对宋朝,原本也是这样的,打了两次都没打下来,第二次的时候,大汗蒙哥还在钓鱼城挂了。

所以忽必烈不想打了,准备和建立朝贡关系,敲敲宋人的竹杠。

宋朝当然也很乐意,打仗可比进贡费钱多了,能用钱买了和平,当然最好不过了。

从前给金朝,现在给元朝,给谁不是给啊?

文章图片4

刘整降元之后,不厌其烦地苦劝忽必烈灭宋。

最后终于用“只有打下南宋,大元才算正统王朝”这个理由,说动对方出兵。

第三次宋蒙战争打响,南宋自此万劫不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