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找老伴,在经济上怎么样安排才能既能打消子女怕老人财产流失的顾虑,又能使对方满意、保证婚姻幸福? 简单来说就是2种情况4个办法: 一、领取结婚证对于再婚老人找老伴领取结婚证这种情况,在经济上这样安排比较合理: 一是签订婚前协议 也就是再婚老人在领取结婚证前,要签订一个婚前协议,对于婚前双方各自的财产进行公证。 对于婚前的住房、存款,百年之后都归双方各自的子女所有;对于婚前的债务由各自承担。 二是签订婚后协议 对于再婚后的经济安排,在双方共同商议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或者共同使用:双方退休金放在一起使用,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或者看病等急需所用。 或者实行“AA制”:商定每人每月拿出一定的钱保证正常生活,其余退休金归个人所有。 二、搭伙过日子所谓的搭伙过日子,就是不领取结婚证而“同居”。 现实生活中,再婚老人不领取结婚证而在一起搭伙过日子的居多。 采用搭伙过日子的方式的时候,再婚老人在经济上这样安排会更为稳妥一些: 一是双方商定必要的开支费用 再婚老人在一起生活,必要的开支费用无非就是两项:一项是必要的生活费用开支;一项是健康费用开支。 对于维持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的款项要做出详细安排:比如每月各自拿多少生活费、怎么进行健康检查怎么治病等等。 对于这些必需的费用一定要商量好,一定要讲清楚,减少或避免因为生活费用的多于少、因为对方拿钱看病等引起的纠纷。 二是给予女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这是由老年人再婚没有领取结婚证的特点所决定的。 没有给女方一个法律上的保证,必须在经济上也就是在心理上给女方一个保证,让女方得到一个心理安慰,减少因没有领取结婚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 给予女方经济补偿的标准,一个是根据当地雇用保姆的标准;一个是根据对方的经济收入情况。 为了减轻对方的经济负担,最好是每月给予女方多少钱,数额的多与少由双方商量而定。 原则是:不能因给予女方一定的经济补偿而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和生活质量。 再婚找老伴,经济上安排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双方的感情和婚姻能否幸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但愿以上建议能够给再婚找老伴的老人一些启发和启示,但愿再婚老人能够正确处理好婚后的经济问题,但愿再婚老人婚姻幸福。 |
|