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其收藏建基于汉斯·斯隆爵士遗赠的71000多件藏品。至今馆藏已达800多万件,涵盖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于1759年正式向公众开放。以下是大英博物馆中国藏品馆藏精选,供大家欣赏。 ▲良渚文化 玉琮 ● 尺寸:高49.5cm ● 这件玉琮,呈深绿色,器身内部为圆柱形中空,外部作粗细递减的方柱形,横向分割为19节,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玉琮之一。在器物的方角处刻有小圆圈象征眼睛,而每对圆圈的下方都有一段短横杠表现鼻子,从而形成了一幅简化了的面孔。 ▲北宋 汝窑青釉盏托 ● 尺寸:高7.3cm,托盘径16.2cm; ● 盏托直口微敛,深弧腹,托盘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叠,五曲带筋,施青釉,釉面有开片。北宋宫廷将此类盏托用作茶具,承托不同材质的茶碗。汝窑器为北宋宫廷所用,其生产在金军攻占汴京后中断。▲金代 三彩罗汉像 ● 尺寸:高103cm; ● 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这组罗汉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脸部, 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他们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元代 青花云龙纹梅瓶 ● 尺寸:高44.5cm; ● 这个青花瓷酒瓶,又称“梅瓶”,外壁以云龙纹为主体纹饰,上方为云肩纹,足部为仰莲瓣纹。在中国,龙为瑞兽,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因此,龙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祥云或波涛之间,之后渐渐演变成皇权的象征。这尊梅瓶的云肩内所绘的缠枝花纹也出现在蒙古包的纺织物和丝绸长袍上。▲东汉 绿釉陶望楼 ● 尺寸:高86cm,宽36cm,进深36cm; ● 东汉时期,由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富有的地主和军阀能够获得大量土地,兴建大型庄园。这些庄园内会包括农田、猪圈、羊圈和鱼塘。许多地主使用类似这种模型的望楼来保卫庄园。当时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屋顶铺瓦。望楼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各有一人向外探身观望,很可能是庄园的守卫 。▲北齐 砂岩观音菩萨立像 ● 尺寸:高167.6cm; ● 这尊观音菩萨像,体态轮廓优美,面相圆润,神态安详,头戴花鬘冠,冠前正中为阿弥陀佛坐像。雕像双手可能原为木质,现已遗失。▲商代晚期 青铜鸮形卣 ● 尺寸:高16cm,宽11.2 cm(口沿处); ● 这件带盖四足青铜卣(一种用于盛放酒的礼器)以合范法铸成,整体看起来像两只背靠背的鸮,盖子两侧往上翻的小钩仿佛是它们的喙,而器足则是它们的脚爪。棱扉把带钮的器盖以及器身分隔出四个装饰区间。表现鸮翼的鳞状纹饰占据了大部分的器身,余下的空间(包括器盖)则以云雷纹为底,上饰小型的鸟纹和龙纹。和器身及器盖中部的扉棱在一条直线上的,还有口沿下方的两个半环状把手。 ▲明万历 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瓷碗 ● 尺寸:高17.3cm,直径34.6 cm; ● 这只瓷碗属于明代晚期出产的主要用于出口的青花瓷,在西方被称为“克拉克瓷”。瓷碗弧壁、深腹、撇足、花口沿。外壁绘有四个盾形纹章,每个纹章中都绘有一只怪蛇,每只怪蛇长着一对人头和五个怪兽头,鳞翅、独尾、双脚分趾。纹章两侧的飘带上写有拉丁文谚语“Septenti nihil novum”(于智者无奇闻)。除此之外的装饰皆为中国风格。外壁饰有佛教法器纹饰以及莲花纹。碗内底装饰有莲池鹤鹭纹,内壁环绕十组花石纹的画片。▲明代 铜铸真武像 ● 尺寸:高133cm; ● 这尊真武像是现存的最大的铜铸真武像之一。真武又称玄天上帝,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真武大帝,长须,披发,身着铠甲战袍,战袍正面有龙纹装饰,他左手施真武印,即无名指和中指向前伸出。整体为铜制,原有鎏金、彩漆装饰。在明代,真武被认为是护国安邦之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