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游的第一站便是龙游石窟。 从它的宣传手册和广告上可以看到,是一个AAAA级景区,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观。带着一种猎奇的想法,跟着导游穿过池塘,翻过小丘。 进入石窟,也没有关注是几号洞窟,只随着人流鱼贯而入。 之前也去过许多溶洞,也从各种媒体上看见过龙门石窟和敦煌石窟的照片。 溶洞有千奇百怪的造型,加上导游会信口开河的解说,五彩缤纷的灯光和若隐若现的形态,仿佛把游客也带入飘飘欲仙的瑶琳。 石窟则充满着帝王将相的传奇故事,精美的石刻,文人墨客的留言显墨,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龙游石窟什么也没有,从照片上看就是一个地下工程。 疑问由然而起。 是谁造的? 有什么用处? 我们在第一个洞窟中看见一些造型和雕像,通过资料查证,这些均是后期塑造的,有龙柱,有观音,有八仙过海,还有菩提树下。 带着疑问,继续随着人流继续观看石窟,拍照。 看见一尊无头的石像,罩在玻璃罩内,便好奇的问导游,这石窟是谁挖的? 导游的回答很干脆。不知道! ??? 带着疑问,开始网上恶补资料。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与其他三个村民动用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的抽水,终于为人类展现出又一个可以与UFO相提并论的世界之迷。 我们走过的路上,还有几个洞窟等待着人们用抽水机去将水抽干,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各路专家纷至沓来,留下各自的论述。 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 历史学家翻篇了各种记载,“龙游”虽小,但其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叫“姑蔑”,迄今为2500余年,堪称浙江省第二大古都。龙游石窟便位于该县城北3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当地人称此山为“童坛山”。 龙游的人文记载始于汉代,韩愈曾撰写《徐偃王庙碑》,其中有“凿石为室,以祠偃王”的记载。偃王为西周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年)。与龙游石窟有何联系尚存在许多疑问,如果确是,石窟的凿成距今至少已有2500至3000年的历史。 从工程的角度看石窟。 工程学家也给出答案。 当时的建造使用了一种高智能、可以万向调节、具有巨大功率、用高强度合金制造的采掘设备。 3号洞的通道是农民为了发展旅游而人工开凿出来的。与原先的凿痕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人工凿出来的凿痕如此粗糙,凹凸不平。 试想一下,3000年前的人类的工程技术有如此先进,除非就是外星人所为。 龙游石窟之谜我们暂且可以放下, 龙游石窟风景区的环境还是很美。 有竹林禅寺,告诉人们回头是岸。 有湖光山色,柳暗花明,提醒人们,春色是美丽的。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