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新语

 攸州刀郎 2021-11-18

周汝昌


“书”的通用义有别于“画”的,还有三种不同的形态:一是“读书”、“买了一本书”的书,是书籍之义。二是“书信”,今日通常说的“信件”、“接到来信”、“邮递员送信来了”的“信”,古人叫做“书”,如“中有尺素书”、“家书抵万金”、“锦书难托”,皆是信札之义。三当然就是“字幅”“题记”等手迹。

为何古时的“书”,今日都叫“信”了呢?这就是说,手迹是最好的“信物”。“信”是可靠非假的意思,古人寄“书信”是常常伴随“信物”以为凭证的,后世就简称“书信”为“信”了。



Image

吴昌硕手札一(局部)



可知,手迹,也叫笔“迹”,是最有独特性、代表性的表现,人人各殊,断难一模一样。从这一点来说,学书法不是要抛掉自己的手迹的“个性”。但“个性”不等于艺术美,书法是“培训”自己的手迹既有个性又有艺术美。

个性者,包括肥瘦、清浊、钝利、拙巧、野文、粗秀……种种不同。

艺术美者,包括运笔行笔、功力浅深、师承影响、文化素质、气质风度。一到“气质风度”这一项上,就又发生了一个问题:这不又“回到”个性上去了吗?不差,正是这话。

Image

吴昌硕手札二(局部)

所谓艺术之美,总也离不开人的个性这个“基点”。善于运用这个基点的加上不虚伪的真动力,就出现了“自己的书风”,也就是“创新”。除此而外,并不存在什么强作扭捏的“创新”。

重磅!古戈尔艺术携手百年中华老字号墨汁品牌企业推出优香高级油烟墨汁500ml, 45元一瓶包邮!

Image

欢迎进入古戈尔艺术微店/淘宝/小程序购买传统古法制作笔墨紙砚和名家书法篆刻订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