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丨关心,反思,嘲讽,遗忘

 一半时差 2021-11-18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在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一部被定义为小众的独立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拿下了银熊奖评审团大奖,而在柏林电影节前,它就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惊人的口碑。之后在烂番茄新鲜度一度高达99%,评分8.6分,并且在参与评分的七十家媒体中没有差评,表现相当惊人,让人不得不好奇,这部光看电影名字也看不出个所以然的独立电影究竟凭借着什么征服了他们?

其实吸引我注意到这部电影,并不是上述的耀眼成绩,而是电影名字,光看这4个词语,我脑海里就有了无数的画面,是关于文艺的,爱情的,或是家庭式的剧情片(类似《一次离别》)。不过我没有去做更多的搜索,就毫不犹豫将它写进了备忘录的待看电影清单里。在已经遗忘之时,一位朋友推荐我观看,于是它重新进入了视线。

在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查阅了相关的新闻,看到以下的数据: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女士和她的团队从1997年开始与一家大型的妇幼医院合作追踪发现,这么多年来在该医院做人流手术的女性中,未成年占比竟达40%-50%,而且近年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

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这些未婚流产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有将近500万例,这仅是官方医疗机构的统计数字,在黑诊所的,未能得到统计。在这些未婚妊娠者中,青少年的占比是50%,每分钟有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而未成年意外怀孕率更是以每年6.86%的速度递增!

令人无奈的是,在这些难以置信的数据背后,是成年人对性教育的“歧视”,是社会大众对性教育的“忽视”,是生活环境对此类新闻的“漠视”。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社交平台上,竟出现2000万人观看14岁未成年妈妈直播的现象。究竟是谁,将青少年推向深渊?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这些受伤的孩子?在津津乐道之时,有多少人想到了这些问题,并作出了行动?

关于堕胎的立法,一直是美国社会争论的话题。2019年,美国有许多州颁布了最严的《反堕胎法》,当时还引发了热议,许多美国女性名人纷纷站出来表示对此法案的不满,而片中提到的宾夕法尼亚州是不允许未成年少女独自堕胎的。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揭示的正是未成年少女怀孕堕胎这一社会现象,导演伊丽莎·希特曼用白描的手法平静地讲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乡下的少女Autumn,意外怀孕后在表亲Skylar的陪同下,前往繁华的纽约进行堕胎的故事。全片看似只在述说——如何成功堕胎,关于Autumn怀孕背后的故事也并未重抹,但可以从细节中感受到它的冲击力;另外,与大部分这类型的电影不同,导演在展现男性角色时是轻描淡写的,并未过度强调。她抓住了最核心的部分——女孩的自我解脱。

电影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入了Autumn不愉快的世界,同学的嘲笑,原生家庭的不和谐,兼职商场的性骚扰,一下子就将女孩沉重抑郁的心情铺满屏幕。即便如此,Autumn没有竭嘶底里地宣泄,也没有表现出不合常理的反叛。

在纽约的一间诊所里,Autumn与一位社工谈话,这段谈话运用了长镜头,将女孩的表情与内心的挣扎一览无遗,在这些渐进的问题中,一步一步将Autumn的防线击破,也将观众的疑惑一点一点解决,并将电影的精华慢慢释出,在明了之余也隐隐作痛。

社工向Autumn询问了一些较私密的关于性史、受害史的健康问题,Autumn需要在4个选项“从不【Never】”、"很少【Rarely】"、“有时【Sometimes】”、“总是【Always】”中做出单选,这几个问题极具冲击:

Q:过去一年里,你的性伴侣有拒绝过戴安全套?

A:有时(淡定)


Q:你的伴侣有试图阻止过你避孕,或者你不想怀孕的时候强迫你怀孕?

A:从不(犹豫)


Q:你的伴侣有威胁或者恐吓过你?

A:很少(挣扎)


Q:你的伴侣有对你施加暴力,对你身体造成过伤害?

A:有时(抽泣)

这四个问题单独拿出来看,或许你没有感受到什么,但对于一个未成年受害者来说,是“残忍”的,仿佛将自己裸露出来一样,她的不堪,痛苦,挣扎,无处可逃。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能做什么?导演给出答案,是陪伴,于是我们可以听到社工对Autumn的关怀和保护。

但事情并未因为Autumn成功堕胎而结束,它继续往另一个方向延伸,Skylar牺牲自己与一位男性亲吻换取金钱,仿佛是在暗示着一个女孩从泥潭中挣脱,一个女孩开始走入黑暗,我们对此应是同情?还是无奈?还是……庆幸,导演并不狠心,给了我们触动心弦的情节——Autumn握住Skylar手的那一刻,似是力量,也似是感激,而这样的画面也与之前在手术台时那双握住Autumn的善意之手相呼应,更是暗讽了男性的欲望之手。

如果你有了解过美国《反堕胎法》的前生今世,以及它在各党的政治之争的议题,你会更明白这部电影对于他们社会的意义。同时,它的警惕又适用于世界上任何的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相对保守的社会里:该如何将性教育在未成年中展开,令他们了解到真正的面貌?不要无知和害怕,更不要羞涩和罪恶。不是面对这样的社会事件时按下键盘嘲讽,高呼着道德伦理发泄完就代表正义。(正确的性教育应该玩梗,搞恶趣味吗?)我们要对于已造成的伤害,进行善后和保护,包括成立相关的关爱机构,做正确导引等,帮助她们走向阳光,引领她们往有爱的方向走。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或许缺少了艺术色彩,但依然阻止不了它的绽放,所以我们看到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借此呼吁大众关照堕胎事件背后性别暴力带给女性不为人知的隐痛。这就是电影的力量,一部好作品的魅力。希望在日后,我们可以从源头去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带着善良出发,能多一些爱护和理解,多一些思考和自省,不要:从不关心,很少反思,有时嘲讽,总是遗忘!

电影推荐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202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导演:伊丽莎·希特曼
编剧: 伊丽莎·希特曼
类型: 剧情 青春
主演: 
茜德尼·弗拉尼根 / 塔莉娅·莱德  
西奥多·佩尔兰 / 瑞安·艾戈尔德 

· end · 

图丨网络

行走尘世,来来往往

我的一生借你一程

时刻都在  等你来做客

你点一个“在看”,像对我说悄悄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