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秘 时 的 光 历经数月路途奔波,学生于皇祐五年春至汴京城。初到汴京,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店铺鳞次栉比,处处拥门,大街小巷“吟叫百端”。 时已日暮,学生于一客栈住下,后出门游逛。转瞬,天色已黑,城内处处张灯结彩,甚比学生乡下庙会之盛况。 “对潇潇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一首柳永的《八声甘州》于对面樊楼东阁传出,其声哀切,有琴声相伴,偶有三两鼓声。亭楼间几名男子正对酒当歌。 “这位兄台,坐下喝几杯可好?”几位一身华锦衣裳的男子邀学生上座,学生欲拒,无奈盛情难却。 “兄台何许人也?”另一男子问道 “学生广南东路人也,今日到京” “莫非兄台来京赴考” “正是” “一看兄台这相貌,乃一表人才” “来,有缘千里此相会,我敬你一杯” 举杯言谈之间,一首《凤栖语》再度于东阁传出,此次其声异于前者,多添几许凄凉。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七其词,雅俗共赏,露花倒影,桂子飘香,学生敢问,尔等见过柳屯田?” “哈哈哈······柳七生前常流连于此,何不见也? 男子指向歌声传来的东阁曰: “汝可听到,正唱柳七词乃京城名姬李师师也” 学生点头迎合之,“果然闻其名不如听其声,柔婉之声,配上柳七词,乃当此一绝啊!” “兄台果然是读书人,一语中的” 席上,众人纷纷说起柳七生前之一二趣事,学生虽曾略有一闻,如今听罢,更甚惋惜。 宋仁宗一句“此人花前月下,且专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让柳永不得志,遂入娼馆酒楼,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繁华。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宦不过屯田员外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而醉里眠花柳时,又挂念功名。曾传钟情于虫娘,与李师师也有过几分情谊,更有多位歌姬与其交情甚深。去世时,众妓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汴京满城妓女皆至,半城镐素,一片哀声。“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便由此传世。京城巷陌,无不会唱柳七词。 时至子时,街上行人方才散去,樊楼依然灯亮高歌。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凭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朝一暮,一唱一和,人生在世,何当话功名。 一曲唱罢,众人离去,学生与公子们告辞,此地不枉为京城名地,今日一至,获益良多。学生穿过亭台,步入小巷,店铺方才闭门,春风轻掠,带几许凉意,抬头寻月,遥寄平安。 客栈里,卧床入梦,梦醒,乍惊,此地不是汴京?才觉,原是一场春秋之梦也!呼~~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今日回归,热爱诗词的你又可以徜徉诗海,与月对话,把酒言欢,穿越千年与李白,杜甫,苏轼,晏殊,王维等人隔空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