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秦岭没什么印象

 亚热带文学 2021-11-18

      我给朋友打电话说,我正在穿过秦岭

      我正在以三百码的速度穿过举世闻名的秦岭

  我坐在列车里根本没动(绝对没吹牛皮)

      整个车厢整个列车的人都坐着吹牛皮

      我们有的是吹牛皮的功夫(车票规定位置)

      三百码的速度交给一种叫高铁的玩意儿

      三百码的速度穿过秦岭的事儿是高铁干的

      有一个隧洞以最低的速度穿过秦岭——

      那是带着挖掘机的一伙人干的(看不见)

      一个穿过秦岭的隧洞能让所有事物穿过秦岭

      我们带着这种心态坐上一列高铁(吹牛皮)

      在三百码速度的高铁上我们想象过更快的速度

      我们端着茶杯像在家里一样想象极限的速度

      而闻名已久的秦岭已经变成了一个抽象的隧洞

      三百码速度的高铁把自然状态的风变成植物

      变成随着水波一起动荡的水边摇曳的植物

      在高铁上,我在追问,秦岭的风景哪里去了

      李白杜甫们写进诗句的风景是否还存在——

      秦岭的山峰和河流从前的名字是否还能对号入座

      秦岭的气候和植被是否符合历史书籍的记载

      秦岭栖息的动物们是否知道秦岭有这么个隧洞

     (知道了也没什么用)秦岭的鸟儿不会往隧洞里飞

      秦岭的爬行类动物对隧洞和高铁不怎么感兴趣

      秦岭的动植物们完全符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只有秦岭的居民突然发现秦岭被一个隧洞改变

      只有秦岭两侧的世界被三百码速度的高铁改变了

      一个隧洞像是秦岭的居民在梦中的离奇的想法——

      而三百码速度的高铁把秦岭挤压成了一堵墙

      穿过秦岭的人就像从一个院落走进邻近的院落

      在另一些日常生活状态的房间,我坐在椅子里

      拿起一卷书阅读古人留下的文字,也发现了秦岭

      我以为文字大概要列入另一类交通工具了——

      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已经登上交通工具

      细雨霏霏,一条小路有些滑,我以为文字像毛驴

      最适合个人乘坐的一种交通工具——毛驴是有温度的

      文字也是有温度的——那些看不见的作者也是毛驴

      他们在阴沉幽深的山河之间穿行的孤独的身躯——

      为每一条难以行走的小路繁衍了众多吃苦耐劳的毛驴

      这些从无数世代缓步而来的毛驴啊总是饥肠辘辘

      在一岁一枯荣的生长着草的原野,在亮着灯火的窗下

     这些毛驴从我们视线模糊的房间挑选出了它们的食物

     这些不死的毛驴完全是一种假象,它们一直在繁衍

     它们非常依赖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无心的喂养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阅读文字更为缓慢的事情吗

     更多的时候,我更愿意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景象——

     穿过秦岭的一辆高速列车在人们生活经验中否定了秦岭

     更多的事物在生活中也被我们否定了它们存在的本质

     我们把某种事物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必然否定其他事物

     我以为秦岭是一系列存在的事物(在隧洞中剧烈收缩)

     今天的人会把穿过秦岭节省的时间用来做些什么事情呢

     城市与城市在隧洞之外剧烈收缩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

     一个拿着书的人在三百码速度的列车上盯着隧洞的前方

     是不是有了这样的姿态能从今天追上昨天又追上前天

     可否认为拿着书随便坐下来读一会儿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